東南亞這個地方被稱為小中國,把中文當官方語言,普遍流通人民幣

溜溜達達看世界,不慌不忙走天涯。我是溜達君,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世界上被稱之為“小中國”的地區-佤邦。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在逐漸增強,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中國文化的印記,就如我們今天要說的佤邦,它是緬甸的一個自治區,並不屬於我國,然而,它卻被外界稱為“小中國”,這是怎麼回事呢?

東南亞這個地方被稱為小中國,把中文當官方語言,普遍流通人民幣

原來,佤邦之所以被稱為“小中國”,是因為這裡的中國元素太多,雖然是緬甸的領土,然而生活在這裡的人民竟然說漢語、講普通話,漢語是這裡的官方語言之一,他們用人民幣作為主要的流通貨幣。

東南亞這個地方被稱為小中國,把中文當官方語言,普遍流通人民幣

佤邦的學生上課用的都是中文課本,老師也大多聘自中國,這裡的人們通信使用的是中國移動提供的移動網絡服務。

東南亞這個地方被稱為小中國,把中文當官方語言,普遍流通人民幣

佤邦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存在?這裡為什麼有如此多的中國印記?這還要從佤邦的歷史說起。佤邦與中國的雲南省接壤,在歷史上,它是屬於我國的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管轄、宋代屬大理國管轄,其後經元代和明朝時,一直是傣族傣族世襲土官封地。

東南亞這個地方被稱為小中國,把中文當官方語言,普遍流通人民幣

到上世紀英國殖民緬甸時期發生的“1941年線”事件中,國民政府被迫將阿佤山的部分地區劃歸緬甸管轄,1947年,緬甸憲法明確了對佤邦地區的主權。1960年,在《中緬邊界條約》中,我國政府確定猛卯三角地歸屬緬甸。在很長的一段歷史進程中,佤邦和我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東南亞這個地方被稱為小中國,把中文當官方語言,普遍流通人民幣

直到現在,兩國人民仍舊保持著傳統情誼,佤邦和我國雲南地區日常的貿易和文化交流也很頻繁,在佤邦的發展過程中,中國為其提供了許多重要的支持,這涉及投資、交通、用電、商品、教育等各個方面。在佤邦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當地的吃穿住行各個方面,都有著太多的中國元素,恍若來到了另外一箇中國。

東南亞這個地方被稱為小中國,把中文當官方語言,普遍流通人民幣

佤邦生活著約56萬人口,以佤族為主體民族,它也是主要的緬北華人聚居區。因曾長期戰亂的緣故,佤邦是十分注重軍事儲備的,當兵要從娃娃抓起,很多娃娃兵日常的訓練採用的也是我國解放軍式的操練方法:手持81槓,站軍姿、練步伐。對於緬甸的“小中國”-佤邦,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東南亞這個地方被稱為小中國,把中文當官方語言,普遍流通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