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幼教工作者告诉你,孩子到底为什么不愿意打招呼!

在成人世界中我们要求自己遇见熟人要打招呼,而在儿童的世界中,我们不论他们愿不愿意,都常给他们制定“见到熟人一定要打招呼”的社会规则,我们从道德的角度出发美其名曰“懂礼貌”。在这种“懂礼貌”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儿童心理?

一、为谁打招呼?

在笔者看来,成人教儿童打招呼有以下两种原因:首先,为了孩子,希望孩子可以成为一个有礼貌、懂规则的人;其次,为了家长的面子,证明自己教养的孩子很有礼貌以显示自己“教子有方”;再次,为了打招呼对象的面子。如:一位家长说她每次带4岁的孩子上街,遇见熟人让他叫时,孩子都不愿意,显得很没礼貌。有的家长会告诉孩子见到一些人需要热情的打招呼而见到另外一些人则不需要打招呼。

资深幼教工作者告诉你,孩子到底为什么不愿意打招呼!

二、为什么不愿意打招呼?

有的家长初次见面就逼着孩子打招呼,但是大多数孩子与初次见面的陌生人都不会随便说话,这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会因为某种目的,强迫自己与人沟通。这是孩子不愿意打招呼的原因之一。

有个孩子,每次见到小区里的一位阿姨总是不愿意打招呼。起初,她的妈妈批评了她,可孩子就是不愿意。后来妈妈问她原因,孩子说她不喜欢那个阿姨,因为有一次阿姨说了她的“坏话”。我想,这些“坏话”肯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不愉快经历。庆幸的是,妈妈了解原因之后再也没有逼迫孩子打招呼。所以,孩子不愿意打招呼其实是有很多“正当”理由的。

电影《浅蓝深蓝》里的小主人公豆丁由于比赛中输给了另一个小男孩,导致他在同伴集体中威信丧失,连他自认为最好的朋友凯文也加入了胜利者的一方。豆丁悲愤交加,决定不再和凯文说一句话。可在妈妈送他去幼儿园的车站旁,他遇见了凯文。不了解情况的妈妈逼着豆丁打招呼“那是你最好的朋友凯文,赶快过去打招呼!”。也许豆丁此时从妈妈嘴中听出的每个字都会使他倍感伤心,因为他最好的朋友仅仅因为他输了一场比赛就背叛了他。

资深幼教工作者告诉你,孩子到底为什么不愿意打招呼!

有的家长在孩子遇人不打招呼时,会谦虚的说孩子因为害羞而不好意思打招呼,谦虚是美德,但家长却不必替儿童谦虚。孩子原本是不害羞的,被家长贴上“害羞”的标签后,很可能认为自己就是害羞的。也有的家长会出于礼节性考虑说孩子没有礼貌,这在儿童看来就是对他们的一次批评。是孩子真的害羞、没有礼貌吗?这些都不过是成人的借口,把“没有教养”的原因归于孩子自身性格,觉得批评了自己的孩子,他的不打招呼行为就可以得到原谅。韦伯说过,只有当违反规则的危害大于遵守规则的利益时,人们才会遵守规则。当孩子因为害怕批评而打招呼时,这种打招呼就变成了一种被动行为。

笔者从小也是一个见人不愿意打招呼的孩子,现在分析来看有两种原因:首先,性格害羞胆小,别人夸一句都会脸红。与人见面时,只对非常熟悉的人才会主动打招呼,对陌生人通常不敢接近。这种害羞让我不自信,父母每次越是要求我越是远远逃离。我不知道打招呼之后该说什么,别人如果有其他问题我回答不出来怎么办?

其次,那时家里的亲戚朋友很多,即使是现在的我也不能完全认得清,更不要说让小小的我分清他们的称谓了,因此每次见人之前我心里总充满了恐惧。还没想好要不要打招呼,父母亲已经替我贴上了“不懂礼貌”的标签:“这孩子真不懂事,见人怎么也不打招呼呢!”。听了这样的评价,我内心的害羞感陡增,一提到打招呼就让我产生一种痛苦感,进入恶循环,越来越不自信。

资深幼教工作者告诉你,孩子到底为什么不愿意打招呼!

三、成人应如何对待儿童不愿打招呼的行为?

“正常的”对待儿童不打招呼的行为。

1、和孩子沟通不愿意打招呼的原因。

有时大人们认为很正常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却是另外一回事。比如,有些很漂亮的小女孩并不喜欢被大人们亲来亲去,父母却认为这是亲戚朋友对自己孩子表达喜爱之情的一种方式。如果孩子拒绝接受这种亲吻,并不代表她害羞,仅仅是她不喜欢。有的孩子在家里很活泼,出门就变得很害羞,因为面对社交场合孩子不知道如何做而产生恐惧心理。

2、不要试图完全改变孩子的个性。

个性有时候是天生的,如果孩子真的因为内向害羞而拒绝打招呼,只要这种性格不影响他与社会正常的交流和沟通,也无大碍。一个害羞的孩子可能在面对陌生人时会显得有些笨拙。作为父母,首先要做的是不要认为这是个严重的问题,而是孩子成长必经的阶段,多一些正向引导与鼓励,孩子会慢慢主动。

3、以渗透的方式,让孩子慢慢学会打招呼。

(1)常带孩子走出家门,让他多和其他人、其他孩子接触,体会社交的愉快;

(2)如果孩子真的十分害羞,多带孩子一起发现生活的乐趣,让害羞自动消退;

(3)以身作则,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见面打招呼是一种社会性行为,不像吃饭、睡觉等是天生获得的,它必须经过学习。即使看见父母的做法,孩子也不一定能把它立刻反映在自己的行为中,父母还需要耐心地等待。

(4)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做心理准备。在遇见熟人时,家长要耐心的等待孩子的反应,带孩子出去之前,避免“今天你可要记得和别人打招呼”等提示语,这不但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还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

(5)表扬循序渐进。当孩子不再拒绝和他人交往的时候,父母应进一步鼓励,并告诉他基本的社交礼仪,如打招呼时声音要清晰,眼睛要看着对方……

(6)告诉孩子打招呼的类型是多样的,如点头、招手、微笑等。


参考文献

[1]欧文·戈夫曼著,冯刚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2]王海英.“举手”:从幼儿的视角出发[J].幼教天地.2006.11

[3]王海英.解读儿童的秘密——基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01

[4]http://edu.zaojiao.com/2010/0531/135027.html

[5]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IciH4DD_pgzJq8u8PFS0wslCmZGFn31Mi4eXTootJY4DvOqKWR4Sc4rbNfqJUrFxW50gy7uhTqiCtoTTi11-O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