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宋 景德鎮窯 青白瓷菊瓣盒

青白釉為景德鎮窯在北宋初中期獨創的品種。

青白釉釉質含鐵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閃白,介於青、白二色之間,故稱青白釉。除景德鎮外,安徽、福建、廣東、湖北等地都有燒青白釉瓷器的窯場。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元 景德鎮窯 青白瓷印花雙鳳紋碗

青白瓷胎薄質堅,是具有天然青白玉效果的瓷器,是古代窯工仿照青白玉的外觀而製作的,以景德鎮地區的產品質量最佳。

由於這種瓷器的透光度較好,若仰光透視,其胎上所印、刻花紋可內、外影見故俗稱“影青瓷”。由於這種瓷器“光致茂美”,在宋、元時期曾行銷海內外,深受人們喜愛,因此在南方地區形成了一個以景德鎮湖田窯為代表的龐大的青白瓷生產體系。

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倒流壺

高11.2cm,足徑6cm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壺體呈瓜稜球形,一條堆塑其上的螭龍巧妙地形成壺流與提樑,平底,底中心有一注酒的圓洞。通體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

此壺設計巧妙,因利用連通器原理,注酒時將壺倒置,從底孔注酒後,再將壺正置,即可從螭龍嘴往外倒酒,故稱“倒流壺”。

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帶蓋瓶

通高21.6cm,口徑3.6cm,足徑10.8cm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瓶小口,短頸,碩圓腹,肩部置對稱的雙耳,圈足。瓶蓋形如倒扣的茶杯,口部脫釉。裡外滿施青白釉,釉質光潤,釉面開片。底部露胎無釉。

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雙獅枕

高15.5cm,長17.5cm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枕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枕面為如意形,其上刻纏枝花紋;中部雕塑雙獅作搏鬥狀;下部為腰圓形,枕底胎厚重無釉。其整體施青白釉,釉色勻淨。

瓷枕是我國古代的夏令寢具,它清涼沁膚,爽身怡神,頗受人們的喜愛。唐宋時期一度廣泛流行,宋代各窯曾大量燒造。這件宋代青白釉雙獅枕,不僅造型生動,釉色瑩潤,有玉的質感,且兼具實用與欣賞雙重價值。

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梅瓶

高31.7cm,口徑4.6cm,足徑9.6cm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瓶直口,短頸,溜肩,肩以下漸瘦,圈足。瓶外口凸起弦紋一道,肩及足上各刻弦紋兩道,瓶身刻漩渦紋。器裡外施青白釉,積釉處呈水綠色,釉面開碎片紋,素底。

此瓶器形大而完整,為景德鎮青白瓷中罕見的器物,頗能代表宋代湖田窯青白瓷的燒造水平。

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注壺、注碗

通高24.3cm。注壺:高21.5cm,口徑3.5cm,足徑9cm;

注碗:高12.3cm,口徑17cm,足徑9.8cm。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注壺直口,有蓋,蓋頂置獅形紐,折肩,彎流,曲柄,圈足。肩部劃花纏枝牡丹。注碗葵瓣式口,碗體呈六瓣花形,圈足。注壺與碗通體施青白釉。

注壺、注碗組合成套,是溫酒用具。溫酒時將注壺置於注碗中,以碗中熱水溫之。其形象較早見於五代顧閎中所繪《韓熙載夜宴圖》中。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曰:“大抵都人風俗奢侈,度量稍寬,凡酒店中不問何人,止兩人對坐飲酒,亦需用注碗一副,盤盞兩副,果菜碟各五片,水果碗三五隻,即銀近百兩矣。”說明北宋時曾普遍流行使用注壺、注碗。

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嬰戲紋碗

高6.7cm,口徑20.8cm,足徑6cm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碗敞口,淺腹,矮圈足。裡外均施青白釉,釉質瑩潤,足內無釉。碗內刻劃雙嬰戲蓮紋,線條流暢,紋飾清晰。

此碗為宋代景德鎮湖田窯的一件代表作。

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印花蟠螭紋洗

高3.5cm,口徑13.1cm,足徑11cm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洗直口,平底微內凹,淺圈足。裡外施青白釉,口邊無釉,鑲銅口。洗中心印團螭紋。此洗印紋凸起,立體感強,為景德鎮窯南宋時期仿定窯產品,有“南定”之稱。

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印花盒

通高3.4cm,口徑5.2cm,底徑4.8cm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盒呈菊瓣形,子母口,平底,造型精巧別緻。蓋面印有密集的錦紋,紋飾模糊不清。盒裡外施青白釉,施釉不到底,露胎。外底印有“蔡家盒子記”。

帶銘記的盒子在宋代景德鎮窯的產品中比較常見,是不同的作坊在各自產品上所作的標記,以起到廣告宣傳的作用,一般均為印在盒子外底的“×家盒子記”陽文一行款,而且“盒”均寫作“合”。目前已發現的有“段、許、蔡、吳、汪、藍、朱、徐、程、張、餘、陳、潘”等13家。這種帶作坊名稱標記的青白瓷盒在國內外均有出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時商品競爭之激烈。

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雙魚碗

高5.9cm,口徑18cm,足徑6.8cm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碗敞口,口沿因覆燒形成較寬的芒口,斜腹壁,圈足。通體施青白釉,釉色青中透白。內壁六條線出筋,碗心處刻劃雙魚水波紋,刀法犀利流暢。外壁光素。

此器造型規整,胎體輕薄,釉色光潤。盤心所刻劃的兩條小魚在青色的釉面襯托下彷彿在清澈的湖水中游弋嬉戲,形態自然逼真。

宋 景德鎮窯青白釉刻花梅瓶

高26.6cm,口徑5cm,足徑8.5cm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瓶小口出邊,溜肩,肩下漸收,內圈足。通體施青白釉,腹部刻纏枝花卉。

此梅瓶造型比宋代較為典型的修長形梅瓶略顯粗短。所刻花紋在勻淨的青白釉面上若隱若現,青白相映,素雅恬靜。景德鎮窯青白釉瓷器胎質潔白,聲音清脆,因此有專家認為傳說中對“柴窯”的品評,所謂“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很可能是指這種青白釉而言。

宋代青白瓷主要以盤、碗類居多,瓶類器物傳世較少,故此梅瓶愈益珍貴。

宋 西村窯青白釉鳳頭壺

高16.8cm,口徑4.2cm,足徑8.4cm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影青,仿照青白玉製作的瓷器

壺頂部為鳳頭形,高冠,大眼,曲喙,鳳頂花冠為注水口。長頸上凸起三道弦紋,圓腹豐滿,寬圈足。壺體一側為長圓形彎曲的流,另一側為圓柱形柄(流、柄為後修補)。腹上部刻劃纏枝花卉紋,下部刻劃蕉葉紋。通體施青白釉,釉層較薄。

此件鳳首壺之造型雖源於隋、唐時期受波斯風格影響的器物,但它的器腹等部位又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隋、唐時期的鳳首壺壺腹多修長,並在上面堆貼紋飾,而此壺腹部造型圓鼓,裝飾手法採用刻劃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