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鳳雅事件”輿情反轉:莫讓臆測遮蔽真相

含辰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終於,“眼癌女童王鳳雅”事件的真相來了,真相果然從不缺席,只是會遲到而已。這個持續了半年之久的河南省太康縣2歲半女童王鳳雅事件等來了公平和道歉,早前輿論對於其家人的“詐捐”、“虐待”、“棄療”的臆測聲音一度讓這個家庭受到了壓力和打擊,而今,社會眾籌平臺的官方認證、社會募集資金的款項流向……每筆明確的去向,讓“小鳳雅事件”出現了輿情反轉,網友紛紛轉發道歉。

莫讓批判的慣性思維遮蔽真相。首先,無疑媒體的批判思維是天生的,常有人將“媒體”稱為社會的第四監督利器,特別是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井噴式發展,這種“新媒體”的監督效果及影響往往大於傳統媒體。但就像雙刃劍一樣,這樣的監督效果和影響往往對於網絡輿情是一種“引導”,從某種程度說,有“議程設置”之意,這更讓快節奏、碎片化的受眾在接收信息囿於淺閱讀的習慣,易產生對事件的模糊印象和情感性評價。其次,隨著大V以及部分有影響力的自媒體平臺開始採用藝術性的修飾手法來表達觀點時,受眾的接受程度相比第一階段是更容易的,這就讓受眾對於事件本身在原有印象的基礎上加深。這本也有好的一面,但就像網絡是把雙刃劍一樣,畢竟自媒體平臺出於經濟利益出發,為博得眼球,其主觀臆測往往會遮蔽真相,甚至在交錯複雜的事件中,一度讓輿論不再聚焦真相的尋找上。

莫讓情緒化的網絡暴力傷及無辜。對於小風雅的離世,沒有人會不難過,而小鳳雅家人遭受的“3歲女童遭父母虐待致死”、“父母與禽獸何異”等類似的煽動性觀點,對他們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網絡暴力”,真相大白的這一刻讓我們知道曾經的“網傳”並不真實;小鳳雅家人頂著的輿論壓力,讓我們知道網絡暴力打擊深重,大V、公眾平臺的道歉,也讓我們知道部分自媒體平臺自詡的“正義感”也有失誤的時候。其實,煽動性觀點、網絡暴力、自媒體平臺的責任監管。這些老生常談的話題在後真相時代開始融合,他們再也不是一個個由網絡暴露出的專題話題,而是後真相時代,當訴諸感性大於訴諸理性,這些網絡問題雜糅交錯,網絡平臺又該如何去做好自我管理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