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鳳雅”事件真相出來了 誰該反思?反思什麼?

“一個三歲孩子的離世,讓人嘆息、揪心,但公眾和媒體的注意力顯然並不在此。事件曝出後,受捐者覺得委屈萬分,後悔當初選擇網絡求助;而對於捐助者來說,雖然後來證明沒有被騙捐,但很多人的內心深處恐怕對網絡慈善的信心又少了一分。這樣一個雙輸的結果,值得各方反思。”

河南“小鳳雅”事件真相出來了 誰該反思?反思什麼?

河南“小鳳雅”事件真相出來了 誰該反思?反思什麼?

但隨後,故事就出現了戲劇化反轉。

河南“小鳳雅”事件真相出來了 誰該反思?反思什麼?

△王鳳雅爺爺至此,事情的真相已經基本浮出水面:王鳳雅的父母不存在詐捐行為。一些媒體、自媒體也刪除了之前的報道。但圍繞這一問題的討論還在繼續。

河南“小鳳雅”事件真相出來了 誰該反思?反思什麼?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網上募捐越來越多地進入了公眾視野。然而,時有耳聞的騙捐、詐捐以及不規範操作,讓公眾的愛心嚴重透支。“小鳳雅”事件雖然不存在詐捐,但給我們帶來哪些啟示?如何重樹公眾對網絡捐贈的信心?

央視評論

一個三歲孩子的離世,讓人嘆息、揪心,但公眾和媒體的注意力顯然並不在此。事件曝出後,受捐者覺得委屈萬分,後悔當初選擇網絡求助;而對於捐助者來說,雖然後來證明沒有被騙捐,但很多人的內心深處恐怕對網絡慈善的信心又少了一分。這樣一個雙輸的結果,值得各方反思。

質疑要從事實出發

河南“小鳳雅”事件真相出來了 誰該反思?反思什麼?

一些網絡事件,往往都是“結論先行”,人們根據一些信息的片段就得出結論,然後“義憤填膺”地進行口誅筆伐。這一方面固然需要有關機構和個人及時澄清,以正視聽;但另一方面也要求廣大網民擦亮雙眼,在加入“討伐”的隊伍之前,先讓理性“多跑一會兒”,追一追事實,等一等證據。而對於作為傳播重要節點的自媒體,必須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在發聲時務必慎重。殊不知,你在鍵盤中隨意敲出的“結論”,轉發的熱點,可能會對當事人造成很大的傷害。言論自由須有邊界,造謠傳謠也將承擔法律責任。

在事件劇情反轉之後,王鳳雅的父母表示對造謠者將訴諸法律。確實應該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身權益。這有利於進一步釐清事實,也是對正當網絡慈善活動的一種支持。輿論的監督有助於網絡募捐的正規化、透明化,但任何監督必須基於確鑿的事實,否則傷害的不僅是相關當事人,也是在傷害慈善本身。

公開透明以重建信任的確,很多人之所以一聽到“詐捐”就傾向於相信,這主要是因為背後有其傳播的社會土壤。近年來,一些不規範的網絡募捐、甚至詐捐行為屢屢刺激公眾敏感的神經,捐助者和受捐者之間已經出現一定程度的隔閡,缺乏相互信任。一旦有了導火索,人們的這種不信任感就會被點燃。

河南“小鳳雅”事件真相出來了 誰該反思?反思什麼?

從這個角度來看,重建人們對網絡慈善的信心,首先需要重建信任。而要重建信任,需要讓慈善資金在陽光下募集,在陽光下使用,同時引進監督機制。按照2016年9月施行的慈善法,網絡公益募捐只能通過有資質的網絡募捐平臺來進行。但對於個人通過網絡求助的行為,法律並沒有禁止。也就是說,個人可以通過網絡為自己求助,但個人不能通過網絡募集資金開展公益活動。

河南“小鳳雅”事件真相出來了 誰該反思?反思什麼?

王鳳雅父母的行為有個人求助的成分,也有通過網絡平臺求助以獲取資金的成分。無論是哪種方式,公開透明、向捐助者公開資金使用情況都是贏得信任的起碼要求。這次事件之所以引發網友質疑,與受助方沒有及時同步公開資金使用情況也有關。實際上,王鳳雅家屬在使用善款時已留存了票據,但或許是由於缺乏這種意識,而沒有及時公開。這應該為以後的求助者引以為戒。

在目前公眾對網絡慈善缺乏信任的情況下,有需求的求助者應該更多地通過有資質的網絡平臺來獲取善款,引入第三方監管機制,並及時在籌款平臺主動公佈資金使用情況,平臺在審核方面也應該對資金去向進行必要的監督,讓資金使用更加公開透明,以累積公眾對網絡慈善的信心。

中國人從來都不缺乏善心,需要的是良好的慈善機制和社會氛圍。這一起事件再次告訴我們,善心經不起一次次消費。唯有各方共同努力,在捐助者和求助者之間建立起相互信任。而這本身就是一種善,也是在為中國慈善奉獻愛心。

文丨央視評論特約撰稿秦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