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莫讓“進京證”變了味

外地牌照常年“進京”,事實上已造成擁堵、汙染等諸多問題。

【6月16日“四合院”時評】北京市15日發佈外埠車管理新政,外地牌照車進北京六環和通州須辦理“進京證”,每車每年最多可辦12次,每次使用期限最長7天。也就是說,非京牌車輛全年在京只有累計84天可使用。

據悉,“進京證”的使用始於1973年,當時是為了方便進京辦事的外地車輛。然而,目前有約70.9萬輛外埠車連續辦理“進京證”長期在京使用,數量龐大的“進京證”已經變了味。

北京自2010年起開始實行搖號政策,只有中籤者才能取得北京號牌。搖不到號的部分本地居民“曲線救國”,花錢辦理津冀等地牌照,通過“進京證”在京使用汽車。還有許多在京打拼的外地人,在老家買車,開到北京使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北京號牌的機動車達596.8萬輛;而在京的非京牌車,實際總數能達到驚人的100多萬輛。

外地牌照常年“進京”,也許是在京常住居民的無奈之舉,但這種做法事實上已造成諸多問題。

首先就是擁堵問題,眾所周知,北京實行搖號政策就是為了緩解交通擁堵現狀。然而目前,持“進京證”的外埠車可以繞過搖號程序,在京行駛。這是對搖號政策實施的挑戰,對於沒能中籤的本地居民來說也不公平。

然後是大氣汙染問題。目前北京還實行尾號限行政策,這不光是為了緩解交通壓力,也是為了減少機動車尾氣汙染。外埠車雖然也需遵守尾號限行規定,但其龐大的數量使得這一措施的實施效果打了折扣。

新政中還有一點引人關注,那就是外埠車在84天之外不僅不能在京開車,也不能在路邊停放。據統計,五環路內居住區停放車輛中外埠車佔比為5%至13%,五環路外已達15%至29%。外埠車的長期佔用使得本已十分緊張的停車資源更加緊缺。

本次新政推出,必然會影響大批在京外埠車車主。因此,管理措施發佈後,會有一個過渡期,之後才會限制使用。據悉,新政將於2019年11月1日起實施。

根據社會公眾問卷調查,93%的北京市民支持加強外地車輛管控。不過,從長遠看來,若想改善北京交通狀況及大氣環境,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推動清潔能源汽車使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嚴防“大城市病”才是治本之道。(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