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專家常把手術照修成藝術照,可那天他卻只在朋友圈發了麻辣燙

這個專家常把手術照修成藝術照,可那天他卻只在朋友圈發了麻辣燙

他叫王金湖,號“湖一刀”,人稱“拼命三郎”,

是浙大兒院腫瘤外科的副主任,

同事愛管他叫“湖主任”。

這個專家常把手術照修成藝術照,可那天他卻只在朋友圈發了麻辣燙

對於非醫學專業人士來說,高清手術照難免有些“血腥”,可被列入“飯點禁忌”排行榜。不過,如此“精修”過的手術照也令不少朋友感慨“頗有幾分藝術感,許久不發倒還不習慣”。

這個專家常把手術照修成藝術照,可那天他卻只在朋友圈發了麻辣燙

4月27日晚,王金湖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後,一反往常,在朋友圈放了一碗麻辣燙!

1

讓他吃不下飯的“血腥味”還好不多

原來,兩臺手術中,其中一名孩子所患的巨大神經母母細胞瘤全程幾乎在血泊中剝離。“當時感覺整個手術室都是血腥味。吃不下飯是正常的,還好有麻辣燙。”王金湖說。

因為瘤子越大,術中剝離面也越大,出血機會就越多,再加上這例腫瘤表面被薄膜狀的血供豐富的腎上腺包繞,出血量比平時手術大大增加。當然,這樣的情況算少數。

因為小兒腫瘤對術中出血量的控制要比成人嚴格,一臺普通的手術就平均耗時5、6個小時甚至更長,出血越少,對手術效果及預後都有好處。

這個專家常把手術照修成藝術照,可那天他卻只在朋友圈發了麻辣燙

CT掃描發現,本應分佈在脊柱兩側的左右腎,在腫瘤的“推波助瀾”下竟“離奇相遇”。

這個專家常把手術照修成藝術照,可那天他卻只在朋友圈發了麻辣燙

經過5個小時的奮戰,王金湖手術團隊從患兒後腹膜成功取出一枚近6斤重的“葫蘆形”畸胎瘤,術中出血量僅20毫升,手術非常順利。

其實,一直以來浙大兒院在舒強院長的號召和帶領下,都在倡導和推進“無血外科”技術,在術前、術中及術後通過貧血管理、微波止血分離、自體血回輸等多種技術和方法減少出血,讓大型的手術在“無血技術”保障下有條不紊進行,最大限度避免或減少患兒的異體輸血。

2 當“無所畏懼”的外科醫生,遇到“黑科技”

4月27日兩臺手術中,同樣令王金湖吃不下飯的還有另外一名6個月大的患兒——因為罕見的惡性腫瘤把正常組織都吃掉了,不得不截去右前臂。

雖然在同行及家屬眼裡,王金湖看上去“無所畏懼”——什麼患者都敢接,什麼刀都敢開。

這個專家常把手術照修成藝術照,可那天他卻只在朋友圈發了麻辣燙

國內某在線醫療平臺上,一位家屬的留言

“我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有希望,我就願意嘗試,但前提是‘有希望’。”王金湖有自己的一套“收治原則”,同時也無奈,生而為人,難就難在總會碰到特殊病例心生憐憫卻又無能為力的時候,長期下來對自己也是一種折磨——“能不能讓機器人醫生來幹呀?!”

雖是句玩笑話,“黑科技”卻實實在在地向浙大兒院腫瘤外科的臨床工作“滲透”:

這個專家常把手術照修成藝術照,可那天他卻只在朋友圈發了麻辣燙

“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

這個專家常把手術照修成藝術照,可那天他卻只在朋友圈發了麻辣燙

混合現實全息影像被應用於術前“預解剖”腫瘤

“追求極致的手術是我們的信仰,而科技讓它的實現變得更安全,更容易。”王金湖肯定了技術帶來的價值,認為手術精細化發展是一個趨勢,“家長看清楚了,對孩子疾病和手術風險會有更好的認知;年輕醫生、醫學生看清楚了,能鞏固知識,縮短學習曲線;我看清楚了,更能在術中明確方向。”

“浙江大學正全力投入雙一流建設,要求平臺上的每一個人都勇於創新,擁抱時代擁抱科技。把一流的技術和理念服務於臨床和患者,才能真正引領臨床技術的進步,推動醫學的發展。”王金湖說。

3 別隻看到“療”,疏忽了“診”

然而,人總是要比技術更“活絡”些,手術也只是診療的一部分。

這個專家常把手術照修成藝術照,可那天他卻只在朋友圈發了麻辣燙

“主任,人家說化療有副作用,能不能不做啊?”“醫生,能不能給我女兒做微創?”“這個鼻飼管什麼時候能拔掉?”5月2日當天查房,住院患兒家屬的一連串問題湧了上來。

所幸,王金湖是個善於解釋,也樂於解釋的人。他每天花在“解釋”上的時間無法統計,只算跟每個新發病患兒家屬的溝通,平均每個孩子需要1小時以上。

按他的話講,“我們不怕腫瘤多大、多難,疏導家長的心理焦慮,建立家長對規範診療的信心,醫患同心認真、規範走好每一步,不放過任何細節就可以了。”

4 “我們是比大熊貓還稀少的專科醫護”

這個專家常把手術照修成藝術照,可那天他卻只在朋友圈發了麻辣燙

“大熊貓雖是國寶,好歹每個動物園裡都有,而真正專業的兒童腫瘤外科在全國屈指可數。那我們算是比大熊貓還稀少咧!”5月2日上午7點半,浙大兒院腫瘤外科交班工作時,辦公室裡傳來一陣短暫的歡笑,王金湖正在動員科裡的醫護,要有把科普、宣教的擔子挑起來的使命感。

這個專家常把手術照修成藝術照,可那天他卻只在朋友圈發了麻辣燙

這和他習慣在社交平臺發手術照的理念是一致的,把典型、非典型的病例和各地相關領域的醫生分享、交流,共同學習,推動兒童腫瘤診療水平的提高。

被問及“如何走上小兒腫瘤外科這條路”,王金湖的回答挺“佛系”,彷彿一切都是剛剛好——進院剛好師從專攻小兒腫瘤專業的李民駒教授,剛好有紮實的泌尿外科、普外科、微創外科等小兒外科背景和技術,又剛好,碰上浙大兒院為推動兒童腫瘤的學科建設,細化專業分工,腫瘤外科正式獨立建科。

也因此,王金湖並沒有太多時間留給家庭,大兒子出生3個月就去美國密歇根大學留學,回來孩子都1歲半了;幼兒園三年基本沒有接送過孩子,基本沒有參加過孩子的家長會或者運動會。

這個專家常把手術照修成藝術照,可那天他卻只在朋友圈發了麻辣燙

但是有一天,王金湖問兒子:“你長大後,想要做什麼?”

“醫生。”兒子想了想,回答道。

“為什麼呢?”

“因為經常在電視上看到爸爸救了一個又一個孩子,

超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