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康评论:老城区改造应体现坚守文脉意识

新安康评论:老城区改造应体现坚守文脉意识

新安康评论:老城区改造应体现坚守文脉意识

者按:近期,陆续刊出原发表于《安康日报》的“新安康评论”,以飨读者。本文原载于2014年4月21日《安康日报》

老城区改造是各地城市建设中普遍棘手的难题,安康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国内外一些地方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借鉴。

欧洲著名的旅游景点一般都在老城区,他们认为全世界的新城区差别并不大,要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就要去看老城区才能知道,那些老旧的东西却是旅游的卖点。很多房子有数百年的历史,导游会津津乐道这些房子发生的故事和承载的光荣。比如在瑞士,几乎所有城镇都由古色古香的老城和现代化的新城两部分组成,有些城镇完整地保留着中世纪的城墙和建筑,乃至古罗马时代留下的文物古迹。他们没有把老城区当作城市发展的累赘,而是当作宝贝,保护得很好;在国内,人们逐渐认识到历史文化的力量,一些地方的老城区保护性开发搞得很有特点,比如广西阳朔,西街是阳朔最古老的街道,有1400多年历史,无论是酒吧还是咖啡屋,貌似陈旧的老房子,却保留了历史和人文气息,让人感受到独特的风貌、韵味,深受游客欢迎。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老城区改造绝不能“一拆了之”,如果历史没有了,文化没有了,记忆没有了,城市的文脉延续被割断,这是永远无法估量的损失。

我们一定要做好江南老城区保护修缮和风貌协调工作,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贯穿于老城区改造始终,使老城区成为旅游产业的精髓。如果说高新区代表着现代,代表着时代;老城区就代表着历史,代表着人文。

精彩回顾

新安康评论:老城区改造应体现坚守文脉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