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汉阴县“镇园产业联盟”激活产业扶贫满池春水

“1+1>2”——汉阴县“镇园产业联盟”激活产业扶贫满池春水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没有产业带动,脱贫是一句空话;缺乏产业支撑,脱贫难以持续。为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家家有事做、人人能致富”的目标,陕西省汉阴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原则,按照“镇园联盟、村社承载、贫困户参与”方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能人大户和新型职业农民的积极主动作用,搭建现代农业园区与贫困镇村之间的对接平台,将贫困户牢牢嵌入到现代农业产业链中,激活产业脱贫满池春水。

“1+1>2”——汉阴县“镇园产业联盟”激活产业扶贫满池春水

政策扶持 搭建平台

为充分调动县域内各经营主体帮扶贫困户的积极性,激发贫困户自主投资和创业就业动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帮助贫困户实现兴产脱贫目标,汉阴县在充分论证、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全县产业扶贫指导意见,配套出台了经营主体带动产业脱贫扶持奖励办法、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奖补办法等一系列产业扶贫政策。对通过订单销售、劳务用工、土地流转、资产收益、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市场经营主体(农业(林业)园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林)场、电商企业、物流企业),可获得20至500万元的产业贷款贴息或基金贴息,并对按照帮扶协议完成帮扶任务且成效显著的经营主体,年终评选出 10家脱贫攻坚先进典型给予2至20万元的表彰奖励。同时对有发展产业愿望并具备相应能力和条件的贫困户,根据其发展产业的类型、规模等实施奖补政策。

“1+1>2”——汉阴县“镇园产业联盟”激活产业扶贫满池春水

五一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城关镇五一村,是全县首家由陕西省政府命名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据园区负责人谢民介绍,2017年以来,该园区先后在观音河镇水田村、汉阳镇笔架村、松林村,平梁镇酒店村发展黑木耳种植基地4个,种植规模30余万袋,今年又采取订单生产方式在7镇20个贫困村发展黑木耳种植300万袋,将带动234户贫困户700余人脱贫致富。

“1+1>2”——汉阴县“镇园产业联盟”激活产业扶贫满池春水

通过政策扶持和奖补措施,为企业和贫困户搭建了互惠互利的合作平台。截止目前,全县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36家,建成星级示范性家庭农场568家,培育龙头企业4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贫困村产业开发,形成产业扶贫合力。

完善方式 联结机制

汉阴县依托“镇园产业联盟”,将产业扶贫和农村“三变”改革融合,生产经营主体多种模式与贫困户形成利益共同体,群众有土地的可以流转、有技术的可以托管、有资源的可以分红、有劳动力的可以务工。

土地流转可分红。安康市秦叶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平梁镇清河村、二郎村、高梁铺等村将村民空置土地全部流转建现代农业示范园。该镇共与2000余户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农户只需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公司全部负责种苗、农资投入、技术服务及加工销售,农户实现就地务工,变农户为员工,可获得合作社收入70%的分红。

“1+1>2”——汉阴县“镇园产业联盟”激活产业扶贫满池春水

返租托管利益多。陕西愚公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平梁镇永盛农业专业合作社、汉阴嘉禾田园生态农业公司、太康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平梁镇太行村建1000亩花椒园,600亩油葵、牡丹、菊花园,60亩黄茶园,80亩蔬菜种植基地。企业提供种苗、肥料等物资,农户自行种植、施肥、除草等日常管护,企业每亩付给贫困户600元劳务费,贫困户还获得企业10%的分红、土地流转费以及土地补助,产品成熟后将产品全部回收。

“1+1>2”——汉阴县“镇园产业联盟”激活产业扶贫满池春水

订单生产不愁销。新鑫米业有限公司在漩涡镇东河村开展优质水稻订单生产,按高于市场普通稻谷20%的价格回收,农户种植水稻亩均增收600元以上。2017年3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今年又与东河、三塘等村签订3000亩优质水稻订单协议。蒲溪镇盘龙、芹菜沟、公星等村发展绞股蓝种植基地800余亩,天星、胜利等村发展百合、太子参种植600余亩,与晶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芹菜沟、天星、胜利村已分别在2016和2017年整村脱贫。

“1+1>2”——汉阴县“镇园产业联盟”激活产业扶贫满池春水

农旅融合更长远。依托凤堰明清古梯田、双河口文化旅游古镇和观音河国家湿地公园自然优势,汉阴县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景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去年,投资5000万元,打造“十镇十村百户”旅游扶贫示范典范,建设漩涡特色旅游名镇和东河村市级旅游示范村。由九州村落商务运营有限公司托管经营的凤堰古梯田景区项目覆盖漩涡镇黄龙、东河、中银、茨沟和堰坪等5个行政村,陕西水务集团投资建设的“两湖两峡”旅游景区项目涉及城关、涧池、观音河、铁佛寺、双河口五个镇,带动了景区特色餐饮、农家乐、农家客栈、手工作坊和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拉动了一、三产业的发展。

“1+1>2”——汉阴县“镇园产业联盟”激活产业扶贫满池春水

社区就业务工近。汉阴卓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最早在蒲溪镇天星村落户,去年以来,陆续有汉阴领航富硒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汉阴梓桐服饰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分别在蒲溪、城关、平梁、铁佛寺等镇开设社区工厂,培养就业扶贫基地13家,就近就地安置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500余人实现就业脱贫,并落实兑付各类奖补11.75万元。

强化培训 稳定脱贫

“这样的培训方式好啊,现场教现场学,对我们这些文化程度低的农民来说非常实用。”3月5日,地处凤堰古梯田的漩涡镇刘美莲在参加完两天的农家菜厨师培训班后这样称赞本次培训。

“1+1>2”——汉阴县“镇园产业联盟”激活产业扶贫满池春水“1+1>2”——汉阴县“镇园产业联盟”激活产业扶贫满池春水

自推进“镇园产业联盟”工作以来,汉阴县各镇都成立了专门机构,根据实际选择扶贫产业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全县开展镇园产业签约会10场次,签订产业扶贫项目100余个,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发展产业基地5.4万亩,通过信息平台对接劳务合作1.2万人次,可带动贫困人口9800人年均增收3200元。

“1+1>2”——汉阴县“镇园产业联盟”激活产业扶贫满池春水“1+1>2”——汉阴县“镇园产业联盟”激活产业扶贫满池春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