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大豆列入反制清单说明什么?

【中美贸易战】大豆列入反制清单说明什么?

面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中国政府拿出了反制措施,宣布对106个从美国进口的总价值5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的关税。

大豆出现在关税商品列表中让华尔街观察人士和分析师感到震惊。

为什么?

先看提高大豆关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此举不仅会打击美国的出口,而且会严重且实质性地损害美国国内的生产商和供应链,还会让美国的大豆供应链出现大洗牌。这将使美国本土的公司遭遇严重的财务困难。

这个反制措施会直击特朗普的“票仓”。

爱荷华州和其他农业州将为他们所支持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对于特朗普谋求连任总统或许会做出重大改变。

但这并不是美国人感到震惊的主要理由。

美国人感到惊讶,是因为中国对大豆的需求量巨大,世界上除美国以外,没有任何国家有足够的大豆来满足中国的需求。

中国的大豆产量肯定是不足的。

中国只种植了大约1400万吨大豆,去年巴西供应了中国一半的大豆进口,而从美国的进口大豆数量约为3300万吨,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

如果中国切断了从美国进口大豆的路径,将不得不从其他国家进口大豆,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巴西和阿根廷。它们也将很快提高大豆的出口价格,因为它们的最大竞争对手已经退出了市场。事实上,该举措已经将巴西的大豆出口价格推至历史新高,并推动了巴西国内大豆和豆粕期货价格的上涨。

大豆是中国猪肉的关键价格成本,它的价格升高。猪肉价格上涨的风险也在增加,猪肉是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一个组成部分。

猪肉价格上涨,带给中国的风险是通胀。因此,当我们下定决心将大豆列入反制清单时,它意味着中美贸易摩擦的升级!

美国不希望任何一个国家威胁到它的世界经济统治地位,对于任何一个有可能对它造成威胁的国家都会无情的打压,无论是盟友、小弟、还是今天的中国。当年的欧共体和日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因此,特朗普所发起的贸易战,并不是其个人对中国的成见,而是美国的国家利益战略,面对这个形势,我们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全盘接受,缴械投降,重蹈当年日本的覆辙。二是咬紧牙关,奋力一搏,或许打出未来30年经济自由发展的空间来。

贸易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甚至还处于劣势,贸易战一旦正式开打,我们必然会面临着诸多困难

就像1937年,日本人在卢沟桥打响了第一枪,我们是抵抗?还是逆来顺受?

抵抗,意味着更多的人需要付出流血和牺牲。不抵抗,则意味着全民族被奴役。

何去何从?

不言而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