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沒有祕密,騰訊百度品牌取名也離不開這4個原則!

這個沒有秘密,騰訊百度品牌取名也離不開這4個原則!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經常有人問老賊品牌名怎麼取?

說真的,給品牌取名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但是到最後,還是考驗“說服”的能力。

最終定品牌名的一般都是老闆或者甲方公司,哪會讓你一個執行人直接就把名字給定了,所以最後哪有那麼多雲裡霧裡的品牌營銷理論,你能說服老闆,說得到位談得開心,結果也就那麼地了。

現實就是如此,對不對?所以每次別人問我怎麼取品牌名,其實我也挺尷尬的,搞得定你搞不定老闆啊!

但是,不管怎麼說,給品牌取個好名字總是至關重要的!該做什麼咱還是得做。

就像給狗狗取名字一樣,相當重要!可能影響你的人生,也可能影響它的狗生!

你想想看,好好一條狗狗,你取個什麼旺財、鐵蛋,你帶出去給別人介紹,別人怎麼看你?

這人不行啊,格調太低,怎麼給好好一條狗取這麼一名字,水平太低啊。要是被公司領導知道了,心想這人能力不行啊,狗名字都沒去好,怎能把品牌大事交給他,那不得壞事啊!

你再想想你給它取這麼個名,狗狗怎麼想?

人類朋友每次看到它都要取笑一把,出去逛個街吧,其他狗狗們看到都是鐵蛋鐵蛋的叫,搞得它一點面子都沒有,整個狗生都是陰暗的。

這個沒有秘密,騰訊百度品牌取名也離不開這4個原則!

替換高清大圖

所以,給狗狗取個好名字真的至關重要!給品牌取個好名字也是至關重要!

不管你們信不信,我信了。

所以,大夥既然都問了,老賊自然也得說道說道。雖然沒取過價值幾個億的品牌名,但我也繞過了不少品牌名誤區!分享給大家。

這個沒有秘密,騰訊百度品牌取名也離不開這4個原則!

簡單來講,在我看來,品牌名其實就是品牌符號之一。

而既然是品牌符號,那就需要夠簡短,簡單通俗,朗朗上口,方便傳播。如果是能做到“過目不忘,耳熟能詳”,那就更棒了!

而不管是品牌命名,還是產品命名。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一定要降低品牌營銷成本。

那這裡老賊首先就建議大家記住品牌取名的4個原則:

降低識別成本

降低認知成本

降低傳播成本

降低使用成本

其實給品牌取名說難也難,說簡單也很簡單,你的品牌名要是能滿足這幾個原則,在我看來是已經相當好了。

給品牌取名的時候一定要是時刻記住這4個原則,不然就是跟錢過不去,你現在犯的錯,以後那得花大價錢去彌補。

為了更好的說說品牌取名,老賊也特地找來《2017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報告》,我把其中上榜企業的品牌名單獨做了出來,大家可以先看看大品牌們的取名。

這個沒有秘密,騰訊百度品牌取名也離不開這4個原則!

看過這些,我們再來說品牌取名。

1

品牌名字要夠簡單,一定要通俗易懂,符合用戶的認知,方便理解和記憶,不要搞得很複雜,打字都得半天。

千萬千萬別造一些大家聞所未聞的字。

你看上面那些品牌名,絕大多數都是非常簡單的,沒有搞得特別複雜。有些企業就是喜歡把名字玩出各種花樣。很遺憾,這不是創意,而是無端的增加品牌名的營銷成本。

別人西貝莜麵村當初也是擔心認識成本高,傳播起來難,所以也是用you來代表莜啊。多聰明的一個舉動!不知道省了他們多少營銷成本。

這個沒有秘密,騰訊百度品牌取名也離不開這4個原則!

替換高清大圖

不要把一些廢話和無關緊要的字放在品牌名裡,那多的不是字,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最好是,名字有明確的意義指向,一組無意義的詞組合在一起在記憶和認知上要明顯弱於一組有意義的詞。

2

傳播傳播,最重要的還是傳,口口相傳,品牌名一定要便於傳播,符合大家的說話習慣,這必定會省一大筆推廣費用。

你要是讀著繞口,搜起來還麻煩,說給別人聽還得解釋半天是哪幾個字。

這樣的名字,你的客戶是有多愛你才會耐著性子幫你推薦?

最好就是你說出這個品牌名,別人一下子就能理解,還能很快的寫出來,說給他的朋友聽。這一點可以看看上面那些品牌名。

其實這個很簡單,你隨便找幾個人,告訴他們你準備的品牌名,看看他們是不是一下子就能知道是哪幾個字。

如果每個字都要問是哪個字,你想想看,光這介紹成本就有多高。

3

品牌名最好不要用英文名,也不要搞什麼中英混搭。

我看了一下上面這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名字,基本沒有英文名的。

在國內,沒有什麼特殊情況,或者你已經是很知名的英文品牌。否則你想做品牌,老賊建議還是用中文名吧。

這個沒有秘密,騰訊百度品牌取名也離不開這4個原則!

很多人覺得用英文名就高大上國際化,在我看來純屬自嗨。什麼叫國際化?品牌業務延伸到了很多國家,每個國家都有相應語言版本的產品。

在海外有英語版產品,在國內有中文版產品,這才叫國際化。

還有很多國外大品牌,到中國了以後也得取箇中文名。他們也知道只有本土化,才更適合品牌識別和傳播,這都是解決營銷成本啊。

你也別拿iphone舉例,首先它可是超級品牌,而且在國內,我聽到更多的還是“蘋果”。

4

品牌名需要能區分行業和品類,如果一看品牌名就知道是什麼行業做什麼類目的更好,如果品牌名本身不能看出品類,最好品牌營銷時能加上品類。

要知道,品牌的存在,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區分其他品牌,這主要也是為了以上的那4個原則,因為品牌前期需要很快讓那些不管是看的人還是聽到人,馬上就知道你是幹嘛的。

如果還需要解釋半天才明白是幹什麼的,那你又得花一大筆錢來解釋,這都是成本啊。

等到你的品牌大到別人都熟知的時候,就可以去掉後面的品類了,而現在已經成熟的那些大品牌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要是品牌名前期沒有區分出行業和品類,確實會增加很大的營銷推廣難度,相當於一開始就給自己打造了一個堅硬的高門檻,後面需要花大價錢慢慢把這個門檻砸掉。

5

這個是一定要說的,就是品牌名背後的意義。

我覺得這個東西真的沒必要那麼較勁,可大多企業就是喜歡使勁琢磨名字後面的意義,其實這個東西用戶關心嗎?

我相信就算是這些企業的內部員工都不一定說得出來。

這個沒有秘密,騰訊百度品牌取名也離不開這4個原則!

我們說你有情懷挺好,想做內涵也可以。但其實有了名字之後,至於是什麼意思,至於跟企業文化精神有多大關係,至於背後有怎麼的故事......還不是你說了算,對不對,我相信老闆們都有這個演講能力。

而這一點普通大眾能知道就知道,不能知道也沒關係,重點是把你的品牌理念推出去,而不是所謂品牌名背後的意義。

並且,如果這個名字背後的意義,連內部員工都需要進行培訓考試之後才瞭解,你覺得你得花多大的代價才能讓你的用戶瞭解?真沒必要!

好了,就說這麼多。

不見得!

有時候我們取品牌名真的需要拋開技巧,放開一點,不要被條條框框約束著,你看上面那些品牌名非常好,但是需要知道,是別人做出品牌之後你才覺得這個名字好,要是沒做出來你還覺得好嗎?

甚至我可以假設,如果當初是你在給這些品牌取名,你會選“蘋果”、會選“小米”、會選“360”嗎?你可能會直接PASS,是我,我也可能不會選...這很有趣。

所以說,取品牌名真的是有很多隨機性和偶然性存在,喜歡,第一感覺好就用吧。

關鍵是要時刻記住:降低識別成本、降低認知成本、降低傳播成本、降低使用成本。

名字只要不出現太大問題,後面的營銷才是關鍵,如果不能降低營銷成本,你所謂的“好名字”也很難推出去。

關注木木老賊,新媒體營銷運營更輕鬆,更多幹貨關注就能免費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