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國民政府原本有機會收回香港,為何蔣介石最終放棄?

從1942年底起,國民政府就利用同英國談判新約的機會,就九龍迴歸問題與英國進行了交涉。國民政府提出“廢止1898年6月9日簽訂的《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將九龍租借地的行政與管理權移交中華民國政府”的要求。英國政府則宣稱廢除不平等條約並不包括將九龍交還中國的問題,英國政府“願意在勝利之後討論其未來的地位”。由於英國堅持殖民主義立場,九龍問題最終作為懸案擱置起來。開羅會議期間,羅斯福在同蔣介石會談時特別提到香港問題,他主張“應由英國交還中國,再由中國宣佈香港為自由港”。但羅斯福顧慮“丘吉爾首相的態度”而未能公開談及。

抗戰勝利國民政府原本有機會收回香港,為何蔣介石最終放棄?

日軍向國民政府投降

中英雙方爭執不下,都向美國請求支持。8月19日,英國首相艾德禮致電杜魯門,表示英國已派出艦隊駛往香港,請求美方予以支持。美國為取得對蘇抗衡中英國的支持,態度急驟轉變,同意由英國接受香港日軍投降。杜魯門覆電說,美國不反對英軍接受香港日軍投降。21日,蔣介石致電杜魯門,堅持香港日軍應向中國投降。杜魯門回電蔣介石,證實了美國同意英國受降的消息,並表示中英之間應當就此協調解決,以便香港日軍向英軍投降。

抗戰勝利國民政府原本有機會收回香港,為何蔣介石最終放棄?

抗戰勝利國民政府原本有機會收回香港,為何蔣介石最終放棄?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8月30日上午,夏愨率領英國艦隊駛抵維多利亞港,陸戰隊從香港海軍船塢登陸。在此之前,被日軍關押在集中營的前香港政府輔政司詹遜(Franklin Gimson)已獲釋,並組建臨時政府等待英軍登陸。8月28日和9月3日,餘漢謀和張發奎分別收到取消香港受降任務的命令。9月16日,香港受降儀式舉行,中國軍方代表潘華國少將作為見證人參加了儀式。同日,英國正式恢復了對香港的殖民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