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图鉴》:陈可那么优秀,为何情路如此坎坷?

很久没追剧的我,前段时间用两天周末看完了《北京女子图鉴》,没有玛丽苏,没有傻白甜,20集的剧情,演绎了一段从初出校园的懵懂菜鸟到立足都市的职场精英十年成长,这其中,有痛苦,有迷茫,有焦虑,也有绝望,她一直循着初心,怀揣梦想,终于在北京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归属。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那么优秀,为何情路如此坎坷?

事业上,陈可的发展可谓青云直上,顺风顺水,虽然也付出过很多辛苦和努力,收获也非常可观。

从刚到北京的一无所有,打车的时候看着计价表的数字跳动一下,心就跟着紧张一下;到在北京买得起房, 打个车不是为了去某个地方,而是让司机开着车在转了一圈又一圈,只是为了好好看看这个城市。

情感上,陈可谈了5段恋爱,有过1次婚姻。每一次都满怀希望地开始,全心以待,最后却不了了之。

她不喜欢别人称她为成功的女强人,尽管她是。

工作上她努力负责,以确保自己的物质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

生活上她同样可以温柔贤惠,开完会加完班回到家,给老公做饭,房租水电物业都能搞定,毫无怨言。

梳理她的情感史,只想说,感情没有对错,它甚至不像工作,只要你努力就一定有回报。但只要你一直爱,总有一天会遇到那个对的人。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那么优秀,为何情路如此坎坷?

01 陈大赫:初恋的味道

陈大赫是陈可的大学同学,这个时期的爱情最是懵懂单纯。

毕业后,大赫因为母亲病重,一直陪伴病床前。而陈可心心念念一直想去北京发展。大赫也支持,并答应随后会去北京跟她汇合。

在梦想与爱情的支撑下,她拒绝妈妈给她介绍的相亲对象,只身一人踏上了从四川和北京的火车。

当她在北京找工作到处碰壁,借助在男同学住处差点被强暴,拉着箱子走在陌生城市的街头,窘困潦倒,给恋人打电话,却被告知分手。

那是北京给她的第一课。她用身上仅剩的一块钱求着大爷卖给她半根玉米,一边回忆大赫跟她表白的场景,一边泪如雨下地啃着玉米。

爱情在现实面前,有时脆弱得不堪一击。他们之间还有爱情,大赫也确实只值得托付的好男人,但是他有他要承担的家庭责任,他不想也不能耽误她。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那么优秀,为何情路如此坎坷?

02 张超:爱情的美好

张超是陈可的领导,她崇拜他,他疼爱她。

他是一个特别细致适合过日子的男人,不求在工作中升职,也不指望在北京安家落户,只是勤勤恳恳把工作做到极致。

但他们方向不同,

一个想努力拼搏留在北京,一个想平淡安稳回归家乡。每次当她想要往前奔跑,为了自己的一点进步而开心雀跃的时候,对方非但不能支持,分享她的喜悦,反而会泼给她一盆冷水:“你一个女人,要这么拼干嘛。”

所以她选择不告而别,因为这个人对她太好,因为她还爱着。只是真的不适合。

爱情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更是精神上的共鸣和同频。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那么优秀,为何情路如此坎坷?

03 于扬:物欲的迷恋

于扬是陈可跳槽之后的第一个客户,也是一个富二代,但不是不学无术的那种,而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

从客户关系发展成恋人关系,于扬带她见各种大咖,打保龄球,给她买各种奢侈品作为礼物,帮她报英语学习班。

可以说,这段关系,他们谈情说爱的时间少得可怜,但每一天都像是在高速列车上,一天的时间掰成48小时都不够。甚至因为客户让她等了2个小时而当场掀了甲方的桌子,因为2个小时对她而言太宝贵了。

自身的努力,加上高端人脉资源给她镀金,她成长飞速,开始在这个城市有一席之地。

但他们毕竟来自不同的阶层,对于扬而言,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爱情次之。

他可以给陈可买一千多的内衣,送LV包包,订意大利限量版手表,但当陈可妈妈来北京的时候,他拒不相见。

因为他从没想过要跟陈可结婚,却在他们分手后不久,就娶了另一个富豪小姐。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那么优秀,为何情路如此坎坷?

04 黄越彬:艺术中迷失

黄越彬是一个海归导演,最擅长的是花式夸赞,煽动女人的情绪,尤其是有钱的女人。以艺术的名义,让女人心甘情愿为他掏钱包。

陈可陷于这段感情的时候,就跟着了魔一样,看他的眼神都变得痴迷。

她崇拜他的“才华”,在爱情里让自己卑微如尘埃。

以他的名义在专柜充2万的会员,在家里摆放他喜欢的壁画,戒掉火锅陪他吃生冷沙拉和西餐,拉上窗帘一起看他喜欢的电影。

但他不过是把陈可当个钱包。有网友吐槽黄越彬是“男人中的奇葩,奇葩中的败类”。

第一次吃饭,一百多块钱,他借故有事先走,让服务员找陈可买单。

陈可看上的衣服,他都说不好看,带陈可去男装店,说那里的衣服特别适合自己,暗示陈可给他买;

陈可给他介绍的业务,他非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把拍摄背景换成青苹果,拒绝沟通,直接暴躁地砸了场地。

最后给陈可留了张纸条作为告别,其实是勾搭上了另一个更有钱的女人。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那么优秀,为何情路如此坎坷?

05 何志:平淡中将就

经历过前面几段恋爱后,眼看着周围的朋友都结婚了,年近三十的她开始为自己的婚恋问题着急。

她半夜发朋友圈说接受闪婚;也求助身边朋友介绍,当被问到有什么要求时,她说 “以结婚为目的,收入不低于我,长相看得顺眼就行。”具体又实在,没有说什么三观一致,精神共鸣,凭感觉之类的。

何志是北京户口,事业单位。在一次重感冒下,一直待命的何志终于有了机会。

两个人很快领证结婚。

很多人都说她运气好,年纪这么大,还能嫁给一个北京户口。

但没有人知道何志其实是一个巨婴,从小在家里什么事都是他妈帮他决定,连煤气水电怎么缴都不知道;

每天下班回家后,约上三五好友打麻将到天亮,客厅乌烟瘴气,从来不关心她工作累不累,睡得好不好,理所当然叫她去厨房给兄弟们做夜宵。

她试着沟通,试着包容,试着压制自己的脾气。

当她提出为了孩子能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两个人把现在房子卖掉换一套大房子时,婆婆不同意,语气里尽是对外地媳妇的嫌弃和不满。

她最终主动结束了短暂的婚姻生活。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那么优秀,为何情路如此坎坷?

06 朱朝阳:青春的激情

不管是否有感情,离婚对女人而言,总是一道坎。

她开始害怕自己在婚恋市场失去竞争力,害怕亲朋好友关切的询问,害怕一个人过周末吃早餐。

这时候朱朝阳带着他的大块腹肌出现了。

这个比她小7岁的小鲜肉,阳光又热烈,轻而易举地就走进了她的生活,给她的沉闷重新注入活力。

她又开始约会,一起吃火锅,一起健身。

玫瑰很热烈,但终将凋谢。

在一次聚会中,她得知朱朝阳在众筹买车,只是为了可以每天开车接送她上下班,不希望周围的人看不起他。

她感受到他们之间由于年龄带来的思维的巨大差异:

她不能熬夜,他半夜十二点打游戏,精力旺盛;

她一吃辣就冒痘肠胃不适,他每天无辣不欢;

她工作繁忙,她每天语音消息不停,并偷偷把她所有可疑异性客户和朋友的联系方式都拉黑删除了。

她的工作他帮不上忙,他的圈子她插不上话。

她最终提出了分手。

《北京女子图鉴》:陈可那么优秀,为何情路如此坎坷?

07 许斯明:简单的相守

公司人事变动,她选择离职。

趁着这个时间,回家陪妈妈做眼睛的手术,也正好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情。

虽然相识不久,但许医生对她却是倾慕/关照已久。

在得知陈可回到北京后卖掉房子开始创业,他借着出差,把自己所有的积蓄交给陈可,鼓励她大胆去做。

陈可说:来北京城市10年,房子卖了,工作辞了,似乎又回到了一无所有的原点,但又似乎什么都有了。

因为心里,已经有了归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