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領先到引領,浪潮憑藉的是技術自信

從領先到引領,浪潮憑藉的是技術自信

浪潮集團副總裁彭震

“2015年的浪潮IPF大會上,浪潮提出了到2020年實現服務器市場中國第一,全球前三的目標。如今,我們提前三年實現了這個目標。”

浪潮集團副總裁彭震在IPF2018上主題講演的開場白直截了當,“今天浪潮宣佈了我們未來5年新的戰略目標——就是把浪潮服務器產品,到2022年底用5年時間實現全球第一的目標。”

今天的浪潮,讓人刮目相看。為什麼?為什麼浪潮能有這樣的自信,繼華為在網絡、聯想在PC之後,又一家在IT硬件領域領先世界的廠商?

在整個IPF的會議和採訪期間,給筆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浪潮的技術自信。

技術自信從哪裡來

“浪潮過去的成功是互聯網的成功。”彭震坦言,“中國有互聯網上全球最大規模的應用,這成就了BAT這樣頂尖的互聯網廠商,也成就了我們,因為BAT不僅是我們的客戶,而且我們一起合作突破了很多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產品方案的瓶頸。並且,隨著互聯網向行業進行延伸,從消費互聯網邁入工業互聯網,浪潮可以更好地釋放之前浪潮在互聯網、AI方面積累的能力,助力中國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

事實上,阿里雲的全球最大規模深度學習的能力輸出,就是與浪潮一起共同調優完成的,浪潮在其中絕不僅僅扮演一個硬件“盒子”的角色。

“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有非常強的軟件能力,浪潮也具備很好的軟件能力。”彭震舉例,中國每天大概有超過1500多萬張單據,意味著每天要處理1500多萬張圖片,這樣的圖像識別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國外沒有,因此浪潮通過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積累了領先全球的豐富經驗。

浪潮為什麼在過去幾年裡面取得了如此快速的增長?實際上,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浪潮把握住了整個產業快速增長的脈絡——互聯網和AI。

從互聯網到傳統行業

實際上,浪潮在互聯網領域取得突破的不僅是服務器,還有存儲。據浪潮存儲產品部總經理孫鋼介紹,浪潮藉助於互聯網客戶的採購需求,在軟件定義存儲上增長了212%,在中高端存儲、全智能產品線上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50%。

從領先到引領,浪潮憑藉的是技術自信

浪潮存儲產品部總經理孫鋼

令孫鋼意外的是,浪潮存儲在一些大行業的大客戶裡,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比如軟件定義存儲的浪潮AS13000中標中國移動首次進行的分佈式存儲招採,而且是以性能取勝,在非常嚴苛的測試過程中,PK掉7家友商。

令人滿意的是,浪潮存儲在一些大行業的大客戶裡,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比如軟件定義存儲方面,浪潮AS13000中標中國移動首次進行的分佈式存儲集採,而且是以性能取勝,在非常嚴苛的測試過程中,PK掉7家友商。

“這次中國移動三四億規模的分佈式存儲採購僅僅是開始,而且這個趨勢不僅僅是在通訊行業,我們在中石油HPC的應用裡面也有非常好的實踐案例,此外在中國郵儲、中國石化,浪潮的G2和G2-F都入圍了他們的集採,集採框架規模都是數千萬,這些,都得益於浪潮存儲在軟件方面的升級。”浪潮存儲產品部副總經理孫斌解釋說。

據悉,浪潮在在視頻存儲領域進行了很多優化,比如做到恆定碼流不丟幀,包括支持的路數等等。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在石油勘探行業,浪潮也是在聯合測試中勝出,去年幾乎拿了東方物探所有的頭標。而今年,浪潮會把這一場景繼續深化,甚至會建立聯合實驗室,模擬仿真它的環境。

不僅如此,浪潮的互聯網客戶裡應用了大量的全閃盤,而浪潮也因此在全閃方面進行了比較大的優化,如今浪潮存儲也會把這方面的優勢,特別是性價比方面釋放出來的能力帶給整個業界。

JMD模式的行業化

從互聯網到傳統行業的數字化、智慧化轉型,無疑是未來五年整個IT產業最大的市場機會。

不過,和互聯網行業不同,浪潮與互聯網行業客戶的JDM聯合研發模式,以往還不能完全複製到傳統行業中,因為傳統行業客戶的軟件能力沒有互聯網企業那麼強。在浪潮集團渠道管理部總經理王峰看來,這就需要浪潮與合作伙伴建立全新的合作模式,藉助它們的能力和覆蓋,藉助夥伴對行業的理解和洞察,去滿足客戶轉型的需求。

從領先到引領,浪潮憑藉的是技術自信

“浪潮在融合架構領域的創新不僅是在產品和戰略上,還包括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我們重新定義了JDM商業模式,與客戶協同開發、聯合生產、快速響應市場需求。這種敏捷化的創新模式是JDM核心精髓,也是浪潮在互聯網時代贏得市場的重要能力模型。”彭震解釋說。

這其中,浪潮不僅自身的能力提升,而且也要讓合作伙伴學一些新的知識,這將是浪潮在未來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

AI成為新起點

浪潮在此次合作伙伴大會上發佈了全新的AI品牌—TensorServer。 彭震介紹說,TensorServer意在成為AI的承載者與賦能者,整合創新AI基礎架構系統,以計算開啟可進化的智慧世界。

與此同時,浪潮啟動了新的AI生態發展計劃——T計劃,包括軟硬件平臺創新、框架優化、應用使能、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內容。作為該計劃的首個碩果,浪潮與科大訊飛聯合發佈了面向語音識別、智能翻譯的訓練方案——“AI Booster”。

據悉,首先,浪潮將會基於浪潮的AI服務器AIStation和Teye套裝軟件為合作伙伴提供一體化的開發工具,使得合作伙伴可以快速開發AI產品;其次,浪潮可以和合作夥伴一起分析客戶業務場景,選擇合適的AI算法框架,在此基礎上聯合開發;三是共享浪潮的生態圈,比如滴滴的智慧交通等,真正把應用推廣起來;四是人才培養方面,浪潮不僅加入了軟件和硬件的社區組織,而且將會設立面向AI的人才基金,面向合作伙伴聯合創新。

具體到業務線上,包括存儲這類過去浪潮主要以直銷模式為主的產品線,浪潮都把今年的業務策略變成了Partner First。“在銷售端,浪潮集中更多的專業化銷售到核心客戶上,讓原有優勢更突出;同時在中小客戶上放手給渠道夥伴,並且在渠道政策上更多支持渠道夥伴,包括能力上的賦能,以及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更快的交付。”孫鋼表示。

從領先到引領,浪潮憑藉的是技術自信

浪潮合作伙伴接受採訪

事實上,即便是地市區域級的分銷商合作伙伴,也在從簡單的硬件銷售性,跟著浪潮的方向轉變成方案型增值分銷。在石家莊神州數碼總經理閆大慶看來,浪潮今年的政策可以歸納為“一權三更”:首先,浪潮分銷商不僅擁有了更多的權限,而且基於浪潮存儲更長的產品線、可更廣闊覆蓋的市場和得到更多的資源、技術和服務支持,分銷商可以更好地去進行增值轉型。

“我們面向各個行業之後場景非常多,很複雜,光靠浪潮一家搞不定。夥伴第一的核心是讓大家知道我們面臨巨大的機遇,關鍵是大家在思想想法上跟著浪潮一起變,浪潮也願意投入資源和大家一起配合。”彭震坦言,“只有大家變了,浪潮才能實現全球領先,全球領先需要顛覆性變革性的,不僅僅是溢出性的。”

在筆者看來,浪潮未來5年取得全球服務器市場第一的信心來自於基於和互聯網領先企業最佳實踐得出的領先的雲和AI解決方案。而未來,浪潮的核心是藉助浪潮在AI的領先優勢和行業客戶AI轉型的趨勢,從過去的領先到引領、推動行業生態升級轉型,帶動傳統行業合作伙伴一同去面向AI未來開發新的場景、新的產品,繼續保持高於業界平均水平的高速增長。

很顯然,浪潮是務實的。

文/余文

《科技看門道》堅持深度報道,希望能通過資深媒體人對IT產業熱點新聞的深入思考,挖掘其背後的商業邏輯和創新模式——不僅看熱鬧,更要看門道!

《科技看門道》主筆在行業渠道媒體擁有超過15年的從業經歷,不僅對IT消費類和企業級軟件、硬件、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均有較深入的理解,同時見證了中國IT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生態圈包括分銷、零售、SI、ISV和CSV的進化歷程,見證了金融、能源、製造、醫療、教育、政府、零售、高科技等行業的信息化之路。

《科技看門道》相信,IT產業在供給側的改革——包括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將會成為推動各行各業發展進步的核心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