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寶來和新朗逸共用“沒區別”平臺,到時候買哪個?

用同一款車交給不同品牌(大眾&斯柯達)或渠道(上汽大眾&一汽-大眾)這種一車兩吃做法,普遍程度恐怕超出很多人想象。不同品牌間的標緻雪鐵龍、現代起亞和大眾斯柯達都存在類似車型;相同品牌間的除了大眾品牌朗逸寶來,還有廣本東本的繽智XR-V、廣豐一豐的雷凌卡羅拉和大眾的捷達桑塔納,也都是“換個標”就上。

5月25日,上汽大眾新一代朗逸上市(11.59-16.29萬元),5月28日,一汽-大眾新一代寶來亮相。這哥倆之前就是同平臺開發出的兄弟選手,這次又雙雙換成MQB平臺,動力配置再到尺寸依然基本相當,就連樣子都有8分相似,真心是國內“一車兩吃”的代表選手。

如此普遍的“一車兩吃”,會不會讓消費者吃吐了?

新寶來和新朗逸共用“沒區別”平臺,到時候買哪個?

新寶來和新朗逸共用“沒區別”平臺,到時候買哪個?

遠看,你分得出誰是寶來誰是朗逸麼?

新寶來和新朗逸共用“沒區別”平臺,到時候買哪個?

不同品牌間一車兩吃,會消滅品牌辨識度

現代、起亞兩個品牌同屬一個集團大家都知道,可現代、起亞兩個品牌定位上有何不同你說得出來麼?略懂行情的會知道起亞價格便宜一點。

實際上集團內部對現代的定位是時尚品質,而起亞是年輕運動,從車輛造型上是能看出一二的。但因為一車兩吃現象過於普遍,留給消費者的印象往往是看到現代,就想著起亞有一輛差不多的車。

新寶來和新朗逸共用“沒區別”平臺,到時候買哪個?

新寶來和新朗逸共用“沒區別”平臺,到時候買哪個?

現代定位是時尚品質,起亞定位是年輕運動

這種差不多就導致品牌差異化的目標完成不了,品牌辨識度大大減弱。不信你想想,說起豐田你會想到卡羅拉、凱美瑞;本田則是思域和CR-V,可說起起亞你想到什麼?“跟現代差不多!”

新寶來和新朗逸共用“沒區別”平臺,到時候買哪個?

類似情況在標緻雪鐵龍身上表現的更加突出,一車兩吃導致中國消費者對標緻雪鐵龍兩個品牌的認知度不高,用來代替表述的常常是,“法國車,全是板兒車嘛。”

新寶來和新朗逸共用“沒區別”平臺,到時候買哪個?

斯柯達為啥老是發展不起來,一直在被當做屌絲品牌?就是因為它的車都是和大眾一車兩吃而來。品牌被人定性成了廉價大眾,再想有所突破那是難上加難,價格也賣不上去,終端市場一定比同平臺大眾車便宜。

新寶來和新朗逸共用“沒區別”平臺,到時候買哪個?

同品牌間一車兩吃,帶來“沒區別”惡名

不同品牌間的一車兩吃還可以理解成充分利用資源,相同品牌間的一車兩吃除了懶惰我也想不到別的形容詞了。像廣本繽智和東本XR-V,還有一豐卡羅拉和廣豐雷凌,再來是一車兩吃大戶一汽-大眾捷達和上汽大眾桑塔納。

新寶來和新朗逸共用“沒區別”平臺,到時候買哪個?

遇網友諮詢倆車怎麼選,大鵬從來的答案都是哪款便宜、哪個經銷店就近就買哪款。你純粹是換標麼,動力、空間,技術標準等等完全一致。除了讓買車消費者略感困惑,也會造就沒區別惡名。

現代更是一度把沒區別演繹到巔峰,用同樣的伊蘭特底子,做了四款緊湊型轎車,區別只是價格略有區分。選車的困惑不僅砸掉了伊蘭特這個車型品牌,更是把現代溢價能力低的弱點無限放大,各款車型爭相降價,價格體系崩塌也是現代之前兩年困局的一大原因。

新寶來和新朗逸共用“沒區別”平臺,到時候買哪個?

伊蘭特的四世同堂是同平臺不同車的另一種演繹,這種做法直接毀掉了伊蘭特這個車型品牌

沒區別的另一種演繹,還是要回到喜歡強調自己車型平臺的大眾車身上。大眾和奧迪共用平臺,高爾夫和A3的MQB、輝昂和A6L的MLB等,這在消費者中引起兩種極端反應,第一是大眾潛在客戶認為自己買了臺奧迪水準的車,而奧迪潛在客戶卻糾結自己是不是買了輛換標大眾。

雖然我們都清楚,即便是同平臺同動力的奧迪和大眾,前者的豪華用車體驗必然是後者比不了的。但是這種認知又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應,你大眾4S店的銷售員可都是這麼宣傳的。奧迪品牌力一直上不去,被很多人認為低寶馬奔馳一檔,這個“沒區別”必然是一大原因。

新寶來和新朗逸共用“沒區別”平臺,到時候買哪個?

新寶來和新朗逸共用“沒區別”平臺,到時候買哪個?

消費者會認為買奧迪是買了一輛換標大眾

市場需求尤其是緊湊級車市場需求大 催生了一車兩吃現象

市場角度來看,一車兩吃大大提升了廠家鋪貨速度。你想想,以往研發一臺車少則三五年,現在同平臺打造,速度大大提升,新車不斷,意味著關注度不斷。

尤其是現在國內的緊湊級市場,火爆程度不言而喻,廠家快速推出新車型,也便於形成四手打雙拳局面。這其中大眾的朗逸、寶來,豐田的卡羅拉和雷凌都是市場成功的典範。

新寶來和新朗逸共用“沒區別”平臺,到時候買哪個?

從生產製造角度來看,一車兩吃也有意義。例如不用重複研發,零部件通用,都節省了成本,將來的售價也有下探空間。

最終管你是上汽大眾還是一汽-大眾,亦或者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反正大眾、豐田是從中國市場賺的盆滿缽滿。

一車兩吃會導致車企研發上的怠惰,中國品牌小心這一陷阱

商業角度來看,一車兩吃的做法也沒有太多可指摘的地方,只要廠家保持技術水準一致,消費者買到可靠地車型,也沒什麼可說的。

但大鵬總會覺得無聊,大鵬的工作怕也是再也找不到趣味了,再也不用發掘不同車型、不同定位產品之間的差異,試過朗逸,我就知道寶來什麼樣,那我的工作價值體現在哪兒?

最重要的是,一車兩吃會導致車企研發上的怠惰,當市場上的車型,管你是斯柯達還是大眾、朗逸還是寶來,裡子都是同一套東西,滿大街跑的實際上也就那麼幾套東西,這汽車市場除了無聊,也會失去活力。

新寶來和新朗逸共用“沒區別”平臺,到時候買哪個?

如果滿大街都是這樣的車,那行業活力就木有了

而行業的發展規律和消費的自然規律都是崇尚個性化的,高度同質化會降低行業活力,終將因“一車兩吃”鬧上肚子,吃上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