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的火 难解永康书记心中的愁

抖音的火 难解永康书记心中的愁

今年,抖音“抖火”了两座城市,一个是重庆,一个是西安。西安好吃的好玩的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很多人的朋友圈也被这些视频刷屏了。

虽然看上去很风光,但是西安心中的愁又有几人知晓:为什么我们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优势突出,但文化产业却不大不强?

抖音的火 难解永康书记心中的愁

【第一卷】

前段时间,也许是中了抖音的毒,湖北武汉的一位故友来西安逛了一圈,爬了大雁塔,登了城墙,上了钟鼓楼,还去回民街和永兴坊尝了各种美食,总之抖音上出现的地方,他几乎都走了一遍。

临走前,我“设宴”招待了一下,也顺便问问他此次西安之旅的感受。他直言不讳的说,作为十三朝的古都,西安的历史遗迹很多,留下的故事也不少,文化底蕴非常厚重,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西安,或者说长安,就是一部永恒的历史书。李白曾说:长相思,在长安。长安这个名字承载了太多太多的记忆,“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孟郊对长安的记忆。“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这是贾岛对长安的回忆。泾渭分明,明镜高悬,一字千金,多少耳熟能详的故事,都曾在这里发生。

从这些话语中,能清楚地感受到他对西安这座城市的喜爱,严格的来说是对西安文化的喜爱。原本以为他会给西安打个满分,没想到也会出现但是。这位朋友告诉我,

原本想带几件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回去,但遗憾的是转了几圈发现所有东西都大同小异,没有找到一件能讲好西安故事的商品,这种情况令他很是不解:“这么有文化,有故事的城市,竟然没有一件能打动人的商品。”

或许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潮,穿过钟楼走到回坊,从大雁塔再到秦俑坑,商店里贩售最火爆的,仍是各色的小吃。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要么像义乌小商品一样缺少质感,要么如复制文物般高不可攀,这样的购物体验尤其对青年人来讲提不起半点购买兴趣。

有人说,西安纪念品市场的情形……有点不可描述,充斥市场的都是一些土到家,丑到哭的“杀马特”们。因此,西安给人留下了“土”的印象,完全不懂创意。

抖音的火 难解永康书记心中的愁

【第二卷】

陕西是文化大省,而陕西相当体量的文化资源全部聚集在西安。悠久的历史文明为西安积累出其他城市无法企及的文化资源,西安已然成为一座储量惊人的文化金矿。然而,丰富的文化资源也在不经意间筑立起一座高大的“城墙”,禁锢住了本地文化创新的思路,固步自封,没有实现真正的突破。

前些日子,我受邀参加了第四届城市复兴论坛,一位嘉宾在演讲中提到了这样的一组数据:

2016年,杭州规上文创企业300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文创企业487家,年均从业人员59.38万人,上市文创企业达24家,新三板挂牌6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4902.02亿,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2541.68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23.0%,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包括北京(14.3%)、上海(12.4%)和深圳(10%)等。

2016年,成都市文化创意法人单位约1.5万个,从业人员约46.4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614.2亿元,创造增加值633.6亿元,占GDP的5.2%,创意经济已成为成都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6年陕西全省文化企业约2.2万家,创造增加值为802.52亿元,占GDP比重4.14%。

抖音的火 难解永康书记心中的愁

陕西全省802.52亿元、2.2万家企业,成都一个市633.6亿元、1.5万家企业,两者的差距很明显的,更别说与杭州相比了。这还是用一个省与一个市比较,如果减去省内其他地市,仅用西安去比较,结果可想而知。

西安与成都、杭州相比,差距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体量上。杭州有18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每个园区都配套完善,入住率高,产业集聚,办公氛围浓厚。成都也有10个左右的文创产业基地,还规划了五大文创集聚区,而且在2017年的“了不起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大数据中,成都文创关注度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第三,成为“中国文创第三城”。

西安仅有大华1935、半坡国际艺术区(原纺织城艺术区)、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曲江创意谷、中国沣河·沣滨水镇五个文创基地。大华1935、老钢厂规模很小,入住的企业也少,而且文化创意类企业并不多,曲江创意谷、中国沣河·沣滨水镇刚刚建成,还处于招商阶段,半坡国际艺术区尽管资历较老,但是徒有虚名。

文化创意产业关键在于“文化创意”,而不是“产业”。有了好的“头脑风暴”,就可以为任何产业提供智力支持;相反,如果产业的“文创含量”比较低,即使生产的是文化产品,其实也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加工业。

成都、杭州的文化再深厚,也没有西安丰富,没有故事也能创造出故事,利用“人脑加电脑”,打造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海”。

【第三卷】

当下,一边是没有资源的城市想方设法造景、挖故事,一边是大把的历史文化遗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西安有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没有发挥出价值,常常被说“躺在老祖宗的遗产上吃老本

”。

记得永康书记刚刚到西安不久,在西安广播电视台组织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要把西安打造成中华文化的传承基地,全国文化的创意中心城市,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丝绸之路国际交流文化平台。

去年8月,永康书记曾提出了十个“为什么”,被称为“永康十问”,其中有一问就是关于文化产业的:为什么我们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优势突出,但文化产业却不大不强?

这个疑问不仅永康书记有,千万西安人的心中也同样疑惑不解,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永康书记很清楚,且每个西安市民其实也都知道,但是各级官员一直以来都是知道装作不知道。

文化创意里面的“创”字即代表了创意,也代表了风险。文化创意是一个见效周期长,需要广泛培育的行业,不仅需要规模大的企业,也需要扶持小微文创企业加入进来。因此,政府的政策显得非常重要。

抖音的火 难解永康书记心中的愁

我们先来看看西安对标的成都和杭州有什么样的计划。

2017年11月,成都制定了《西部文创中心建设行动计划》,建设20个文创小镇、1000万平方米文创园区、350条文创街区、2000个文创空间,通过5年努力,到2022年底,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2.0%,成为全国文创产业发展标杆城市、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国际创意城市。

杭州则更厉害,直接制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围绕“文化+科技”“文创+金融”“文创+旅游”“文创+制造”等领域,认定文创融合示范项目50个,新增上市企业(含新三板挂牌)15家,文创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左右,到2020年,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6%左右,把杭州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文化创意中心。

2017年9月,西安出台了《关于补短板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里边提到5年内全市至少建成挂牌10个国家级或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市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运营主体300万元、100万元奖励,确保202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

总的来看,在三十四条政策中,有关文创的内容显得比较零散,最大的亮点是加快建立文创银行,说明正在学习“杭州模式”。

抖音的火 难解永康书记心中的愁

与成都、杭州两市比较,西安明显差的很远,思路还没有跳出城墙,依然有些保守。当然,对于西安来说,依然创造了历史,因为专门针对文化产业发展制定方案还属于第一次。

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承载着这座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积淀,体现着城市独有的气质,是城市的灵魂所在。如何让西安沉睡的文化活起来,转化成实打实的真金白银,这是永康书记心中一直思考的,也正在寻求良方补齐短板。

有证据证明,“文化+人脑+电脑”理念是一颗有疗效的良药,只要按方服用,相信西安的文化产业会好起来的。

5.29今日话题:你认为“西安故事”应该怎么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