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焚书坑儒?

孙先生-专属

我先介绍一下焚书的经过:



事件复杂的社会背景: 秦始皇实行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在当时是一种有利于全国统一的崭新的政治制度。可一些习惯于旧制度、具有旧思想的人看不惯,他们总是觉得周朝的分封制好,想恢复旧制;六国旧贵族残余势力,也蠢蠢欲动,想要夺回他们失去的政治地位;还有一些儒生也动辄引经据典,非难新制度,说它这也不好,那也不对,总之不如分封制好。总之新旧两种制度在思想上、政治上斗争十分尖锐。



事件经过:

公元前213年,始皇在咸阳宫开庆功宴,庆贺头一年打败匈奴等少数民族的大喜事,文武百官及七十位在学术思想上有声誉、有地位的博士都参加了。宴会进行中,博士领袖周青臣举杯颂扬始皇功德,认为他的威德三皇五帝都望尘莫及,特别赞扬了他废除分封制,采用郡县制度,消除了战争隐患的英明伟大。



秦始皇听着,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没一个不舒坦。他对周青臣的发言赞不绝口,正在他一脸陶醉时,另一些满脑子旧思想的博士们不干了,淳于越急吼吼对皇帝说:殷周两朝能传位一千多年,就是因为天子封子弟及功臣作诸侯,像众星拱月那样拱卫朝廷,这个制度好得很,现在陛下一统天下,皇室子弟却毫无领地实权,万一出现当年齐国田常那样的乱臣贼子,谁来挽救危局?他提请始皇重新考虑分封子弟的事情。

博士间形成两派,针锋相对。这时丞相李斯发言了:世易时移,不能食古不化。天下大定,法令统一,百姓应努力种田做工,读书人应努力学习现行的法令制度。可现在有些读书人,抱残守缺,老根据古书上的记载来攻击当前的政治制度,长此以往对陛下的统治不利,必须严厉禁止。他建议:史官所收藏的图书,凡属不是秦国的历史,全都烧了;不是政府任命的博士官收藏的《诗经》《尚书》,而是私家收藏的这一类书籍,一律焚烧掉,杜绝混乱思想的根源。

始皇听从丞相建议,下令焚书,具体方法如下:凡不是规定保留的书籍,在命令下达三十天内,必须缴到地方官处烧毁。以后还有偷谈古书内容的,处死刑;借古攻今的,处死;官吏知情不报的,同罪。命令下达三十日不烧毁书籍的,在脸上刺字后罚去长城服四年劳役。

各郡官吏严格督办,全国到处是焚书的熊熊烈火!

事件评价:

这是中国文化的一次浩劫,秦国以外的历史书和记载着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书籍,凡收缴上来的,差不多全都付之一炬。秦朝以前的许多史实和学术思想情况从此失传,这是秦始皇、李斯摧残中国文化的暴行!

我再介绍坑儒的经过。

坑儒背景:

始皇焚书,使得天下读书人十分反感,对立面中不仅有有旧思想的人,还有在朝堂享受高官厚禄的博士,他们暗中议论:说始皇压制舆论、摧残文化。

坑儒经过:

公元前212年,两人替皇帝求不死药的方士侯生、卢生私下商量:始皇残暴独裁,我们不替他求仙药了。两人偷偷带着始皇给的钱财,脚底抹油一溜了!

秦始皇听说儒生非议他,尤其是侯生、卢生性质更为恶劣,狗胆包天,连皇帝的钱居然也敢捞,真是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决定严惩。

他下令御史大夫查办私下里诽谤他的方士儒生。方士儒生们被抓去受审的,受不了酷刑,乱招一气,全国一下子牵连出四百六十多人。始皇一怒,没详细甄别,就匆匆下令在咸阳城外挖个大坑,通通活埋。其实这里面大都是冤杀的。

苍茫大地的总评:

焚书坑儒,目的是想统一思想,压制那些反对中央集权制的思想言论,但始皇做法太过残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不应该学大禹之父鲧治水的方法,一味靠堵,而应该学学大禹,去疏导!焚书,既毁灭了秦以前长期积累的中华文化瑰宝;坑儒,又杀害了许多文化精英。从此,秦宫真正有学问的人才锐减,那些阿谀奉承、欺上瞒下的赵高类阴险小人逐渐占据朝堂,秦王朝日薄西山。

秦始皇完成统一伟业,是千古一帝;也是著名暴君。


苍茫大地顾炜斌



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华夏文明遭受空前浩劫。秦始皇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被后世唾骂。但wenge之时,却称焚书坑儒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对奴隶主顽固势力的清算,是社会进步。当然,wg是一个说谎的时代。

周王朝的奴隶占总人口的比重不到千分之一。并不是奴隶制社会。而秦朝的奴隶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5-25%,是不折不扣的奴隶制社会。奴隶的来源除了战俘外。还有收孥。即一人犯罪,妻子、儿女没籍,充为奴隶。秦国统一天下后,更是采用暴力手段,将工匠、商贾直接没籍,充为奴隶。考古出土的秦国竹简中,更是以法律形式捍卫奴隶主的利益。秦朝是不折不扣的奴隶社会。

焚书坑儒既然与奴隶制无关,那秦始皇为何要焚书坑儒呢?

本文就详细解析。

一是儒生们以古非今。

古者,先秦与周王朝;今者,秦帝国也。正如前文《罪恶滔天秦始皇》一文所言:

周王朝人与人相对平等,人民没有丝毫奴性;执政者对人民有敬畏之心;执政者忠于人民;言论自由,人民有批判和议论政治的权利;职业平等,无贵贱。

而秦帝国则截然不同。大臣是“从主之法,顺上之为。专心于事主者,为忠臣。”人民是——“战时用其死,安平尽其力”,“赴汤蹈火,死节之民,寡闻从令。”臣民生存唯一的价值,就是踏踏实实作奴才。人民命如蝼蚁,无论是踩死十万,还是百万。在法家看来,都不值一提。

秦始皇依据法家思想建立的新世界,要以捍卫君权,奴役人民的新思想。取代自由、人权的旧思想。

二是法家的愚民思想。

商鞅谓之:“民愚则易治”,“民愚,则君以智而王”,“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

韩非谓之:“智者不以言教,而慧者不以藏书”,“民不越乡而交,贵贱不向逾,愚智提衡而立。治之至也”,“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

孔子大力兴学的目的是启民智,立民德。儒家无疑成为法家愚民政策的最大敌人。

商鞅谓之:“诗、书、礼、乐、廉、耻、孝、悌、仁、智。国有十善,上无使战。”韩非谓之:“儒以文乱法。”韩非视儒家为五蠹之首,必须铲除。下面对诗书礼乐作一一解析:

1、礼法

儒家与法家最根本的区别是,儒家代表了人民的利益,而法家则代表了君主的利益。 儒家的政治主张是限制君权,以礼法把权利关进牢笼。扼杀君主和卿大夫的自由。给君主两分自由,卿大夫四分,士八分。人民则拥有十分的广泛的自由——礼不下庶人。 而法家则是捍卫君权,把君主从牢笼中放出来,让君主作恶、害人——行恶政、弱民、辱民、贫民、愚民。把人民关进牢笼。

《左传·庄公二十七年》有曰:“公会杞伯姬于姚,非事也。诸侯非民事不举。”国君思念远嫁他国的女儿,与其见上一面,都要被孔子斥责——作为君主,你唯一的使命,就是为人民尽忠。

与儒家扼杀君主的自由恰恰相反。法家扼杀人民的自由。 法家不但扼杀人民选择职业的自由,学习知识的自由,甚至是出行的自由。

商鞅谓之:“废逆旅,私交。”韩非谓之“民不越乡而交。”民越乡而交,就会耽搁耕战。

2、尚书

法家主张立法为君,君主必须牢牢钳制刑罚。

商鞅谓之:“怯民使以刑,必勇;勇民使以赏,必死;怯民勇,勇民死,必王。”最终是 “赏使之忘死,威使之苦生。出死而为上用。”使“苦生忘死”的人民皆死于法令。

韩非谓之:“主握度量,所以操生杀之柄。”总之,是以刑罚作为捍卫君权,奴役人民的手段。

儒家与法家恰恰相反,提倡立法为民,司法独立,疑罪从无,不罪无辜。

在孔子修订的《尚书》中,就有反对君主干涉司法的主张。孔子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思想,批判君主“折狱无论,以意为限。”这是《尚书》中司法独立思想的延续。 荀子在《致士》篇中指出,在司法实践中,一定要量刑恰当。若作不到量刑恰当,应“与其害善,不若利淫。”这一利与被告,疑罪从无的无罪推定论并非是荀子首创,而是源自孔子。

孔子向弟子仲弓教授法治思想时,曾引用《尚书》之言:“大辟,疑,赦。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其依据是“死者不可生,断者不可续”,所以在审案时要“求其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

孔子疑罪从无,利于被告的无罪推定论,与法家“刑用于将过”的宁枉勿纵主张水火不容。

客观上也体现了儒家对最基本人权——生命权的尊重。比古罗马领先了五百年。

遗憾的是,在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司法实践中,一直是采用法家宁枉勿纵的有罪推定论。儒家疑罪从无的思想一直到1996年,才被写入《刑法》。

与法家的夷族连坐的主张完全不同,孔子主张“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儒家不罪无辜的法治思想同样是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

众所周知,民主法治的美国有陪审团制度。而孔子修订的《尚书》中,就有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陪审团制度。

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并非西方舶来品,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诗经

孔子对《诗经》的评价是“诗三百,一言蔽之,思无邪。”其可以善民心,养民性,讴歌爱情。这无疑是在告诉世人,人民生存的唯一价值并不是为被君主奴役。世间还有更美好的爱情。

“国有十善”,便会降低“生产”耕战之民的效率。 《诗经》中还有大量的诗篇,批判执政者役使人民,使民不得务农,不得赡养父母。在法家看来,这无疑是恶毒攻击伟大领袖。

并且,《诗经》的成书在法家看来,就无比奸恶。其成书得益于周王朝的采诗制度。目的是“观民风,知得失,自考正。”侧面反映了周王朝言论自由,支持人民批判和议论政治。这对法家来说,是触摸到了“龙之逆鳞”。

批评君主者——诽谤罪!

综上所述,诗书在法家看来,完全违背了伟大领袖的意志,是反革命。只有禁毁诗书及百家言,才能统一思想。 设想在秦朝,一对恋人约会。男子赋诗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来表达真挚之爱。女子便立即揭发心上人违反禁令,男子最终被处死,陈尸于市。女子之举可使自己免受株连。法家谓之“告奸”,法家对人性、爱情、自由、人权之扼杀,可见一斑。

4、音乐



儒家还十分重视音乐,认为音乐可以明礼仪,善民心,养民性,讴歌爱情,移风易俗。法家为何反对乐呢?

且看李连杰主演的电影《狼犬丹尼》: 在剧中,丹尼原本是黑老大巴特手下的一条狼犬,一个杀人工具,没有思想,没有情感,唯有凶残。后来无意间遇到了盲人钢琴调音师山姆及其女儿维多利亚后,开始接触音乐。终于使他从行尸走肉,回复了人性。明白了世间有爱,有更美好的生活。 丹尼的生命最终被音乐拯救,这便是“儒以文乱法”,而导致“愚民”措施失灵的一个反面教材。 唯有阉割掉一切诗书礼乐,道德廉耻,才能有效地预防“国有十善,上无使战”和“儒以文乱法。”杜绝《狼犬丹尼》中的一幕上演。


最终使人民成为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永世为奴,任由君主驱使,致死为君主尽忠。

只有看过狼犬丹尼,才能彻底领悟法家思想的真谛

除了诗书礼乐之外,再说一下十善之末——智。 孔子曰:君子不器。即君子不但要有专业技能,更要有思想、有灵魂、有道德。儒家启民智,立民德。与儒家智民截然不同,法家是愚民。谁若不器,诛之。 刑罚和阴谋诡计仅仅是捍卫君权,奴役人民的低级手段。驾驭臣民的最高境界是愚民。

法家不希望人民有思想,民愚则易治。 人类一思考,法家就烦恼!法家字典里的良民——寡闻从令!这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根本原因。

附录一:某些秦朝和法家粉丝称焚书坑儒只是焚毁了民间藏书。项羽焚毁了秦国宫室的藏书,包括;六国史书、诗书及百家言。此言大谬。《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金帛财物,萧何独先入收秦律、令、图、书藏之。项王与诸侯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

《史记》中六国年表年代错乱严重,但《秦本纪》不但内容详尽,还没有一处错乱。是因《秦本纪》是司马迁抄录自秦史,而秦史就是萧何所收,汉室所藏。汉文帝时,遣晁错拜访年过九旬的秦朝博士伏生。伏生背诵出二十八篇《尚书》。更说明秦宫和汉室并未有诗书及百家言。

当然,法家经典《商君书》和《韩非子》虽然民间没有,但却被秦宫收藏,最后被萧何所收,入汉室。故使华夏文明遭受空前浩劫的,是秦始皇和法家,与西楚霸王没有丝毫干系。


杨朱学派

焚书坑儒发生在秦国,个人认为有后人栽赃的嫌疑!原因如下:

1.儒家思想在秦国就没有盛行过,其他弱国才将孔老二思想推崇无比,因为打不过,说白了就是阿Q。

2.但是不能说秦国没有理法,秦国是继承了很大一部分大周理法,不然春秋战国时代能说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在秦国盛行的是法家思想和墨家显学,两者一拍即合!为啥?因为法家强调立法治国,墨家注重道义结合!什么是道义?太公的六韬中说得很非常犀利,同忧同乐,同好同恶,这就是道义!这就是秦国伟大的原因。美国现在有立法,但是缺少墨家的道义,因为有逐利的某个团体在影响。

3.孔子出生在鲁国,旁边是强大的齐国!不要过分鼓吹曹刿论战多牛叉,鲁国如何打败齐国!齐国强大,鲁国就是弱小!孔子在鲁国混不下去了,才去别的国家大肆宣传大周的部分理法,老聃的部分哲学。和现在的培训学校没有太大区别!孔子那么牛叉,为啥不去给齐国宣讲不要给鲁国国君戴绿帽子的做法?

4.再看春秋战国时期,有几个治理国家的高手出自儒家?没有!秦国要坑杀一帮这样的人?笑话!如果有让后人记住的几个儒家治国能手,无非是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满清的曾国藩。请问宋朝过得光荣吗?号称当时地表最富有的国家,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保不住,还自称强大?王阳明也只不过是躲在贵州混日子罢了!曾国藩在满族统治下更是如履薄冰。

5.秦国没必要坑儒,因为不值得。礼法可以向大周学习继承,法令可以学习法家,执行可以参考墨家!


Skyworld2

焚书坑儒的事件不是偶然性的,是统治阶级扼制民众思想的手段。触碰了封建君王思想的后果,是历史的必然性,现今社会也会发生这种碰撞的,只是手段不同。评论很短,没有列举历史记载,只是说出本人的粗浅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