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今天来聊聊《团圆》这部电影。

《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这部电影2010年就拍摄完成,并且获得了当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的最佳编剧奖(银熊奖),最后是在2013年才上映与许多观众见面的。

虽然电影只有97分钟,比之现在大多数电影动辄120分钟以上,电影时长还是比较短。但是虽然电影时长段,但是却十分完整,并且饱满的折射了一个关于海峡两岸失散近四十年的亲人,最后面对两段感情,甚至两段感情背后的故事。通过一个家庭的现实,而反映了一个时代变迁,对每一个人造成的影响。

先说说这部电影的线索。

这部片子的明线,是台湾国民党老兵刘燕生回到大陆寻亲,找到在逃离大陆时的爱人乔玉娥,但是两个人都已经另组家庭。刘燕生在台湾的爱人已经过世,而乔玉娥和照顾她的陆善民依然有着家庭和子女,三代同堂。整体明线虽然看起来“平静”,但是实质上却是内心翻涌,甚至是痛苦的。因为女主乔玉娥面对的是,一个在一起一年,有着一个儿子的初恋;一个是照顾自己近四十年的老伴儿,这种感情的冲突是剧烈的。

《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其实在电影里也是有几个细节展现了这种情感内敛,但是冲突的部分。一个是刘燕生刚到的时候,乔玉娥是最后一个走出厨房,去迎接刘燕生的。那个独自坐在厨房里的留白,是一个无法面对四十年没见面的爱人的人的内心波动。

《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第二个细节是刘燕生和乔玉娥去看新房子,那里还有一丝丝的埋怨,再到互相解释的释然。没用痛哭,只是默默的流泪。而且乔玉娥同意了跟刘燕生一起回台湾的想法,想必是愿意的。

《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第三个细节就是乔玉娥送刘燕生上船回台湾。那时候的痛哭,才是情感的最大的释放。可以理解一个快70岁的人拥抱另一个人痛哭,是因为此次一别再也不见的明白。这种明白,是知道生死两茫茫的明白。

《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这里说一说饰演乔玉娥的卢燕表演的高级。卢燕是三届金马奖影后,在这部片子里,从情感的内敛到情感的释放,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哭,或者痛哭流涕,而是通过脸部表情,细微肢体动作,来表达这种痛苦的情感。电影里还有很多细节都展现了,包括照结婚照,精心准备服饰等等,都能够淋漓尽致的展现。可以说,表演教科书也不为过。

《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说完了明线,就来说说暗线。暗线在电影里没有明说,但是能够猜到。比如陆善民和乔玉娥在一起,包括经历的劫难,都是能够想象得到的。电影里通过陆善民自述自己是一个副连长,说乔玉娥是国民党遗属,就可以窥见一二。另外,乔玉娥为什么说和陆善民在一起是恩情,因为这四十年的相守,就是感恩,感谢陆善民陪着自己度过的那些无法承受的经历和时光。而乔玉娥说和刘燕生是感情,则是点明了自己的内心还是有放不下的刘燕生。

《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第二条暗线,则是在说乔玉娥的孙女。乔玉娥的孙女在电影里也占了比较多的镜头,尤其是通过孙女与男朋友的感情,包括男朋友要去美国的事情,来折射了即便在不同的时代,也依然会和乔玉娥一样面临分离,面临感情的考验。尤其是最后结尾的孙女和乔玉娥的冲突,更是把这个对比和类比展现得淋漓尽致。暗线相当精彩。

在整部电影里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点是,整部电影所有重要的事,所有戏剧冲突,都是在饭桌上。

《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刘燕生回上海的第一次见面,饭桌上的尴尬;

《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刘燕生与乔玉娥向陆善民摊牌,说要一起回台湾;

《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陆善民和乔玉娥照完结婚照以后,陆善民在饭桌上的生气和不值,直到中风;

《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以及刘燕生决定不带乔玉娥回台湾,三个人再饭桌上同唱一首歌;

《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还有回台湾前,吃饭突然下雨;以及结局的时候,只有陆善民和乔玉娥,还有孙女一起吃饭。这些每一顿饭,都带着整部戏的节奏和起承转合,甚至有着呼应和讽刺。大家看完电影就能知道了。

而选用饭桌来作为线索,恰恰是反应了中国人在饭桌上谈家事,饭桌上的人与人感情的交流的传统,反映了中国人对“饭”的重视,其实就是对“团圆”的重视。

类似这种电影线索的选择在李安的《喜宴》,还有《天下无贼》的最后一幕刘若英吃烤鸭都有展现。,这部片子和《归来》有异曲同工之妙,论线索选取精致,与《归来》选择信件、接站,还有《路边野餐》选择时间钟表,都不遑多让。

接下来,我想说说这部电影的主题。

《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先说说看到的爱情吧。前面说到了恩情和感情,就不再重复了。我曾经说过,现代的爱情比较快餐,就是我们可以做的选择比较多了,可以挑选的人也比较多了,所以,爱情变得廉价。从电影作品里来看,我们看到的许多片子里的爱情,动辄声嘶力竭,要死要活,而不明白以前,一生可以只为一个人的感情到底是为了什么。这种感情,拿最近大热的《芳华》来比较是最好不过了。

《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芳华》里,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最后是何小萍和刘峰的相守。是因为不明白何小萍对刘峰的爱。这种爱是比较浓烈的。包括刘峰离开文工团,何小萍的送别;再到高原表演的装病;还有做护士的时候,死人堆、伤病堆里找刘峰,这些都是浓烈的。如果看懂这些细节,就知道为什么最后会是何小萍陪着刘峰了。

《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在《归来》里,冯婉瑜可以不记得所有的事,但是会记得两个人相爱的细节,记得去车站接陆焉识回来。而陆焉识,陪着冯婉瑜读信,陪着冯婉瑜去接站,这些细节,都是那个年代特有的爱。

关于《芳华》和《归来》,会另起文章来细说,这里不做赘述。

第二个主题,我觉得是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被缩影到了一个小小的家庭。我们看一下电影里提到的几个点。一个是刘燕生退离去台湾,二陆善民则是战争胜利,对应的应当是上海战役前夕到战胜后的一段时间。其中,刘燕生又提到了大船都乘船了,小船的反而没事。相信知道这段历史的,肯定也知道这是在说太平轮。

还有前面有提到的,作为国民党遗属的乔玉娥受到的磨难,这是哪个时代,也一定清楚。还有,为什么刘燕生可以返回大陆探亲,对应的“九二共识”,开放三通,这些时代背景都是通过这个家庭来集中展现了。

所以,时代的变迁,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到改革开放,再到两岸关系缓和,都是通过三个老人,两段感情来集中描述了。这个主题,如果采用过分渲染,反而适得其反。但是如果,只是从小故事来展现,反而细细品味,更有意思。

《团圆》,一部折射时代与爱情的电影

特别喜欢《团圆》的结局。电影的结局,只余留两个老人和一个孙女。而子女都没有陪在身边。这种对比,是电影结局和电影名字的对比。让人觉得意味深长。而且,还有片尾曲,则是《天涯歌女》的后半段。而前半段,则是乔玉娥在饭桌上唱了。呼应,特别好。

所以,推荐给大家看这部电影,《团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