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有什麼用?

zxdra1-sin

從三百年前開始,哲學就與物理學一點關係沒有了。有人說,哲學裡面有個"形而上學","上",物理學是"形而下學","下",所以哲學肯定要比科學厲害,畢竟"上"比"下"嘛。就好比天比地高貴一樣。實際上,這樣只是一個古希臘語的翻譯上的問題。我們可以把哲學這個名詞換成"阿貓",把科學這個名詞換成"阿狗",也是可以的,一個事物的價值在於內涵,而不在於名稱。中國古代皇帝還有狗剩、黑臀這樣的賤名,名字叫得不那麼動聽悅耳,就不代表身份高貴了嗎?如果我們把哲學和科學的名字改為"阿貓"和"阿狗",你說,是"阿貓"厲害呢,還是"阿狗"厲害呢?

之所以說哲學已經和物理學沒有幫助了,是因為幾百年來,沒有任何事例證明哲學幫助了科學發展。所有的近代科學發明,科學理論的進步,都與哲學沒有任何關係。有人會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比如說,【一個科學家如果沒有哲學思維,就不能推動科學發展。】這其實是一句無用的廢話。請你找出一個具體的科學家來,請他現身說法,讓他告訴我們,他是怎麼由於缺乏哲學就在科學研究上滯後的。一個都找不到吧?

實際上,科學家們並不看重哲學,偶然吹噓幾下哲學 不過是體現一下我有情懷,好比高鐵工程師也會吟唱幾首抒情詩,這是一種情懷,但絕對不會把哲學用到高鐵設計裡面去。任何一個科學研究,都要排斥哲學,文學,藝術這些東西摻和進去。魯迅在仙台學醫,為了藝術之美,把血管畫的偏了一點,就被藤野先生批評了。同樣,我們在做科研的時候,不會因為哲學之美,就把實驗數據修改的更加飄逸靈動。

有人還會說,哲學是所有學科之母,所以哲學最牛。其實,那是古代由於科學知識和經驗匱乏,無法給知識分類,所以把所有的知識通通一股腦兒的都定義為哲學。在古希臘時代,哲學就是知識的代名詞。如今科學早就與哲學分道揚鑣,一個注重實踐,一個注重想象,根本不是一個路子,我們無需把哲學與科學強行捆綁在一起。


懷疑探索者

哲學的本質就是認識論和方法論。首先哲學是與人性的發展相伴隨而產生的;人性與獸性的明顯區別是:一個是有思維的產生和發展的動物、一個是隻停留在適應環境而生存的動物;所以哲學是人類思維不斷髮展的產物,是人類在發端之初為生存需要使用工具、語言、文字,在思維能力不斷增強的基礎上產生的;有了思維感知生存環境,利用工具,組成群體,這樣才對人類生存有利,這就是最初的感知認識與方法,所以哲學的發源就是人性。

其次是認識論方法論的關係問題。有了思維感知的認識,才會有相應的方法,這是人類發展歷史所證明了的;為了生存使用工具、組成群體是解決方法,那麼隨著思維認識的深化,將認識的環境擴大為宏觀和微觀領域,它的利用工具就是物理學、天文學及其他自然學科,但人類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透過這些工具式的學科找到生存的最佳方式和群體和諧生存的意義;也就是迴歸到人性的關懷的初心上來。

由此簡單的看,哲學與自然學科的關係不就一目瞭然了嗎;哲學的有用無用這也要從人類發展歷史、哲學發展史的事實來看,西方哲學與物理學產生於古希臘的哲學院,瞭解一下古希臘的哲學史就會清楚看到,物理學等自然學科發展到現在成績斐然,而哲學卻是思無所歸,離人性越來越遠,以致於成為了晦澀的代名詞,從而產生了哲學有用無用的討論;但在人類思維發展歷史中,還有一種猶如陽光一樣於人類有益的哲學思想存在;這就是中華文化哲學,它於人類發源時的人性一同發展,始終不離不變的走到了現在;如此說的依據就是,它從中華民族的生活實踐中得來哲思與哲學理論,不斷應用於實踐中去,理論於實踐從來沒有分離過;這個哲學理論的高度有多高,是人類所能想象和探索的最大空間和最微觀領域;這個理論的應用有多遠,它將伴隨人類走完全部生存的歷程;這個理論有多樸實,人們日用而不知;這個理論就是中華文化哲學的“道與德”的理論,人類自始至終會離不開它的召喚和統領,人類有了“道與德”的認識和應用,人類的社會生活才會逐漸走上理智化的軌道,才能摒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方法,一步一步走向真正的文明的社會;只有堅持“道與德”的哲學體系和理論不動搖,才能避免人類因慾望過多所產生的爭鬥、殖民和壓迫。人類能夠有正確的思想指引,才能使科學更好的為人類的美好生活服務,而不是危害人類生活和進步。下一步的科技智能社會更需要“道德原則”的指引和應用,給人工智能從開始就植入以“道德”為準則的行為基點,避免人性中的慾望過多所造成的不當傷害,才能避免人工智能毀滅人類的最後結果的出現。所以,現在在全世界範圍內倡導“道與德”的哲學思想的重要性刻不容緩,因為創造人工智能的人的思想會決定人工智能的服務理念和方向,會深刻影響人類利用工具的最終結果;是服務人類,還是危害人類將取決於創造者的“道德”水平的高低和良善與否。

人們想要生活的有意義,那你還是學一點中華文化哲學吧,從瞭解到入門也沒有想象的那麼難,實現的途徑就是靜心寡慾,為而不爭,身心健康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相信我們都是愛智慧的,因為智慧的生活就是人類與野生動物的根本區別,這個也許就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根本意義所在呢。


用戶272428725

看了一下答案,竟然還有人對哲學帶有這麼深的偏見和誤解,真不知道博士證上面的ph.d 中的ph是怎麼來的。

要想知道哲學有什麼用?先要了解什麼是哲學。

哲學,外文 philosophy ,詞根組成為philos(愛)+Sophia(智慧),大意為愛智慧。

在漢語中,“哲”字,知也。從口折聲。也是指知識,智慧。


英國哲學家羅素對哲學的定義是:

“哲學,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某種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著人類對於那些迄今仍為科學知識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但它又像科學一樣,是訴之於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之於權威的,不論是傳統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一切確切的知識(羅素認為)都屬於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但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


胡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稱:

“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


因此,如果說物理是研究世界客觀規律的一種方法,那麼哲學就是指導方法的方法論!

簡單舉例,如果一個物理學家的世界觀是認為唯心至上的,也就是認為意識是可以決定物質的,物質不是客觀的,而是可以受意識影響的,這種人的研究出來的物理,會是客觀物理世界嗎?

所以,多學點方法論,多學點辯證法,沒壞處。如果沒學會用哲學的方法去指導科學,最終的結果就是會成為一個科學教教徒!

我多次抨擊過此類人物,他們總是認為目前所掌握的科學知識是放之四海皆為準的普適真理!不知道辯證,只知道刻板的用已知的知識去解釋世界,這其實就是形而上學!不幸落入了哲學的研究範疇!


科普新視界

學哲學有什麼用處?這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但是從它的的平常用處上來說,不僅僅適用在研究物理上,而且還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易經》說,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實,哲學在古代的西方稱謂“愛智”,即追求智慧。在中國古代時稱謂“道”。《戰國策》上說:臣聞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安,則無為貴智士也!意思說,“智慧”之所以可貴,在於有轉危為安、轉敗為勝的妙用。因此說,智慧雖和哲學有關,但它還不是哲學所追求的最高智慧境界。哲學所追求的最高智慧,是關於宇宙人生的根本問題的研究解答,這就是中國古代人所的“道不遠人”。哲學的用處在中國經典著作中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茫,自然哲學、人生哲學中認識識論、宇宙論、本體論等,都是人們用哲學的理論智慧,對人生、對社會、對自然的反思,更好地為人類社會發展貢獻精神食糧。在今天的生活中,哲學給我們的新時代拓展出新的理論智慧,實現復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夢,離不開哲學理論智慧的指引。可見哲學思想理論,在建設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作用是多麼重要啊!


文奎堂主

首先說關係,在近代科學誕生之前,科學萌芽於哲學。它們的共同點都是源於人類好奇心的思考,並且遵循一定邏輯。哲學的基本問題,客觀世界的運行規律和本質,社會的運行規律和本質,意識的本質與世界的聯繫三個問題,前二者分別成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

你可以理解為哲學是科學的母親它的一些思考方式和邏輯經驗傳授給了科學。但科學誕生之後,他們就是獨立的兩個人,科學不但完全獨立,反而還反哺哲學。

最大的區別就是研究方法。科學是邏輯推理加實驗驗證,而哲學只有前者,只能原地打轉,也無法判斷對錯。當然你可以說,哲學家也可以觀察和實驗啊,也可以利用科學發現和結論啊,但這樣還非要稱為哲學的話,那隻能說,這就像拿著顯微鏡,用著細菌病毒等概念,使著消炎藥維生素等藥品,卻死稱這工作是中醫一樣了。


藍帆23

學習哲學、可用唯物主義的觀點辨證的看待事物、用馬克思主義的自然科學辨正法、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事物、哲學從社會的角度科學與革命的無產者相統一、為無產者鬥爭與實踐服務、並獲得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是人類社會最為重大的理論、學習馬克思哲學思想、有助於創新的能力、推動社會的向前發展。


14885143955

哲學可以讓你明事理,可以讓你在最迷茫的時候尋找到方向。哲學的本意是愛智慧。其實就是所謂的覺悟,讓你能做個明白人

哲學是一切科學之母,任何學科到達最深處都會涉及的哲學。哲學是尋求普遍規律的一種學科。

哲學可以增強你的思考能力。不會人云亦云。


生活的藝術家

一介草民,談談看法,哲學,哲於理,共識之,共智慧,終共學之。就象國學,幾千年的積累,去陳,添新,最後思想上達成共識,用現在的新名詞就叫哲學思想。它反過來又影響人的思想,行為,循而反覆推動社會之進步,其內容也誰社會的發展而更加豐富。


秦風趙東昇

物理先天地而生,哲理乃意識之思辨。物理乃世界是什麼,哲理則為人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窮極之處,物之理,即哲理,反之亦然。然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萬法皆空,都沒有用。如露如電,如夢幻泡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