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臺——娛樂眼球背後的一本大生意

直播平臺——娛樂眼球背後的一本大生意

“今天你看直播了嗎?”

這恐怕是互聯網資深網民之間打招呼的一句常用語。

直播平臺——娛樂眼球背後的一本大生意

直播盛世興起

如果說2015年是彈幕的元年,那麼2016年絕對是直播的元年,如果目前為止,你還沒上過熊貓、映客、鬥魚這些APP,沒聽過利哥、天佑喊麥、沒聽過馮提莫唱歌,對這些當紅主播的名字一無所知,那你真的需要檢討一下,是否已經被這個時代所拋棄。

隨著一個又一個直播平臺的大量湧現,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網紅主播,他/她的出場價早已大大超過了國內二三線的娛樂明星,動輒就有幾百萬乃至幾千萬粉絲為其痴迷癲狂。

直播平臺——娛樂眼球背後的一本大生意

專業研究機構對當紅主播的收入做了一份調查,統計了10000名移動端主播和遊戲類直播的年收入,統計結果顯示:收入最高的可達到1160萬元,第二到第五名分別為1094萬、797萬、700萬、662萬。

由此不難發現,直播平臺的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2017年,直播平臺進入白熱階段,從用戶角度上來看,國內權威直播行業第三方平臺——中國直播榜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直播月活用戶總數已經達到1.8億人,日均月活也將近3600萬人,也就是說在全中國每天40個人當中就有至少一個人會看一次直播。這個數據的確是非常驚人的。

數據同時顯示,直播平臺的用戶正在下沉到二三線城市甚至更小的鄉鎮地級市,且黏性在不斷增加。

荒蠻生長導致盛極而衰

戰火燒到了2016年,直播平臺打起來了“千家大戰”,一時之間,整個行業呈現出野蠻生長的態勢,野蠻生長勢必伴隨著亂象叢生。很多平臺都出現了大量違規的低俗、敏感內容。

從2016年9月到2017年6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網信辦、文化部等各個國家部委紛紛下發規定,要求直播平臺進行整頓改革,對違規的平臺進行關閉查處。與此同時,加上抖音等短視頻的迅速崛起,直播平臺從鼎盛時期迅速減少至200家左右。

資本介入力挽狂瀾

但畢竟直播平臺已經培養起了一波“流量擔當”,且也培養出了用戶對直播的使用習慣、穩定的群體和龐大的流量,使得雖然行業內的公司數量越來越少,但行業分化還是比較明顯,一些頭部平臺已經開始慢慢實現了盈利,甚至盈利在不斷增加,活躍用戶也趨於穩定。

嗅到利潤的血腥味道的資本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風口。目前國內主要的泛娛樂直播如YY、花椒、映客和遊戲電競直播平臺如鬥魚、虎牙、龍珠、熊貓、企鵝等,都已經獲得了B輪以上的融資。例如:

  • 一直播E輪,融資5億美元;

  • 花椒直播B輪,融資1.6億美元;

  • 熊貓直播B輪,1.6億美元;

  • 龍珠直播B輪,1億美元。

  • 穩坐頭把交椅的則是鬥魚,以10億美元的融資額堪稱直播界的“老大”,緊隨其後的是虎牙4.6億美元。

不難看出,直播的“江湖”有多麼受到資本青睞,其融資額的單位均以億計。

平臺們不再滿足融資 紛紛衝刺IPO

3月8號有消息稱,中國著名直播平臺“映客”今年計劃赴港上市,融資3億美元。而僅僅相隔了一天,就又有媒體傳出:花椒直播或將於2018年年底同樣赴港上市,這場IPO的拼殺還遠遠沒結束,除了這兩家之外,鬥魚、虎牙也紛紛傳出了海外上市的計劃。

這其中動作最快的就數映客了,早在2017年,映客就傳出了計劃借殼上市的的消息,只不過最後以種種原因宣告失敗,緊隨其後的虎牙也遞交了上市草案,但還未有進一步的消息。

直播平臺——娛樂眼球背後的一本大生意

可以看出,雖然頻頻接到資本的橄欖枝,也不乏各類機構的戰略投資,但融資已經不能滿足直播平臺的大胃口了,他們打入資本市場的心思早已顯露無遺,未來你爭我搶的衝刺IPO的閘口,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而誰能成為最後的贏家,除了保持頭部地位之外,深耕優勢領域,在行業內探索更多的模式才是真正的王道。

——————【THE END】——————

作者 鄧婉鑫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直播平臺——娛樂眼球背後的一本大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