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日子,存在著儀式感

美好的日子,存在著儀式感

CHAPTER A

女友張麗的兒子上幼兒園後,讓我幫忙給介紹工作。

正好朋友的公司缺會計,就說好了讓張麗去面試。我在公司門口等她,老遠看見張麗從出租車上下來,一身幾年前的舊外套,沒有一點輪廓地穿在她身上。

張麗生孩子之前在一家公司財務部工作,一生孩子就把工作辭了。自從不用再朝九晚五上班,幾次去她家都見她蓬頭垢面,穿著鬆鬆垮垮的睡衣,乍一看,足有三十大幾,根本不像不到三十歲的樣子。

我說過她幾次,生活要有點儀式感,就算不出去,也要把自己收拾得精緻得體。她總是搶白我:“收拾那麼好看幹嘛?家裡就我兒子和老公,打扮好了給誰看,真是的!”

看張麗這妝扮,我有些著急:“你怎麼穿成這樣就出來了,捯飭一下有那麼難嗎?”

張麗白了我一眼:“你真事兒,人家是招會計,又不是選秀!”我苦笑著陪她進去。

負責面試的是個女主管,容貌並不出眾,卻有種說不出的味道。一頭短髮垂順光滑,簡潔利落的服裝,白色高跟皮鞋,走起路來顯得特別楚楚動人。

過了幾天,張麗接到通知----面試沒通過。早在我意料之中,她那個邋遢樣子怎麼能入得了那麼精緻的HR法眼?

可能是那次面試讓張麗受了刺激,自此,她決定痛改前非。

現在的她,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非常得體才出門,哪怕下樓扔個垃圾,都穿得跟約會一般。

上個月,她面試了三家公司,都收到了錄用的通知,她選擇了待遇最好的一家。

她偷偷和我說,女人的外表就是生產力啊!

美好的日子,存在著儀式感

CHAPTER B

其實,何止是生產力,還有抵擋世間寒冷的能力。生活的千瘡百孔隨時會撲面而來,在那些儀式感面前,它粗糲的腳步也會放輕一些。

我的鄰居李阿姨,寡居多年,負能量爆棚,她總是埋怨命運對她不公平,讓她早早失去了老伴。

她和我做了十年鄰居,從未聽她說起自己好好做過一頓飯,也不曾認真打扮過自己。只有一次,她竟然回憶起當初丈夫第一次去她家的情形,眼裡閃著光,向來語言凌厲的她,那一刻變得特別溫柔,她說,丈夫那天去她們家,好多人都來看,驚呼好帥。

我想,她那天一定是盛裝等待心上人的到來,心裡繾綣而甜蜜。在她生命中,閃光的日子不多,或許就只有那麼有儀式感的幾個。

生活太多煩惱和枯燥,幸好,還有美衣,還有美食。

美好的日子,存在著儀式感

CHAPTER C

早年讀《紅樓夢》,讀到劉姥姥在大觀園吃茄子那段:鳳姐奉賈母之命,夾了些茄鯗給劉姥姥吃,劉姥姥吃了說:“別哄我,茄子跑出這味兒來,我們也不用種糧食,只種茄子了。”

鳳姐對劉姥姥說:“用才摘下來的茄子把皮去了,只要淨肉,切成碎丁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裡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

當時我的感覺是賈府在炫富,人家吃的不是茄子,是曬銀子。父親說那是生活的儀式感,那時年紀太小,不懂什麼是儀式感。

而等我有了一些年紀,經歷了一些世事,才慢慢懂得了那是對生活的敬意。心中有了儀式感,普通煙火的時光也會生出不一樣的味道。

美好的日子,存在著儀式感

CHAPTER D

父親的飯桌上,總是或葷或素,或涼或熱,從沒少於兩個菜。煮粥也講究,裡面總會放些紅棗紅豆蓮子百合之類的東西。

他老人家的生活態度也影響了我,哪怕一個人吃飯,也要熬一小鍋粥,配上兩樣小菜,有時還倒上一杯紅酒,吃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

電影《小王子》裡的狐狸對小王子說:“你最好在每天相同的時間來,比如你在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感到越幸福。到了四點鐘我就會坐立不安,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間準備我的心情,儀式能讓我覺得某一天某一刻與眾不同。”

是啊,日子千篇一律的重複,太多無趣,如果我們再隨便過一天算一天,那麼,多年以後回憶起來,也只是一片灰濛濛。

但是,如果多了儀式感,會讓日子活色生香起來。比如,靜靜地等待與TA約好的電話,盛裝參加某個PARTY,期待某個節日的來臨,每次回憶起來,都猶如鮮花重新在心上綻放了一遍。

而每一個充滿儀式感的日子,都是一種致心於美的過程,讓人沉醉和著迷,經久猶有餘香。

美好的日子,存在著儀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