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雲岡石窟,感受古人穿越千年的虔誠

在雲岡石窟景區,面對大氣恢弘、栩栩如生的曇曜五窟大佛像,突然間我想到一句歌詞:精美的石頭會唱歌!是啊,古代的能工巧匠用他們高超的技藝,給冰冷的石頭賦予了精美的外形和傳承千年的靈魂,這是石頭另一種方式的歌唱啊!

遊雲岡石窟,感受古人穿越千年的虔誠

曇曜五窟大佛像

那麼,古時候的人們為什麼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歷經數十甚至百年,在毫無生氣的石頭上雕鑿出規模巨大的石窟和石像呢?帶著這個疑問,在景區中我開始尋找答案。

遊雲岡石窟,感受古人穿越千年的虔誠

雲岡石窟外觀(此圖來自網絡)

遊雲岡石窟,感受古人穿越千年的虔誠

造型古怪滑稽的石獅

遊雲岡石窟,感受古人穿越千年的虔誠

石窟外接的重簷

遊雲岡石窟,感受古人穿越千年的虔誠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南麓的雲岡石窟,依山而鑿,綿延1000多米,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寶雞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石窟共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像造型51000餘尊,而且這些石窟石像都以佛像或是佛教故事為主。

遊雲岡石窟,感受古人穿越千年的虔誠

諮詢導遊後得知,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一直到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止,前後共60多年。 這段間,正是北魏統治階級尊佛復法的時期,北魏的皇帝們認為,木可焚,金可熔,惟有山石可永久長存,因此,作為佛教建築形式的石窟,就在北魏全國興盛起來,而大同(古稱平城)作為當時北魏的都城,是北方的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的中心。在皇家的支持下,要集中全國各地的優秀工匠,交匯、融合、汲取各地藝術風格,開鑿出規模宏大,造型多樣的雲岡石窟就毫不奇怪了。換句話說,北魏這個少數民族政權,為了統治的穩固,倡導民眾崇佛向善,以達到減少反抗,收復人心的目的,而因此耗費人力物力和時間來開鑿的石窟,對他們來說,就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為什麼北魏一朝大都堅持開鑿石窟的原因了。

遊雲岡石窟,感受古人穿越千年的虔誠

拋開皇家的倡導,向善理佛對虔心向佛的普通民眾和工匠來說,就是終極一生的信仰。這種信仰在當時,就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在雕鑿和打磨中,把自己的技藝、汗水、智慧和心血注入武周山的靈巖中,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石窟群落。

遊雲岡石窟,感受古人穿越千年的虔誠

今天,當我們站在精美絕倫的石像前,依然能感覺的到當年人們的那種虔誠。那似有似無拈花一笑的佛顏,沒有虔誠和專注,怎能雕鑿出如此意味深長的笑容?

遊雲岡石窟,感受古人穿越千年的虔誠

遊雲岡石窟,感受古人穿越千年的虔誠

因此說,石窟之中的石像,不論大小,不論主次,都蘊含著當時人們對心中神佛的尊崇和對美好生活的祈望。這種穿越千年的虔誠,雖歷經歲月的滄桑和破損,依然讓人感受強烈啊!

遊雲岡石窟,感受古人穿越千年的虔誠

遊雲岡石窟,感受古人穿越千年的虔誠

遊雲岡石窟,感受古人穿越千年的虔誠

遊雲岡石窟,感受古人穿越千年的虔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