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雲南石林截然不同的內蒙古阿斯哈圖石林


一說起石林,我相信人們的腦海中大多出現的是這樣一幅畫面:直立突兀,線條順暢,並呈淡淡的青灰色。這就是我國雲南昆明的石林,也是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這個石林太過有名了,以至於人們說起這個石林時,前面都不用加定語“雲南”二字,大家就都知道說的是哪裡。可是我今天介紹的這個石林,卻與之不同,它地處塞北,是層摞疊加起來的花崗岩石林,這就是內蒙古赤峰克什克騰旗境內的阿斯哈圖石林。

阿斯哈圖,是蒙古語,意為“險峻的岩石”。阿斯哈圖石林不同於雲南石林是由喀斯特地貌岩溶形成的,它是冰川融化時在花崗岩上形成的層層疊疊的痕跡。進而在草原和丘陵上形成突兀而立,互不相連的奇形怪狀的巨石,形狀千姿百態,使人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你瞧,這個高高的鼻子,象不象一名異域的男子?

夕陽下的“月亮城堡”。

另一個角度看“月亮城堡”。

這是孤立在草原上的"南天門"。

這這個角度看,就知道為什麼叫南天門了。兩塊巨石筆直分列兩側,彷彿是城牆的門垛。

這是七仙女和董永。右二到右五,苗條秀麗,象不象窈窕的仙女?右六儍大黑粗,那就是董永了,右七到右九又是一樣的苗條秀麗,這就是七仙女了。

這是波斯商人和北京猿人,您看象嗎?

這塊巨石,就象一隻昂首問天,馬上要展翅欲飛的大鵬鳥。這是就阿斯哈圖石林的“鯤鵬落草原”了。

草原烽火臺。

這高聳直立的,就是老百姓俗稱的“成吉思汗栓馬樁“。

高高的帽子,尖尖的鼻子,象不象一名波斯商人?

方方正的頭顱,象不象機器人的頭顱?或者是復活節島上的石人?

阿斯哈圖石林,是由冰蓋冰川的創蝕、掘蝕和冰川融化時形成的大量冰川融水的沖蝕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叫“冰川石林”。與雲南的岩溶石林相比,是更加堅硬的花崗岩。要說外觀上它們有什麼不同,簡言之,就是一個是豎直向上的石林,一個是水平層疊的石林,看起來各有千秋,但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