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司馬臺長城的“驚險”之旅


長城司馬臺段,以山勢險峻,設計奇特、精巧而著稱於世。在山花爛漫的春天,我們來到這裡,要在攀登中親身感受一下它的險峻和奇特。這是從山下仰望高高山脊之上的烽火臺。

司馬臺長城因其險峻,加之開發較晚,所以這段長城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明初修建和戚繼光加固後的原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原始長城”。

司馬臺長城,以山下古北水鎮的鴛鴦湖為界分為東西兩段,這是西段的長城,從我們攀登到半山的位置看去,彷彿一條蜿蜒欲飛的巨龍,橫臥在險峻的山脊之上。

我們是攀登的東段長城,一開始的攀登並沒覺得與其它長城有什麼不同,只是覺得司馬臺長城比我以前登過的長城更有年代感,更滄桑更真實。

因這段山脊陡峭狹窄,不能建成常見的“城牆牆體”,只能因山就勢,建成單邊牆式牆體。單邊城牆雖然看著單薄,但敵樓、射孔齊全,防禦功能沒有降低,建造難度和效果卻大為改善。

在這段長城牆體上,不時可以看到蓋著這樣印章的青磚。可見,當時為了保證長城建造的質量,對城磚等材料都有統一的標準和要求。而這個“萬曆五年石塘縣造”的印章,可以說是四五百年前的質量責任追蹤措施吧。正因為有了這些細小嚴格的規範,才使得萬里長城歷經幾百年的戰火風雨仍佇立不倒啊!

隨著山勢的升高,長城也突然的險峻了起來,臺階變得既陡且窄,揹負沉重攝影器材的我,已不能正常邁步前行,只能手腳並用的“爬”行了。

抬眼望去,下一座敵樓在更高的山頂。臨近山頂的城牆坡度達到五六十度,險峻異常。這段實在令人心驚肉跳,顧不上拍照了。

殘破的城牆更加重了這種驚險之感。

攀登險峻殘破的長城雖然倍感驚險,但當登頂成功時,迎著山風站在烽火臺頂,極目四顧時,又會有一種“山高人為峰”的豪邁之感。看著近水遠山皆在我們腳下,擦擦汗水,腿肚子轉筋時的狼狽早已拋到九霄雲外。

雖然感覺如此豪邁,但再讓我原路返回,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還好,景區考慮到了我等“英雄好漢”的情況,可以坐索道下山了。望著漸漸遠去的長城,我思緒萬千。我們只是徒手攀登、遊覽,就已感覺驚險異常,當年工匠們還要背石負磚上山修建,那又是何等艱難!我為匠人們的毅力和智慧而歎服,為能身在這樣偉大的國度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我是寶蓋車視界,感謝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