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白话》连载系列之一:谈金融从业者面对PPP的恨与爱

《金融白话》连载系列之一:谈金融从业者面对PPP的恨与爱

想说爱你不容易

飞机上思考工作,是每个频繁出差的金融从业者习以为常的事情。飞往北京的航班上,机舱响起1994年王志文的那首《想说爱你不容易》,熟悉的旋律总会将那代人带入沉思。此时的我正在思考昨日PPP项目的融资问题,或许是心有所思、听有所想的缘故,似乎每句歌词都在诉说着它,一首歌结束,忽感拨云见日,一切变得清晰。七句歌词,谈谈金融从业者面对PPP的恨与爱。

一、金融从业者的恨

(一)“你是那昨天的云,还是今天淋漓的雨”

2014年9月的43号文,标志着BT退出历史舞台,PPP华丽登场。PPP原本代表“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而近来却被一些舆论认为其中的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是地方政府债务,甚至部分财厅年末将PPP未来财政支付义务纳入隐性债务统计,于是,地方政府慌了,何苦为了搞建设去触碰国家禁止增加政府债务的底线。

金融从业者恨了,叫停BT的是你,鼓励PPP的也是你,你到底是那昨天的政府债务还是那今天的长期支付义务?

(二)“在告别初恋的爱人,还唱着曾经热恋的歌”

简单粗暴的BT和政府购买服务早已习惯,让社会各界时常回味那甜美的味道。时至今日,尚有一些政府和企业以此相逼,通过包装假项目、美化财务报表等种种手段套取信贷资金,并且理智气壮、习以为常。金融从业者恨了,昨日已成往事,何必久久难以忘怀?

(三)“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那需要太多的勇气”

一些地方政府仅将PPP作为一种融资手段,大干快上了数量众多的PPP项目,重导向、轻管理,重建设、轻运营,重速度、轻质量,暴露出一些市场条件不足、盈利模式不明、激励措施不清、还款机制不畅、收益风险不匹等诸多问题。金融从业者恨了,不要总怪我们挑肥拣瘦,打铁还需自身硬,若你也一样的肯定,我愿意天涯海角都随你去。

(四)“你是不是有些在意哦,无数个夜里悄悄地思念你”

近两年,PPP疯狂发展,如此态势,相关部委心生忧虑,92号文、192号文等规范文件相继出台。一时间,市场迅速降温,舆论传出多种声音。金融从业者恨了,下一步怎么走、整改怎么进行、还要不要推进,不要总让人猜,难道非要把我们练就成先知?

《金融白话》连载系列之一:谈金融从业者面对PPP的恨与爱

想说爱你不容易

二、金融从业者的爱

(一)“想说忘记你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我只有矗立在风中想你”

地方政府组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除了PPP,目前尚无其他方式可以替代。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政府投融资机制的规范,PPP前景趋于乐观,或将释放数万亿的资金需求。因此,PPP无法让金融机构坐视不理,但基于金融机构对其研究的阶段,也宜避免随波逐流、盲目介入,过度放宽审批标准和要求,或为取得优质项目通过特殊渠道变相支持新增政府债务,为金融机构自身经营带来风险隐患。金融从业者若爱,务必要保持清醒思维,立足自身实际,稳妥适度推进,有的去、有的回,不要一场空。

(二)“在人潮汹涌的都市,寻找内心完美的自我”

在存量政府债务清理和新增政府相关融资双向挤压的情形下,优质的交易对手愈发难以挖掘,实力差的民营企业抵质押少、不稳定因素多,实力强的央企国企议价能力强、融资渠道广,金融机构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但请切记,现在的难或许在未来看依旧是一种简单。目前,PPP已从探索期和准备期到了融资期和落地期,在波涛汹涌的市场大潮下,金融机构宜提早布局,统筹规划,有的放矢,设计好产品,建立好机制,不要错过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金融从业者若爱,务必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做好P(政府)、P(企业)、P(合同)的选择和审核。

(三)“想要对你说,回来吧我依然爱你”

一些金融机构总在说“PPP业务不好做”,试问如今的市场,什么业务好做?非标、同业、小微还是三农?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可以肯定和明确的是,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有利于其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提升市场地位和形象,又是适应新常态、加快结构调整、重塑行业地位的战略需要。因此,有谋略的金融机构该做的不应是纠结要不要做它,而应该立即思考如何做好它,一个合理的路径便是熟悉相关政策、深入分析政府和社会资本、设计系列产品、做好结构设计、加强风险防控、建立退出机制。金融从业者若爱,就要相信它的存在。

注: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单位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