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擂台期中成绩单:成都新签重大项目112个 揽金超4300亿元

活力之城

新时代成都

我们仿佛听到一座城市起飞前发动机发出的巨大轰鸣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每隔一段时间,这句唐诗就会“刷屏”许多人的朋友圈。今年格外频繁。

1月20日,一项名为“环球总评榜”的奖项发布,成都夺得“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位列榜首。

2月,成都获评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系连续15年。

4月26日,《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出炉,成都第三年蝉联“新一线”城市榜首。

随即,“百日擂台赛”(首季)、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全球独角兽企业高峰论坛等重磅活动相继启动,一场又一场签约,企业家、投资人、行业专家等等巨头相继抵达成都,感受“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的魅力。

新时代的成都,“就像飞机正在跑道上滑行”。而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听到这座城市起飞前发动机的巨大轰鸣。

百日擂台期中成绩单:成都新签重大项目112个 揽金超4300亿元

4月10日,“百日擂台赛 ”(首季)活动启动,为期100天,在成都范围内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进一步推动招商引资落到实处。

如今,时间将过半,“百日擂台赛”迎来成绩单——目前,全市已经开展5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竞进赛,新签约重大项目112个,涉及总投资超4300亿元。累计开展亲商沙龙活动21场。

事实上,“百日擂台赛 ”不仅仅是签约,除了规划10次重大项目集中签约竞进赛,还有20个重点项目集中攻坚、30场主题亲商沙龙、200个签约项目开工督导、300家价值链高端目标企业新增入库、1000家六类500强企业大走访、1000名招商志愿者招募等七大行动,形成全市投资促进工作百舸争流、只争朝夕的良好态势。

百日擂台期中成绩单:成都新签重大项目112个 揽金超4300亿元

成都如何炼成?

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

从历史深处到现代

国际一线品牌引进率超85%

成都,从历史深处走来,现代都市的快节奏与休闲慢生活的完美融合,优雅从容与前卫时尚的交相辉映,凝练出魅力独特的城市特质。

成都的青城山、都江堰、大熊猫栖息地等被列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川剧、蜀绣等22项文化瑰宝列入国家级非遗目录。汉代南丝绸之路的交往繁荣、唐代扬一益二的商业繁华、北宋纸币交子的经济繁盛,都承载着成都往昔的荣光。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勇当时代创新的先行者,曾发行全国第一张股票“蜀都大厦”,诞生全国第一支彩色显像管等。

经济增速

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

成都这座因商而立的千年古都,具有优质的商业基因和营商环境。2014年,成都成功跻身城市GDP万亿级俱乐部;2017年以8.1%的增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万亿,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

成都拥有超过3.5亿人口的西部12省(区市)发展腹地,超过6400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十三五”期间预计总投资超过2.2万亿元,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8》中,成都的经济竞争力位列全球第62名。

百日擂台期中成绩单:成都新签重大项目112个 揽金超4300亿元

国内航空第四城

106条国际(地区)航线通达全球

成都是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106条国际(地区)航线通达全球,2017年旅客吞吐量达4980万人次,成为国内航空第四城,迈入世界机场30强。天府新机场建成后,成都将成为国内第三座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旅客吞吐量将达到1.5亿人次。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量率先突破2100列,稳居全国中欧班列第一,已成为联接境外14个城市、境内12个城市的泛欧泛亚重要铁路枢纽。成都与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驻蓉领事机构数量达17家,在蓉世界500强企业达281家。

2017年成都出台的产业新政50条,为现代产业发展构建了完善的配套体系;成都金融仲裁院,为构建符合国际惯例的金融争议解决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司法保障;以成都为主体的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加速助推形成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高端人才集聚

形成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成都有56所高校、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333家创新创业载体、近500万各类人才。成都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第一资源,率先推出大学生凭本科毕业证入户制度,为企业高管和高素质人才量身定制绿卡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以城市人口知识结构和劳动者技能结构的持续提升,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成都已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食品饮料、休闲旅游、新兴金融、现代物流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食品饮料、装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能级迅速跃升,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制、增材制造等五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音乐、动漫等文创产业蓬勃兴起,正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宜居宜业

启动最长绿道慢行系统

不仅仅是商业魅力。成都正在全力推进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全面启动全长1.7万公里的世界最长天府绿道慢行系统和世界最大总面积达1275平方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努力营造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公园城市。

坚持以市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着力打响“成都休闲、成都创造、成都服务、成都消费”四大品牌,提高商业资源集聚度和生活方式多样性,让和谐宜居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者说

上海市浙江商会轮值会长、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

寻找创业热土

浙商来到成都

城市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江南春成为了成都“代言人”。

“每年商会会组织两三次比较大规模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选择的地方一定是当前国内营商环境最佳、创业环境最好、政策扶持力度最强、发展空间最大的地方。”江南春说,这一次来到成都,正是看好了成都和浙商完美的属性契合度。“如今,我们在成都既有覆盖电梯电视等业务的分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涵盖电影映前广告等业务的分众经视广告有限公司。”江南春透露,过去8年上述两家企业已在成都纳税12亿,2017年合计收入达10亿元人民币。

上海兆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一鸣:

和成都结缘20年

感情越来越深

早在1999年,上海兆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一鸣,就已经同川音音乐文化中心合作成立了钢琴艺术文化中心。

“位置在新盛路,就在成都音乐学院旁边。”金一鸣笑着说,20年时间转瞬即逝,自己和成都的感情正在越来越深。目前,上海兆地集团有限公司涉及有工业、地产、金融及投资等领域,主要分为钢琴制造、房地产开发、投资三大板块。金一铭表示,除了北上广深,成都已经成为公司“大西南的创业中心”。

万丰锦源控股集团总裁吴锦华:

越了解成都

越看到未来

万丰锦源控股集团总裁吴锦华对成都感触颇深,“对成都的了解有了更深入的改观和进步,同时看到成都高速发展和未来的前景所在。”

吴锦华透露,之前企业的主要发展市场在7个沿海省市。不过,接下来公司希望在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汽车产业和工业物联网四个产业,和成都找到成功合作的契合点。

“我们要将产业嫁接到成都,为成都大发展贡献力量,实现双赢。”吴锦华表示,未来公司将在四大板块深度开拓,打造多个细分市场的全球领跑,振兴民族工业,推动行业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