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不用擔心錯過區塊鏈造福機會

巴菲特:數字貨幣將以悲劇告終

區塊鏈是英文Blockchain直接翻譯過來的,它的本質是一種數據庫協議或者叫技術,有點類似互聯網的底層協議TCP/IP這種概念。通俗來說,區塊鏈就是一種鏈,它鏈接的是一個個「區塊」。那區塊又是什麼玩意兒呢?區塊就是一個個數據儲存單元。也就是,區塊鏈是一種鏈接一個個數據儲存單元的鏈條

普通人不用擔心錯過區塊鏈造福機會

 打個簡單比方,我的手機儲存了我的照片,你的手機儲存了你的照片,老王的手機儲存了老王的照片,然後我用一種規則,把這些手機連接起來,這也是一種「鏈」,所謂的chain. 然後這裡的每個手機,就是一個Block,一個數據儲存單元,中文粗暴地直接翻譯成了「區塊」,實際上並不準確。

 從本質上看,區塊鏈實際上並不新鮮。但它的獨特之處在於,這些一個個的數據儲存單元(一個個的手機/區塊),它們相互連接的規則,比較新穎。而這個新穎的規則,即是所謂的「去中心化」或者叫「分佈式」的確認體系

  區塊鏈的玩法,就是讓一個市場裡的「所有人」去充當信用中介,而非某一個權威的機構(銀行或者支付寶比如)。

  一言以蔽之,區塊鏈試圖解決的問題,是在取消信用中介的前提下,交易雙方或者多方相互信任的問題。

從根源上來看,信用中介這個角色,其實是以國家主權信用為根基,逐級衍生開來的。或者換句話說,最終極的信用中介是什麼?是一個國家的政 權。

一個國家的鑄幣權,會讓代碼和技術來完成?

 Simple!Naive!

 

普通人不用擔心錯過區塊鏈造福機會

區k塊鏈的未來在哪裡?

我也不知道。

  但我可以明確告訴大家,它絕對不是某些明星投資人鼓吹的「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偉大技術革命」。提出這樣說法的某些投資人,不是真傻看不懂,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有背後的利益訴求。點到即止,大家都懂。

  未來它更有可能的發展路徑,是和傳統的信用中介如銀行等結合起來,成為傳統信用中介提高效率的一個手段,而非革命甚至取代傳統的信用中介。

  比特幣是一個很明顯的公有鏈,目前發展得很好,並不意味著未來它就會持續下去,僅僅是因為它還沒影響到信用中介最後一層的利益。比如,有些有先見的國家,已經禁止了比特幣的集中交易。原因嘛,大家也都是懂的。

普通人不用擔心錯過區塊鏈造福機會

區塊鏈的項目值不值得投資?

  

對於99.9%的人來說,絕對不值得。在這個問題上,我一萬個贊成巴菲特的觀點。

  此前我就對比特幣發表過看法,說這個時候還進入市場博傻的人,即便比特幣未來還有新高,但也會被高波動搞死。事實上,差不多一個月過去了,各位去看看比特幣最近的走勢,波動率高得可以把韭菜來回收割幾百次

  對於區塊鏈,絕大多數人,包括專業的投資人,都是看不懂的。遑論那些專業的技術術語,即便是商業層面,很多人也沒想明白背後的邏輯。

  大家在玩的,不過是一個美麗的擊鼓傳花的博傻遊戲,然後輔之以早期投資比特幣暴富的神話,再輔之以一些明星投資人的高調站臺,抓住普通老百姓想「一夜暴富」的心態,然後搞一幫騙子,發行各種天花亂墜的幣。

  我不否認區塊鏈這個數據協議的價值,事實上它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信用中介效率上,價值非凡。

  但是,基於此你就說它要革命性地改變世界,那就是真的扯淡了。

  對於此你還忽悠老百姓進場接盤,或者忽悠年幼無知的年輕人賭上前途進場創業,我認為這種行為,不但可惡,而且有罪。

普通人不用擔心錯過區塊鏈造福機會

瑞信:區塊鏈技術還在半山腰 2025年才能真正成熟

  實際上,現在距離區塊鏈真正成熟還為時尚早。按照劃分,目前仍正處於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半山腰”上,即從第三階段“原型”到第四階段“試驗”的過渡期。

普通人不用擔心錯過區塊鏈造福機會

  不過,瑞信同時也指出,2018年會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關鍵一年。一些行業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將投入生產,尤其是支付和貿易金融領域。

  過去一年,區塊鏈技術經歷了從不為人知到街知巷聞的巨大變化。一些領域,如金融服務就率先擁抱了區塊鏈技術。

  去年12月,瑞銀、瑞信、巴克萊等宣佈測試基於以太坊的數據質量控制項目,用來幫助機構為今年1月3日正式施行的歐洲金融改革MiFID II做好準備。這意味銀行將依靠區塊鏈來審查和反饋數據的準確性,而不是第三方機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