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江家灣深挖“牛燈文化” 一家事百家幫不隨禮

“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飲水要思源,為人莫忘本。樹高千百丈,葉落總歸根。忠孝立身真富貴,誠信待人有知音。”

這段採自石門縣夾山鎮《治家格言》的摘要,凝鍊地概括了夾山鎮漢豐村江家灣的好家風、好民風。

江家灣是漢豐村的一個自然村落,今有62戶人家,龔、賀、胡三大姓的族人聚居於此。在優良家風的濡染之下,江家灣一帶的村民世代相處和睦,鄰里間更是親如一家。村裡哪一戶家裡有紅白喜事,鄉鄰們都會自發過去幫忙。出門在外,碰上下雨變天的日子,也不用擔心曬在屋外的衣物被打溼,鄰居們自然會幫忙收好。

在江家灣,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農耕時代,耕牛是農家至寶。400多年前的一年元宵節,江家灣的耕牛發生疫情,農民紛紛在牛欄裡點燃特製的“油燈”,牽引耕牛去溪溝飲水,最終讓耕牛重現生機。此後,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村民們都會點上“油燈”,把香燭從自家牛欄一直插到屋前的大溪溝,感恩天地,祈禱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百姓平安。後漸漸演變為插香燭,改稱“牛燈”。一代代傳承,形成了當地特有的元宵節風俗——賽牛燈。

2014年,在村民龔海清、賀中文、胡伏林的倡導下,62戶農家自搭班子,自拿規劃,自籌資金,自建戲臺,開始舉辦每年一屆的“牛燈節”,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節日期間,不僅有賽牛燈活動,還會有各種傳統民俗文化表演,牛燈節的新聞更是成為搜狐、騰訊等大網站樂見的草根活動。今年,江家灣人的賽牛燈活動,還請來了專業團隊擔綱設計,拉來了紅星美凱龍等大企業的贊助,吸引了村裡村外、縣裡縣外近3萬人觀看,已然成為享譽八方的民俗文化盛會。

2016年,為了進一步深挖賽牛燈風俗中的農耕文化,打造文化旅遊品牌,在村組能人胡伏林的倡議下,江家灣成立了牛燈文化協會,選出了班子,明確了職責,制定了章程。協會除了負責辦好每年一屆的牛燈節,還是村民理事的牽頭管家,移風易俗的志願組織。據胡仕林介紹,過去,村裡老人離世後,為了體現後人的孝心,基本上都要大辦三五天,送葬護棺的少則8人、多則16人,而且個個都要厚禮相待。現在,協會將移風易俗的規定一條條寫進了章程,村民家裡有事一切照章從簡,協會成員也是帶頭上門義務幫忙,村民們更是一家有事百家幫,相互之間不隨禮、不鋪張蔚然成風。

如今,遍佈山野的一盞盞牛燈,如星河般絢爛了小山村的夜晚, 不僅承載著江家灣的鄉土情懷,也增強了村民們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更為這方水土帶來了蓬勃向上的無限生機。

尚一網通訊員 石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