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职场精英是这样炼成的!

昨天,和数月前刚跳槽的闺蜜吃饭聊天,见面还没说满两句,她就忍不住大吐苦水:“我又得换工作!在这我甭指望学到什么东西,老板两口子也太难伺候了,我给他们提建议理都不理,俩人意见还总统一不到一块儿,一会儿一个章程,他们自己不知道事情怎么推进,还怨我工作没效率。最大问题是一出岔子不反省自己,劈头盖脸就数落我,我都蒙了,不知道哪儿错了……”

我这闺蜜,虽说个人能力强,但毕竟有了些年纪,孩子小还得照顾父母,生活的确不容易,我只好宽慰她两句:“初创公司,老板也不摸门儿,你们公司就这么几个人,都得边干边学,也许过段时间就好了”。

谁知闺蜜完全不领情:“就给我这万八千的工资,不受这个罪了!当初还承诺股份什么的,连影子都没看着。不能再耽误下去了,我马上找工作!”

“有目标了没?外企虽然管理套路成熟,但工作量可不小,义务加班那是家常便饭……”没等我说完,就被闺蜜拦下:“我加不了班,孩子没人看”。

揭秘:职场精英是这样炼成的!

我觉得这也是个实际问题:“你以前在咱公司写了那么多策划案,要是搞搞新媒体或者干脆来个自由撰稿人怎么样,工作时间有弹性。”闺蜜一脸苦笑:“那个多累啊,经常熬夜,我干不了!”

在帝都CBD鳞次栉比的写字楼间,从来都不缺衣着光鲜,走路昂头挺胸,手握星巴克,Buling~Buling~~举步生风的俊男靓女。

但是在我,一个混迹职场多年的老腊肉看来,眼下能让这些人光鲜的仅仅是他们的年龄。从帝都到魔都,在川流不息、市声鼎沸中让自己过得活色生香并非难事。他们,只不过是刚入围职场,学着皮毛又爱扮酷的青涩小白。

而每当我晚上八点钟离开公司时,在电梯口总能遇到几个提着汉堡或三明治纸袋回来继续加班的人。Ta们看起来已不年轻,衣着得体,走起路来若有所思,但我知道,这些人很可能才是资历深、级别高的骨灰级白领,薪水高得令人昨舌!

揭秘:职场精英是这样炼成的!

晚九点CBD一瞥

我们部门的各位领导,精力也不是一般的旺盛。这不,今天上午我给一位在南美洲的领导发邮件,几分钟后回复就到了,算了算那边这会儿差不多是凌晨一点。

有人会说,加班的人都是因为不会工作。事实真是这样吗?据统计,在白领群体中,级别越高加班时间越长:高管每周平均加班十几个小时;资深人员每周七到八小时;而普通员工,每周仅为五小时。你属于哪一阶层?请自动归队。

那些整天琢磨怎么享受生活的人,过着过着就没有了生活;而能在闹市中耐得住寂寞,默默奋斗到深夜的人,生活慢慢的就变成了Ta们想要的模样,这样的例子我们见过太多,我自己就感同身受。

五年前,我对未来发展陷入迷茫,于是挤入了参加联考攻读MBA的大军。十月份报名后便偷偷试探几位朋友有没有一起读的打算,想搭个伴儿,但答复大多是——太贵了!然而当我真正拿起书本准备应考的时候,发现原来报考MBA不止是花个钱这么简单。

毕竟很多年没摸过课本,又一把年纪了,阅读速度,解题思路统统跟不上节奏。阿拉不是个轻言放弃的人,算算距离联考还有三个月,赶紧搜刮参考书,熟悉按考试时间答题的赶脚。

时间很快就到了考试前一个多月,不动点真格的是不行了,可是身在外企,每天加班一小时那是起步价,尤其年底更是年关难过。同时,我每天还要读英语,锻炼身体,这可都是我安身立命的资本。

所以每天晚上9点半到凌晨1点是我例行的做题时间,小睡5个小时后起来翻文章积累作文素材,然后稍事收拾,8点钟赶到公司。对于咱女性,睡眠质量好坏全都写在脸上呢。就这样,我伏在案上,由开始的“不要脸”终于过渡到了更深层次的不要命。

转年春天,当我在某985院校商学院面试官的对面坐下时,听到的第一句话是:“你这么高的分数,为什么要报考我们学校?”

我当时心里真是叫苦啊:谁不想去读北大清华,但每天几个小时的作业一个在职学生哪里吃得消,三年过来我恐怕只剩下谁也不服就扶墙了。这话游走到嘴边便春风化雨:“报考咱们商学院,是我多年来的夙愿!”

于是,经过那一番“不要脸、不要命”的努力,虽然没去北大清华,但我仍有机会在这所商学院MBA的课堂上结识了许多比我优秀但比我更努力的人。

我们都知道那本著名的《北大凌晨四点半》,还有曾经热遍朋友圈的《凌晨四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虽然其中有些内容已被证明不实,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写手们为什么非要和这个“凌晨四点”过不去?

揭秘:职场精英是这样炼成的!

凌晨四点,寅时伊始,阳气初发,阴气至盛,在这个时刻如果你还没有休息,会感受到身心极度的疲惫,思维僵化到好似灵魂出窍。用这么一个极端的例子,我想作者是希望你能明白,不成功可能正是因为你根本承担不起那些所谓天之骄子背后付出的努力。

我知道有人并不理解:难道一定要把自己累成狗才算够努力?其实我也无意鼓吹熬夜拼命的巨大裨益,毕竟它违背了人类正常的作息规律,熬夜无异于折寿。但我们明白,放弃了努力可能会过得很轻松,但那不适合我们。

我们,无依无傍的寒门子弟,只有废寝忘食的投入到工作中,把个人成长暂时置于健康之上,才会有扭转人生的可能,才有可能进入到有尊严,也更惬意的人生阶段。那时,回过头来看这些靠着意志支撑过来的岁月,才会由衷地和自己说一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稻盛和夫的《你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一书在日本企业界被奉为圭臬,书中告诉我们:要取得事业和人生持续的成功,有两个条件。第一,你先要做一个好人,第二,就是你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样就会实现自助、人助、天助,你自身的潜力可以充分发挥、你周围的人由衷地支持你,你的成功将不可阻挡。

诗和远方,是职场小白不谙世事的瑰梦;夜半写字楼里的灯光,才是照亮职场精英之路的航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