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猴

猴子是一種頂有靈性的動物。

猴子要吃,要喝,要穿,要住。只要有吃有喝有穿有住,它們就可以忍受很多,包括各種各樣的不公平。

在最早的時候,只要滿足這四類需求,大猴子就可以對小猴子做任何事,包括殺了它——當然小猴子並不樂於被殺。

對此其他的猴子都表示理所當然——直到有一天,發怒的小猴子們團結在一起,殺了一個乃至多個大猴子。這時它們發現:大猴子雖然大,其實也只是猴子而已。

大猴小猴,寧有種乎?

於是越來越多的小猴子們團結在一起,把大猴子們擊敗了。

緊接著小猴子們搖身一變,變成了大猴子。

這個循環就像是一個魔咒,一直沒有改變。

大猴子們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去安撫小猴子們,努力把一種巨大的不公平通過各類手段變成“公平”。

這些手段看起來很複雜,但無非以下幾類:

一是迷信,宣揚大猴子的出現是神靈的旨意,連天上的星辰變化,世間的災禍祥和,都是大猴子們的行為導致的。這讓猴界科學的發展一直突破不了瓶頸,比如一場日食,科學猴就很難跟大猴子們解釋這只是星辰運行的規律,跟您好不好沒關係。

還說小猴子之所以今生是小猴子,是因為上輩子造了孽,所以這輩子來受苦受難,這是“註定”的,只能忍受並多行善事,期待來生可以做大猴子。

包括一些學猴們撰寫的書籍也被扭曲,比如有一本《猴易》,明明是談論為人處世的原則,卻被這些猴棍說成了算命書。

這也恰恰是第二類手段,知識傳播。大猴子們有意識地選擇,扭曲學猴們寫成的經典,讓那些“不蠢”的小猴子通過知識學習成為大猴子們的幫兇和助手。

三是實力壓制。大猴子們還會從小猴子裡面挑選有力氣的,夠聰明的出來整合成部隊,以小猴制小猴。

以上兩點,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小猴子內部出現一些有思想有實力,還不受大猴子控制的小猴子。

假如一直這樣下去,倒也能維持住這種“均衡”。

但是遺憾的是,自從小猴子們形成了階級,下級的小猴子們便都想往上去,猴子是越來越多的,但位置卻是越來越少的——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均衡每隔一定的時間就一定會爆發:

無論大猴子怎麼努力,也無非是把這個爆發的時間點往後拖而已。

何況很多大猴子們根本自己也駕馭不了這三種武器,不僅沒能押後爆發點,還給提前了許多,最常見的就是小猴子們還處於安分守己的階段,大猴子們卻一直索取小猴子們的一切,加速他們的反抗。

而且猴子圈裡面出現了大量的財富積累,並且在科技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個時候,原先的貴賤標準(大小)已經不再是猴圈內的衡量標準了,誰的果子多誰才是大佬,因為即使是個小猴子,只要他有足夠的果子,他就可以招攬大猴子來他這做事,團隊越做越大。

猴界裡還有一批黑猴,他們自己不事生產,專門打劫其他的猴子們的財物,或者通過組織有姿色的母猴,有組織地販賣些猴棍、猴賽雷、五石散來牟取暴利。

反正原先的貴賤標準不再適用於這個猴圈了,於是他們開始了拜果時代。大家都瘋狂的積累果子,誰的果子多誰就有話語權,原先世代相傳的猴王淪為了馬戲團的小丑供猴觀看,新猴圈的負責人不再是“王”,而是“僕”,他們表面上由猴子們推選,為所有猴子們服務,其實本質上還是一群“大猴子”們操縱的傀儡。

小猴子們不知道的是,他們覺得自己使用的“主權”,不過是大猴子們競爭過程中的附屬品。

從最後一隻奴隸猴消失以後(這顯然不包括因為種族歧視而曾被當成奴隸的黑背們),大猴子們駕馭猴子們的過程就被私下稱為“耍猴”。

因此湧現出無數猴王枕邊秘書,比如《耍猴通鑑》、《猴非子》、《論猴的精神》、《猴子兵法》、《猴經》等等。

有這麼一個小猴子,叫猴可思。

他設想了一個新的可能——能不能構建一個真正由猴子們平等存在,放棄階級標準的猴圈呢?

這就得去階級象徵啊,就不能再有私果這個概念。為此他專門收集了歷朝歷代的耍猴心得,寫了一部《耍猴論》。由於討論了大量的去果手段,又被叫做《去果論》。在這裡他提出了“公果主義”,就是所有猴子們的果子都是猴圈共同所有,根據猴子們的工作不同集中分配——這顯然要有一整套的新法則和新分權體系才能保障。

反正這個想法被一部分猴子認可了,他們著手去操作,去實踐,走了無數的彎路,終於搞出來一個他們認為符合猴可思理念的國度。

在這個團隊裡面的猴子們歡呼雀躍,認為自己這個猴圈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

當然,最後他們還是避免不了被耍猴的基本命運——一個猴子的命運,當然要靠爭取,靠努力,但也要考慮時代的進程。

猴圈能存在的基本意義就是有“耍猴”的現象,不管公果還是私果,不管是大猴還是小猴,只要有猴的地方,就有耍猴。

只不過相對從前那種公開化的耍猴,現在的耍猴要隱晦很多,專業很多。

比如耍猴的總數量不能超過一定比例,不然不利於猴圈的穩定,但在一定比例下,就是可接受的——零容忍這種猴語顯然不存在的。

比如在耍猴的事情曝光後,如何找猴背鍋,如何三杯罰酒了事。

比如耍猴的人要專業,至少要掌握太極拳和殺手鐧這兩門絕技。

比如耍猴要因猴而異,對於比較罕見的猴群要留心,其他私果圈來的金毛猴子要區別對待等等,反正就是要有點眼力見兒。

還要確認什麼樣的猴子才有資格耍猴,每一種不同級別的猴子可以怎麼耍,如何從猴子的口袋裡掏出足夠的果子但是又不能引起猴子的反抗。

猴可思恐怕從來沒想過耍猴的事,所以這些事只能由他的繼承者們自己研究解決。

這當然也避免不了走彎路。

最近就有一隻小猴子,被高高展示在全圈的猴子面前耍。他是一隻醫學猴,他只不過討論了一家大猴子旗下的產品,就被大猴子們吊起來耍。

這小猴子被吊了三個月回來後,居然還有看熱鬧的小猴子說:小猴子,看,你又亂說話了吧。安心的被耍就行了,像我們,就算被耍,也還是很快樂的啊。

小猴子漲紅了臉,害起了精神病。

但即使如此,大猴子們還是不放過耍猴的機會,要求這個小猴子道歉。

而其他的小猴子們呢,則在家收看大猴集團冠名播出的《小猴的名義》,來感慨時代的進步,感謝公果時代的幸福生活。

他們卻忘了,就在這部《小猴的名義》裡面,每一集可都是“耍猴戲”。

整部戲裡,小猴子的存在只是被動接受一切,你告訴我,小猴子除了發微博發視頻之外(就這還被定義為散發不實內容),哪還有小猴子的事?

尾聲

金庸在《碧血劍》中描寫了一個國外學子張朝唐,他第一次來中國是明朝崇禎年間,那時候明軍濫殺無辜。

後來他聽說闖王推翻了明朝,便再度來遊,結果是闖王軍隊在濫殺無辜。

《笑傲江湖》裡東方不敗倒臺後,大家熱切期望著任我行能一改前事,結果是任我行成了第二個東方不敗。

可能對猴圈而言也一樣,推翻不過是換個場面,改變與否看決定權在哪——而如果不想做被耍的猴子,至少得有袁承志令狐沖這些人特立獨行的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