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财多久了?效果怎么样?

TT科技控

从开始理财到现在刚好三个年头,接触过的理财产品有几种: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黄金等。不同的理财产品收益不同,有亏也有赚,但不变的是这个过程丰富了我的理财知识。

货币基金。和余额宝一样,余额宝属于天弘基金中的货币基金,这种理财产品是固定收益的,也就是只要你投钱进去就会不定有收益。目前市场上货币基金的收益大多在4.5%-5%之间,即存1万进去一年有450-500元的收益,具体选择哪个可到理财平台上筛选。

债券基金。债券基金收益不固定,15和16年是债券的牛市,那会年收益等达到10%,我购买债券基金也主要是在16年。到16年年底债券结束牛市开始进入震荡状态,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结束这种状态,具体可以参考国债指数的走势,这段时间的债券收益并不理想,很多收益还没有货币基金高,因此我已经一年多没有购买债券基金了。目前也不建议购买。

股票。大A股很有中国特色,坚持专业割韭菜不动摇,很多股涨跌不看业绩,而是靠机构、游资、牛散等持有大资金的,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因此想要在中国股市赚钱,要么你有大资金,要么你能摸懂机构和游资的套路,要么就是找些优绩股做长线。

我是15年牛市快结束那会进入的股市,差不多就是做了第一批接盘侠,还好那会刚开始并没有投入多少,所以交的学费不多。后来断断续续有亏有赚,打新中过一次新股,也也到过一些坑,总的来说输赢不大。因此要是你还没进入股市,建议就不要进去了,投资一些稳定的理财产品,有收益而且不用花太多精力在上面。

黄金。这是在银行APP上的纸黄金,与国际黄金以1:1的价格进行买卖,和其他私人第三方平台不同的是没有杠杆,因此风险相对较低。购买这类黄金需要对国际上黄金的价格走势有一定了解,然后看准时间买入、持有,只要有耐心,赚多赚少都是有的。

以上就是我开始理财的时间和接触过的理财产品,你的理财经历怎样、有哪些可推荐的理财产品呢?


Jason李

开始理财6年有余,虽然不能说效果很好,但是理财给我的更多是更宽阔的视野。那就从我的经历开始说起,希望对你有帮助。

个人经历

1、2010年大三的时候关注理财,但是那时候意识不强,关注财经新闻更多,想着毕业就投身金融行业去;

2、2011年毕业,放弃法学专业,从国信证券的一个客户经理开始入行,2011-2012年行情都非常的差,我坚持了下来。在做客户经理的同时准备成为投顾需要的技能,包括写分析、演讲等等,在半年后跳槽到了国信另外一个营业部做投顾助理,后来成为了营业部的产品经理,负责营业部产品的培训及推广,扎实了我对于理财的基础知识;

3、2年后我离开了券商行业,投入大宗商品行业,做了4年,现在出来单干了,带着一群兄弟,搞投资者教育的产品。

个人心得

这几年的从业经历告诉我,不要拘泥于你现在从事的行业,也不要固步自封,一定要用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不同的金融产品,这样你才可以用更高的眼界去看待理财这个东西。

从远一点的角度,理财包括了你对于未来的规划,买房子就是你的一个理财。在一线城市,如果你在早2-3年咬牙买了房子,你现在的负担会轻松非常多,这算不算理财?本人也是幸运上了车,多亏了身边的这些金融圈的朋友给予的提醒。附上一线城市从2007年到2016年的房价走势,有多少人的年收入能够实现这样的增长曲线?

从近一点的角度,理财就是让你的资产保值增值。我关注的理财方式包括很多,股票、债券、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保险、P2P、大宗商品,只要是安全的,能够为我带来收益的,我都会去了解。这里的收益不仅仅指的收入,还可能是避免我的一些损失。下面我就举几个方面的例子给大家讲讲我的一些心得。

股票

比如很多人说股票很容易亏损,但很多人其实没有花心思去研究,总想着一步登天。要么就是死扎进去,要么就想捞块钱,这样你想不亏损都难。我的做法是找到几个大师,看看他们选择的股票,然后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路,看看公司的财报和表现,选择出自己喜欢的公司,然后分批买入,坚定持有。我持有了1年多的复星××已经实现了超过48%的收益,为避免广告嫌疑,我对相关信息进行了遮掩。

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股票投资不难,我没有花太多的精力,但实现的收益也不算差。

基金

我个人是喜欢研究基金的,因此基金我买了好几个组合,在不同的智能投顾平台上大概有3-4个组合。其中一个组合是我自己配置的,今年以来的表现也还可以。

基金方面,我是花了心思的,毕竟基金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理财方式。对于基金的组合配置,我是纯粹有兴趣的,所以我也是比较了解的。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智能投顾平台,可以直接根据你的投资偏好给你投资建议,你只需要定期买入就可以了。另外两个平台,今年的收益也超过了5%,整体来看也还可以,但需要继续观察。

P2P

在这个投资产品没有火起来之前,我就已经关注了这个行业。那时候可以选择的平台不多,而且收益还可以,只是当时的出入金还没有这么方便。只到现在,我关注的平台也还在,一直很平稳的运营,下面是我关注的一个平台的产品情况。

对于新兴的投资产品,我们一定要关注投资的安全性及辩证的看待这些产品。投资的安全性是你首先应该关注的,而不是投资收益。你的收益重要还是你的本金重要?当然是你的本金。

其次,要懂得辩证的看待这些新兴的产品。新兴的投资产品可能都是在法律没有明确监管的情况下慢慢产生的,尤其是创新很快的金融、互联网行业,互联网金融结合了两者就更加的需要关注了。出现了问题,我们不要一棍子打死,要懂得辩证的看,不然你就任由这些新闻媒体摆布了。如果你一直关注这个行业,你就懂得选择合适自己的好平台,这样你就不会轻易放弃一个好的理财方式。

结语

其实还有保险、大宗商品都是我关注的理财方式,但今天就不说了。希望我的这些个人经历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理财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你不断提升自己,找到合适的方式。祝愿你早日找到自己的理财之路。


小5淘基

什么叫理财?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有闲钱了怎么处理就叫理财吧。

我的理财可以说很一般,甚至糟糕来形容。

几万块在P2P金融产品,年化率10%左右,不敢放多了,也担心着呢,再说现在的项目也少,几个月一个周期,还不见得续得上。

值得一说的是定投指数基金,2007年开始每月定投1000元,当时的上证指数是5000多点,今天才3000点,十年定投积累,大概是80-90%的收益,比起房地产投资情况,就差远了。3年前投,现在至少两倍,但我没投呀,没实力投呀。

接着也就是买买股票基金,放在那,这几年的行情,可想而知。

当然,也学着别人,投几家初创公司,很小的占股,估计更多是一种人际圈的维系和加持,要想多大回报是不现实的。

还好理财的更好原则是,争取越挣越多,别想着靠之前的较少的积累,然后有高额的理财收益。

当然每行每业都有它的专业性,有些人,零起步都可以理出大财的,希望我们也变得越来越专业吧,理出更好的未来。


财经作家邱恒明

我认为你才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你有了理财的习惯之后,你会对你的生活有非常大的改观。因为你才决定了你自己在生活方面的一些开销,以及收入的合理分配,当你有了这个观念之后,你开始理财的时候,对于生活来说是有促进作用的。现在理财至少有56年的时间,那在这个时间之内的也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对于金融体系、金融市场的了解和认知之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标的。

比如说一开始投资股票会多一点,那个时候在上大学,所以比较有时间去盯着股票的大盘,对于股票的波动和上升下降有自己的判断,刚好那个时候是行情比较好,所以大家基本上都赚到了钱,之后由于学业比较忙,并且慢慢就步入了工作环境当中,买基金就更多一些了,因为把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股票交易,比我自己去做股票交易更专业一些,并且对于市场有更好的把握。

现在会购买一些消费类型的基金,黄金基金以及一些医药类的基金,这些基金主要是根据股市或者投资标的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如果你投资消费类的基金,那么他们会选择一些代表性的股票,这些股票的市值上升了,你的基金价格也会上升,随之而来就会赚钱。如果整体市场不是特别好,那么你的基金也会下跌,你也会亏损一部分的钱。

我在选购基金的时候,会关注历史收益率,然后根据历史的表现来判断未来的趋势。最后再预判一下这个市场还是否还有上涨空间,如果这个时候大盘属于下跌的阶段,那么可以分批买进之后坐等基金上涨,如果大盘整体走势不是特别好,那你就要小心为主。


变革家

我理财从2003年开始。理财与炒股同时,经历过几次牛熊,在股市混了多年,盈利尚可。

现在一些人对理财存在误区。一是感觉钱少没必要去理财,理财其实是一种习惯养成,不在乎钱的多少,一万要去理财,2千元亦是如此,只是生出来的钱多钱少而已,许多人认为一点钱没必要去麻烦,一天几毛几块线还要那么操心,这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当你有更的钱了才知道怎么去理财。

二有人认为理财风险太大,怕连本金都没了。如果你厌恶风险,最简单那就存银行了,存银行也有门道,许多人都喜欢存活期,如果有理财的心,就要看自己资金的使用情况,可以存七天、一个月、半年等比活期利息要高得多,高一点的就是货币基金(如余额宝)、债券(国债、企业债)、基金A。再高一点的有P2P、基金等、风险大的有股票、期货等,每一个行业都有每一个行业的套路,要多去学习才行。

对于新手而言开始理财投资,钱更不要太多,关键要形成理财投资的理念,以练手为目的,投入风险大项目的资金相对要少些,那样等你钱多以后,才会去理财。你不理财,财怎会去理你!


老虎股绳

说到理财,多多从小白理财到现在的游刃有余,满打满算3年零八个月。最开始的理财方式很简单,就和很多人的理财之路差不多,都是从记账,强制储蓄开始的。


因为一般工薪族理财几乎都是是从自己的收入入手,先累积本金。有本金才有可能投资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因为多多投资理财的风格偏保守,所以会很看重本金的安全性。

所以一开始都是学着定投基金,偶尔搞点银行理财和国债逆回购。后来通过各种渠道,去接触理财经验比较丰富的人,进一些比较活跃的论坛等等,就慢慢上道了,就开始接触P2P。因为P2P的雷暴很多,所以当初也亏了不少。就当是交了学费。


后来跟着身边一些经验丰富的朋友,也学着关注一些黄金实物,纸黄金,大宗商品等一些风险性比较高的理财产品。


所以整体来讲,这几年其实收获还蛮多的。比如关于理财的一些看法和认知。想通过理财暴富是不可能的,因为理财投机的方式对一般人来讲都是不可取的,但如果你是想通过理财,提高一下自己的收入以及生活质量还是可以的。


嗯,对了,差点忘记说结果。通过理财,多多收获到相当于一辆中档等级私家车的回报吧。所以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不过多多还是挺满意这个结果的。毕竟前期作为理财小白的学费也赚回来了。



多多说钱

截至到现在,我记账的时间已经超过1700天,换算一下就是四年多了。

效果怎么样?还行,但是远远不够。

记账

这是我某一个月的支出情况。大多数人开始理财都是从记账开始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都没什么钱,没钱就没办法去操作,不操作就无法从理财中得到快感。所以,只得先从记账开始,控制支出,找出大头消费,然后接着控制支出。目的就是节流。

重大疾病保险

很多人买保险都是亲戚或者朋友给自己的介绍的,而我不一样,我是通过系统的学习理财知识之后,认为想要不断的开拓边疆,用高强度的学习工作来赚取更多的钱财之前,先给自己做好防守,要是生病了,看病的钱,我可是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的,自己找到保险公司咨询,给自己投保了一份20年交的重大疾病保险。

余额宝

自己的第一份投资是余额宝,那时候什么都也不懂,就知道有人说“放100快到余额宝,每天可以获得0.01元的收益”。于是呢,将信将疑的就放了100快到里面。结果还真的天天都有,那时候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余额宝的收益。余额宝陪我的度过了最初理财的日子。


p2p

那个时候自己的胆子还是比较肥的,现在不知道怎么的越来越保守了。当时还有11~12%,现在看起来很恐怖,好在自己当时选择的工资资质都还不错,信用也都很好,所以自己身上也一直没有发生过违约的情况,感觉自己运气也挺好的。不过从去年开始就没有这方面的投资了。主要还是风险意识越来越强了。

基金

那时候看了《解读基金——我的投资官与实践》,觉得感触很大,对于基金自己也是一只下个要去试试,2014年年初买入自己手上的第一支基金,没过多久就遇上了难得的牛市,于是自己一只追加追加,最后取得自己认为一个小白该有的收益,当然比那些大神相差还是很远的。

股票

这方面我个人没有研究的很多,所以在这个方面,我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房子

经历过了人生之中第一次的牛市之后呢,就是漫漫的熊市。那时候认为整个市场收益不高,风险又太大。下决心买了交了自己第一套房子的首付,成了一只名副其实的房贷狗。

好,以上就是我这么些年的经历。希望可以帮助到题主。


理财顾问十一


健康快乐147116851

我是刚参加工作开始理财的,到现在4年不到吧。虽然效果不是太好,但我玩了不少的东西,我来讲讲我都投资的什么吧。

在学校的时候一直是把余钱放在余额宝的,当时也不知道买的是基金,只是想着能挣点就挣点,不亏就行,也没什么理财意识。

出来工作后我有了一定的闲钱,就想着存起来,去银行了解了一下,发现利率好低,没有余额宝赚的多,后来就仔细了解了一下余额宝,发现买的是货币型的基金,然后就对基金一发不可收拾。下来基金的软件,每天回家就是看基金的相关知识。开始不敢买什么,买的都是保本的货币基金,但是有几只货币基金比余额宝高好多,心里别提多开心。

上了几个月的班,公司同事在谈什么股票,说什么被套的股票开始解套了之类的,还有说什么赚了多少啊,忽然发现自己每天就几元几元的,好少。也打算去买股票。可是买股票要开户,开户还得上班日,不太方便。因此就去买了股票基金,那时候股市行情也慢慢好起来,开始小资金小资金的投入,确实赚了,后来胆子大了,把货币基金的钱全部投进了股票基金。我记得当时赚了差不多一万块钱。后来股市上了4000多点的时候,公司同事也要炒股,就一起去开了户。在股市里,买了跌,卖了涨,基本上是坐了无用功。后来股市从5000多一直跌一直跌,跌倒了现在,股票没被套,股票型的基金被套了。没什么信息了,就一直扔那,都不玩了。

再后来p2p🔥了,买了红岭创投,陆金所,有融,点融,还有钱宝。这些都不敢玩的太大,基本上玩过一段时间,就卖掉,就怕哪天平台跑路了,所以赚是赚了点,但是这赚的也就和我现在基金里亏的持平。

总的一句话,理财三年,效果一般。


wangyan

有句话说的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自毕业之后的第二年开始理财,不断学习,不断尝试新的理财方式,到现在已经有接近四年的时间了。在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股票、P2P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跑赢通胀的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随着经验的积累,收益率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年化收益率达到13%以上不是问题。

我对于理财的看法是,不管你有多少钱,都要去研究资产配置这件事情,不要因为钱太少而只关注于某一类的理财。在资本市场上,最值钱的东西就是经验,而且多种资产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一定要对各类理财方式都有所了解,即便在初期你不去全部尝试,也要加强学习,拒绝长期做韭菜。在当今社会,财商比智商重要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