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錢中最長壽的錢幣,“貨泉”

說起王莽鑄行的錢幣中,流通時間最長的非“貨泉”莫屬了。“貨泉”,王莽第四次貨幣改革的產物,從天鳳元年(公元14年)開始鑄行,一直流通到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發行時間差不多26年有餘,從目前的出土狀況來看,存世量也是非常的豐富。

莽錢中最長壽的錢幣,“貨泉”

莽錢中最長壽的錢幣,“貨泉”

“貨泉”的直徑2.3釐米左右,重約3克,材質為青銅,有內外廓,正方形穿口,穿口兩面都有廓,錢文為懸針篆“貨泉”二字。

莽錢中最長壽的錢幣,“貨泉”

莽錢中最長壽的錢幣,“貨泉”

就“貨泉”版別來說,在王莽鑄行的錢幣中可以說是種類比較多的,主要有雙廓、穿上半星、穿下左決文、穿下右決文、傳形、合背、橫劃等。這些帶記號的錢幣多與其鑄地有關,一般認為質量較佳的“雙廓版貨泉”為早期中央鑄造,而帶有“星決文的貨泉”應該是地方爐所鑄。

莽錢中最長壽的錢幣,“貨泉”

莽錢中最長壽的錢幣,“貨泉”

近些年在我們的鄰國,日本、韓國等地皆有“貨泉”出土,則表明在當時,我們就同這些國家有著友好的貿易往來。“貨泉”,在今天看來,不僅僅是莽朝時代簡單的錢幣了,更成為了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見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