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俞軍,與張小龍齊名

“痴人”俞軍,與張小龍齊名

痴迷搜索引擎的天才

如果說陸奇是AI領域的大咖,那麼俞軍便是搜索引擎的天才。李彥宏評價為“俞軍天生是為搜索引擎而生的”。

此時,俞軍從同濟大學化學系畢業3年,過得不太如意。三年間就換了三分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國營企業籌備進口生產項目,沒幹多久就跳槽到一家代理公司進口化工原料的公司,後來又去了一家網站從事分析儀器資料採編。

如此跳來跳去,俞軍始終不能滿意。因為當時的他,對於搜索引擎這一新生事物,極度著迷。在那一段時間裡,他如著魔一般利用所有時間使用和研究搜索引擎,如飢如渴地閱讀一切能找到的關於搜索引擎的中英文文章。

光是研究還不能盡興,他喜歡現學現賣,就以“搜索引擎9238”的網名,跑去新浪的搜索引擎論壇裡發表見解。

瘋狂的俞軍,一門心思只想著要踏入搜索引擎業,可惜非科班出身的“野路子”,找不到門路進入門檻略高的搜索領域。

欲投無門之下,他決定放手一搏,於是便有了後來的求職信。

當時,他以“搜索引擎9238”的網名,寫了一封獨特的求職信:本人熱愛搜索成痴,只要是做搜索,不計較地域(無論天南海北,刀山火海),不計較職位(無論高低貴賤一線二線,與搜索相關即可),不計較薪水(可維持個人當地衣食住行即是底線),不計較工作強度(反正已習慣了每日14小時工作制)。

儘管態度如此誠懇,姿態也放得夠低,但技術門檻頗高的搜索引擎領域,不是隨隨便便都可以進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的求職信,石沉大海。

俞軍至今仍為眾人津津樂道的有三件事:簡歷、貼吧、PM12條。

2003年的某一天,俞軍如常查看搜索日誌,突然發現很多人都在搜索同一關鍵詞,這引起了他的思考:能不能把這些有共同興趣的人都聚在一起,就共同興趣進行交流,這樣一來還能貢獻更多網頁上沒有的信息。

然而,誰能想到,隨著2015年新任掌門人的上任,貼吧成了被“討伐”的對象。

除了產品上的貢獻,俞軍用人也有一套。也許是自身經歷所致,招聘時他從不看學歷、專業等常規問題,只關注應聘者對互聯網的熟悉程度和對產品的分析理解。

誠如明末文人張岱所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像俞軍這樣的“痴人”,實屬難能可貴!

1,PM首先是用戶

2,站在用戶角度看待問題

3,用戶體驗是一個完整的過程

4,追求效果,不做沒用的東西

5,發現需求,而不是創造需求

6,決定不做什麼,往往比決定做什麼更重要

7,用戶是很難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戶,而不是改變用戶

8,關注最大多數用戶,在關鍵點上超越競爭對手,快速上線,在實踐中不斷改進

9,給用戶穩定的體驗預期

10,如果不確定該怎麼做,就先學別人是怎麼做的

11,把用戶當作傻瓜,不要讓用戶思考和選擇,替用戶預先想好

12,不要給用戶不想要的東西,任何沒用的東西對用戶都是一種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