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鳳雅走了,她的惡性眼疾並非絕症!惋惜之餘我們還應該知道這些……

有約君說

最近,河南周口3歲視網膜母細胞瘤患兒小雅一家走進了公眾視野。直到臨去世前,她右眼的眼珠、腫瘤已經膨出眼眶,讓人不忍直視,據說腫瘤還已擴散到她的腦部。

這並不是兒童視網膜母細胞瘤病例近年來第一次引起輿論熱點。在2014年,一條“咸陽四歲女孩患眼癌不堪痛苦,父母盼能安樂死”的新聞也曾在網絡熱傳。

小凤雅走了,她的恶性眼疾并非绝症!惋惜之余我们还应该知道这些……

視網膜母細胞瘤

我國患兒比歐美晚一年才發現

他表示,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發病大部分與基因有關,出生後發病,曾接診過1個月大的病例,大多數小朋友發現病情時是在3歲以下。

小凤雅走了,她的恶性眼疾并非绝症!惋惜之余我们还应该知道这些……

最早典型症狀:白瞳

手機拍照可自檢

在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早期,腫瘤還限制在眼內生長,此時的臨床表現包括瞳孔散大、白瞳症或斜視等,“最早的典型表現就是白瞳,因為視網膜在正常狀態下是不反光的,但腫瘤長在視網膜上會反光,看上去就是瞳孔呈現白色,家長稍微注意容易發現。此時,通過眼底攝像機檢查、超聲檢查可以查出。”張靖說。

錯失保眼機會

“估計這麼多年來,已有上萬小孩的眼睛被無辜摘除!”他表示,摘除一邊眼球后,眼眶內沒有支撐物,會引起顱骨發育畸形,外觀明顯改變;而如果是雙眼同時發病的病例,直接摘除兩邊眼球無疑剝奪了孩子今後數十年人生中的光明。

保眼率高於傳統化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