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雅安市雨城區委:弘揚中山精神博愛在行動

民革雅安市雨城區委堅持將弘揚中山精神與社會服務工作相結合、與開展“同心”實踐相結合、與民革自身發展相結合,在傳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聚焦“強化特色、鞏固成果、築牢品牌”三個方面,凝聚黨員力量、發揮黨員特長,組建“中山博愛志願者服務隊”,以服務隊為依託,發揚“奉獻、有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服務精神,圍繞扶貧幫困、愛心助學、敬老愛老、關愛抗戰老兵四個重點領域,廣泛開展社會服務。

扶貧幫困

圍繞精準扶貧中心工作,結合“領導掛點、部門包村、幹部幫戶”要求,開展“我為精準扶貧獻計出力”活動,共提建議40餘條。為聯繫鄉中裡鎮貧困村鄭灣村協調爭取上級扶貧資金400餘萬元,為碧峰峽鎮貧困村黃龍村協調落實資金115萬元。民革黨員牽手貧困戶126戶,投入幫扶資金4.2萬元,定期走訪慰問貧困戶,鼓勵貧困群眾自力更生,堅定脫貧信心。同時,指導貧困村發展集體經濟,提升治理水平,開展茶葉、雪梨、藤椒、油茶等生態種植科技示範活動,組織開展農業技術扶貧培訓3000餘人次,開展法律、人民調解員、產業諮詢2000餘人次。截止目前,2個聯繫貧困村已先後脫貧,140戶431人脫貧摘帽。

愛心助學

注重發揮黨員資源優勢,民革黨員、愛心企業家積極關心教育事業,結合脫貧攻堅工作,每年聯繫品學兼優的貧困生從高一開始簽署《愛心協議》,建立扶貧助學檔案庫,捐贈“圓夢大學”資金。助學助困助殘20多年來,已累計捐資360餘萬元,資助貧困學生360人,160名學子順利考上大學。此外,民革黨員長期在隴西僑愛中心校義務支教國畫,為鄉村孩子打開繪畫之窗。

敬老愛老

堅持帶著感情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每逢重陽節、春節等傳統節慶日,看望慰問困難黨員,並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茶話會等,向老同志們傳達新時代的新聲音。走進養老院,用行動傳遞“敬老愛老”正能量,鼓勵老同志們在安享晚年、幸福生活的同時,繼續為雨城發展、社會穩定發揮餘熱、貢獻力量。

關愛抗戰老兵

雨城區現有抗戰老兵14人,年齡最大的95歲,最小的88歲。組織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服務組,與雨城籍抗戰老兵及其遺孀建立長期聯繫,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送溫暖、送義診獻愛心活動20餘次,折算物品和慰問金約10餘萬元。近年來,已陸續尋找到10名抗戰老兵。

五年來,民革雨城區委組織開展“中山博愛”活動30餘次,拓展社會服務領域,提升社會服務水平,逐步將“中山博愛”打造成民革社會服務工作的重要品牌,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下一步,民革區委將繼續整合資源,以扶貧幫困、鄉村振興為重點,持續開展送法、送醫、送教、送科技下鄉等“中山博愛”行動,不斷夯實社會服務基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積極作用。

(雨城區委統戰部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