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恨你”,八年级留守儿童在日记中表达对老师的恨意,如何看待这件事?

俺莱芜有石在有趣

老师,我恨你!这是一个八年级留守儿童在日记写的,在小时候读书,学习跟不上,被老师批评,作业没有做好,被老师批评,作为幼小的学生,一定是恨老师的,


但长大了,懂事了,就知道是老师为了你的将来才批评你的,老师批评你,是想让你奋进,记得我小时平时每次考试考的都非常优秀,但有一次期中考试没有考及格,老师不但在课堂上指名批评我,还打电话把我妈妈叫来问是什么原因,导至学习下降这么厉害,我当时心里那个恨,是无法形容的,恨老师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我当时还是班干),


更恨老师还把我妈妈找来,让我家里人都知道了我的学习下降了,但在我渐渐的长大了,才知道是老师用心良苦,是老师即时发现我的学习下降,找来家长,共同找出我学习下降的原因,然后学校和家长双管齐下,把我的学习提高上去,向这位八年级学生,父母在外打工,缺少家庭监督学习,只在学校学习,学习又不好,老师当然要批评你了,但在他幼小的心里,总感觉不公平,

总是错误的理解!我学习差怎么了,谁规定学习差就要天天被批评,学习好就要天天被表扬啊,但等到他长大懂事了,他就会明白,你学习不好老师如果还天天表扬你:“哈哈!恭喜你!你的学习又比上一个星期下降了“!那以后的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不用别人说,你自己也清楚。大家认为我分析的对不对。


司马小绢

哈哈哈哈哈!!!我看到了一个很无奈的事。。。


怎么说呢,“老师,我恨你”。这句话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作假,我想应该却有其实吧。

难道笔记本里要写“老师,我爱你(或者老师,我喜欢你)”。恨不可能没有愿意,如果没有原因怎么可能写下来。哪怕就是在我读初中那会儿恨老师也顶多嘴上说说就罢了,怎么可能写出来。可想,这孩子怨念是有多大。

让我来猜猜,是不是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孩子进行侮辱了?或者是当着全班孩子的面,数落孩子,伤害孩子自尊心,把孩子父母在外打工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说了出来,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最后是因为作业太多?(根据我多年来的经验,我相信最后这一点是绝对不可能的。。。)

还记的读书时,老师常常因为一些补助啊,什么的,就说我是什么平困孩子啊,孤儿啊什么的,真的受够了,家里贫困我认了,你搞特殊对待我也忍了,但是每一次就把这些事掏出来,我无fuck说。难道就不能像对待其他同学一样吗?非要搞个特殊化对待?

真的别拿孩子的家庭情况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因为真的会伤害到孩子的,我们需要的不是怜悯而是尊重。

我想这位老师应该就是那样,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可能有辱骂孩子的情况呢?只是具体不知道,真的不好说,也希望我猜的是正确的吧,不然就好尴尬的说。。。


发扶风

你可以严格要求我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但至少作业量要合理!你可以在我犯错时批评我,给我讲道理,但至少别打我!别骂我!
我们在父母身边被看作宝,怎么到您这儿就成了可打可骂的出气筒?

哈哈,其实这孩子说出了很多孩子不敢说的心声吧!试问,当年还在读书的你,老师一留就是一堆的作业,你是不是也在背地里埋怨,咒骂过老师呢?

咱们就事论事,题主所描述的是一名八年级的留守儿童,还处在需要父母陪伴的年纪,是一个缺爱的群体。孩子在学校遇到烦心事需要倾诉的时候,自己最亲的人却不在身边,久而久之,极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从抵触身边的一切,暴饮暴食,脾气暴躁,注意力难以集中,而题中的小男孩,仅仅因为老师管教他,批评他,他便生了恨意,可是从某方面来说,这也许只是他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罢了。

但话又说回来,学生恨老师,难道老师就没有错了吗?

还记得我还在小学的时候,班主任是教语文的,每天上过课文之后就让我们抄书,抄讲义,关键是还不让我们抄一遍,而是三遍,五遍,甚至更多

,于是乎,我们个个练就了同时手握两只笔,三支笔写字的技能(被逼无奈,请勿模仿)。上过的要求背诵的课文,无论课文多长,今天上过,第二天就要挨个检查。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一天,语文老师也不知道是发哪门子疯,她让我们抄书我们都没抄完,她就拿出一根拇指粗细的棍子挨个打手掌,甚至还让班里的各小组组长及班长跪在讲台前,趴在凳子上接着抄,这哪能啊?虽说跪恩师在中国还被视为一种尊师重道的表现,可是还有一句话叫“男儿膝下有黄金”啊,于是乎,一被要求跪着写字的男生“起义”了,凳子朝旁边一扔就和班主任推搡起来,眼看事情要闹大了,班长赶忙去办公室喊人,最后“起义”的男生被校长点名批评,班主任也被要求写检讨书,真可谓是大快人心了。


平日里,班主任也没少骂我们,甚至“一个个跟愣子样”,都成了她的口头禅,所以我们背地里也没少骂她。每天背着一大堆作业回家,总是会和父母吐槽,倾诉,父母便会及时的开导我,怕我走极端。讽刺的是,我们班的语文成绩一直都很好,甚至在乡镇各学校竞赛中,排名也是数一数二的。
古人言:严师出高徒。可很多老师大概是对“严”有着根本性的理解错误吧?

你可以严格要求我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但至少作业量要合理!你可以在我犯错时批评我,给我讲道理,但至少别打我!别骂我!我们在父母身边被看作宝,怎么到您这儿就成了可打可骂的出气筒?

总结一下,八年级留守儿童恨老师,其父母需反省,其老师也得自我检讨。另外最好给该男孩找一位专门得心理老师,及时对其教育引导,以免孩子将来走入歧途。

这是来自公益青年说的观点。如果您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哦♡

公益青年说


如果有孩子对某个老师说“老师,我恨你!”我觉得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个老师是很“失败”的!

第一,老师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

我们首先得爱孩子,让孩子也爱上老师,爱上老师的课堂。


第二,尤其是对于个别“特殊”情况的孩子。比如说性格内向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的孩子、跟父母中一方长大的孩子等等!

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爱!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爱心!

第三,题主说孩子都八年级了,已经是青春期的孩子啦!父母还常年在外,成绩不好,课堂纪律也差!这问题有多严重?我们都可以想像!

青春期的孩子内心本来就是“孤独”的!他们更需要被关爱、被重视,更需要有存在感和成就感。

父母常年不在身边,谁去关爱重视Ta?老师请多注意留心Ta吧!


缺“爱”的人内心更孤独,更不用说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本能的把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是自己不喜欢的环境都排斥在外!

老师请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多鼓励鼓励孩子。再“差”的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何况还是个孩子呢。难道我们就看不见他们的一点优点吗?不会吧?多鼓励,多帮助!让孩子有被重视的感觉,建立起他们的存在感各成就感,孩子的自信心就起来啦!这时候,孩子肯定是爱老师的!

我们先不说孩子成绩好不好,至少Ta是一个思想健康的好孩子!


第四,老师多跟孩子父母沟通一下,为了他们都孩子,要求他们就算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也要多给孩子打电话,现在视频都很方便!让他们多关心关注他们自己的孩子!

好了!不说了!站在讲台上就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他们还是孩子!这仅仅说说我自己的看法。你觉得呢?这样认为对吗?

祝开心快乐!


关注【语文老师锦绣】享受免费点评作文,我们一起学好语文!


语文老师锦绣

这个问答很冷,近二十天前的提问,一个没多少阅读量的回答,但我还是想要说那么几句。

为什么会多此一举?因为我自己也有一个正上八年级的儿子,一个让我和老师头大如斗的"骚年"。

从题主给出的孩子的日记看,这孩子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不差,只不过是对老师的管束不认同罢了。这样的事,我孩子身上也发生过,把爱之深责之切的物理老师当成仇敌,故意不做作业,即使做好了也不故意不交。甚至最终老师把我请到学校一起沟通,孩子还再三试图让老师给他道歉……为了一个他认为很过份的批评。

八年级的孩子,应该是刚刚进入青春期或者即将进入青春期。有那么些惶恐,有那么些荒堂,有那么些叛逆,这再正常不过了,甚至还有那么些极端。

一边是繁重的学习压力,一边是新奇而又恐惧的生理心理变化,换位思考,我也觉得有点难为孩子了。



这时候的孩子,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其实是很强的。我孩子就和他的几个同学组成过"某某四骚",课里课外写诗对句画漫画,八门功课全当耳边风。校内居然还从者如云,古今中外不分菁芜竞相传阅了十数本书籍,各自做着一本自己的小册子。

孩子肯把心中的"恨"表达出来,这其实是好事。家长老师及时和孩子有效沟通,没准下一个学霸就此诞生。怕就怕那些个憋着满腹的"仇恨"不言不语,假装乖乖仔的,一个不小心就走了极端。


我孩子比较幸运,他爹我多少知晓点诗词格律,在鼓励学习中让他知难而不退。语文老师更是教导有方,竟然让他迷上了阅读题和作文,尤其是作文,一篇没能拿优便耿耿于怀,总算是顺利过了一关。

无叛逆,不青春。这道难题,又何止出给了老师和家长,孩子比我们更难。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倾听,多给孩子掖一次被窝,您的孩子可能就成长得更健康茁壮一些。


小市民的茶余饭后

如果这是真的的话,那么这篇作文很直观的反映出某些方面教育的缺失。很难想象一个八岁的孩子懂得什么是“恨”?


笔者五岁上学前班,小学三年级才开设作文课,那时笔者也是正值八岁。 八岁对于一个孩子的童年至关重要,正是打开心灵看世界,对什么都好奇而又似懂非懂的年纪。

那么,作文主人公的“恨”又从何而来?该怎么拯救他迷失的人生观?

我只能试着想象一下他的内心:

一,再过几天爸爸妈妈就要外出打工了,我问他们能不能不要走。爸爸说:“熊孩子,我们不出去挣钱,谁管你吃喝”!妈妈说:“儿子,我们都是为了你呀。”哼!这就是为我好?我偏不让你们好!

二,今天和小强打架了,我不能告诉爸妈,只能让老师为我评理,老师批评了我。可是,是小强先打的我呀!

三,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没做好,爸爸妈妈不在家,爷爷奶奶又不识字,我该怎么办呀?明天上学老师一定会吵我的。

四,明天要开家长会,表扬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反正我既没有爸妈,成绩又不好,干脆不去了!

…………

留守儿童问题在中国农村普遍存在,想要改善必须狠抓农业现代化、经济化,大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鼓励本地就业。

教育方面则要注重教师素质,整顿教师群体,提高教师待遇,做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最后,作为一个不合格的父亲,愿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快乐的天使!



小万眼中的世界

其实,学生恨老师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一种是挑皮捣蛋的学生,一种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第一种挑皮捣蛋的学生恨老师管的太严,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恨老师不待见。事实也确实如此,当老师的普遍存在一种偏爱心理,偏爱学习好的看不起学习差的,大有嫌贫爱富的心态。

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是学习成绩差的那一类,总是遭老师的白眼。学习好那几个学生,只要有事请假跳了课,第二天老师会主动地找该学生补课,而且很耐心。有一次我请了一天病假,第二天到学校去找老师补课,因为别人老师都补了,我也应该会的吧。万万没想到的是,老师一听我补课,把眼一瞪说,补什么补,我有时间给你补课吗?一抬手把我轰出了办公室,惹得外面的同学哄堂大笑。从此我就恨上了这位老师,恨老师偏心眼,恨老师不把我当做他学生。不怕诸位笑话,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原谅他。


大掌柜158356578

这个学生不是好惹的哟,敢在作文里直接对老师说这些话,平时管理起来也不应该好管。

从学生作文里能够看出这样一个问题:

不管是学生认识上的错误还是事实如此,老师在对待学生态度上让一部分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偏心了,是针对差生。

既然这样,说明老师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不恰当的地方,才会让学生有这样的误解,所以,老师得跟学生解释,让他们知道你不是偏心,并且要让他们心服口服。



这个问题看着像是一个老师提的,从对问题的描述来看,老师对这个学生的态度确实有一点点不好。成绩差,不守纪律,这样说没什么问题。但是老师刻意说孩子矮,胖,不爱运动,爱吃零食,这有什么用意呢?矮胖爱吃的人和成绩差不守纪律好像没什么关系吧!


所以,老师得反思,是不是在对待学生的时候有所偏颇,是不是应该注意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即使他是差生,也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


深悟浅谈

看完这篇日记,我还是挺佩服这位学生的,敢于把心里话写出来;同时,看到老师对日记里每一个错别字详细地圈出来,也看到了老师的心平气和。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和判断周围的人和事,虽然幼稚,却发自内心,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


看问题的描述,‘’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的成绩不好,也不太遵守纪律‘’,缺乏父母在身边的督促和管教,既然违反纪律,必然会成为班主任办公室的‘‘常客’’,经常被叫去办公室对学生来说是很丢脸的事,由此对老师萌生‘‘恨意’’很正常,试问,哪位管理严格的老师没被学生‘‘恨’’过?

学生所说的‘’恨‘’,更多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不必过于放大。只是,当学生表达出这种‘‘恨意’’的时候,老师应当自我反思一下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是不是足够公平?切不可造成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立情绪。


刘向雄

感谢大家的阅读!

小小孩子不可能说谎,他们用单纯的眼光看世界,可是单纯的眼光中看出了勾心斗角和各种不公平!

“老师,我恨你”说出了多少孩子们的心声,不是因为家庭作业,不是因为老师严格的管理,而是因为老师的不公平的对待和“凶狠獠牙”的眼神!

老师眼中的学习好和学习差或许真的如这个孩子所说的根本不是一样的对待,学校从小学就分重点班和普通班,就分好学生和坏学生,从根源处就对一些孩子直接否定的拒绝,对他们以后真的没有影响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