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蘇格蘭總是鬧獨立?

點灬小點

英國作為一個國家名稱實際上是並不存在的,英國的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除了孤懸海外的北愛爾蘭之外,大不列顛島上面又被分為三大塊,分別是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其中主體部分是英格蘭,英格蘭佔據了整個英國人口以及經濟總量的絕大部分,蘇格蘭雖然與英格蘭同屬英國,但是蘇格蘭卻一直存在著很強的獨立意識,蘇格蘭之所以尋求獨立,這與英格蘭和蘇格蘭在歷史上的關係相關。值得一提的是,蘇格蘭和英格蘭在國際上也是以兩個獨立的身份來組織足球隊的,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除了英格蘭足球隊之外,還有一個蘇格蘭隊。

蘇格蘭追求獨立的歷史也絕不是一天兩天了,雖然2014年的蘇格蘭公投最終以留在英國結束,但是卻反映出了蘇格蘭地區的強大的獨立的呼聲。公元1707年,蘇格蘭被併入英聯合王國,而英格蘭之所以要吞併蘇格蘭,實則與17世紀初以來的英格蘭和蘇格蘭王室危機有很大關係,17世紀初,由於雙方都產生了王室危機,因此形成了兩國共享一個國王的狀態,在克倫威爾就任護國主期間,英格蘭軍隊也曾經企圖通過武裝吞併的方式佔領蘇格蘭,但是並未獲得成功。此後數十年,英格蘭一直試圖與蘇格蘭合併,但都以失敗而告終,18世紀初,英格蘭議會通過《外國人法案》,以封鎖港口為手段來威脅蘇格蘭就範,蘇格蘭貴族基於維護自身經濟利益的考量,最終同意與英格蘭簽署《聯合法案》,但是很明顯,這種法案的簽訂是被迫的。因此也為日後的蘇格蘭獨立埋下了很深的隱患。

雖然與英格蘭合併了,但是蘇格蘭在卻依然保留著自己的文化、宗教和社會習俗,英國政府在19世紀末還成立了專門的“蘇格蘭部”來負責蘇格蘭事務。20世紀初,由於日不落帝國的實力逐漸衰微,同時世界範圍內的民族主義思潮也深深影響了蘇格蘭民眾,所以蘇格蘭獨立意識開始高漲。在與英國政府博弈的過程中,蘇格蘭取得了發行貨幣的權力,使用自己的語言的權力等等。

2007年,主張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在蘇格蘭議會選舉中擊敗了親英格蘭的工黨,首次獲得了蘇格蘭的組閣權。蘇格蘭民族黨上臺後,一直致力於推動蘇格蘭獨立,在與英國政府經歷了反覆的交涉和博弈後,蘇格蘭於2014年9月舉行了第一次獨立公投。


青年史學家

蘇格蘭總是鬧獨立,基於以下幾個背景:

一、蘇格蘭與英格蘭並非親兄弟

很多人以為,蘇格蘭、英格蘭都是親兄弟,不存在民族差異,鬧獨立只能滿足政客們的慾望,從地方長官變成一國首相。但瞭解過蘇格蘭的歷史才發現,這種認識錯得離譜,他們不是親兄弟,歷史上並非一個國家,而且千年來戰事連綿不斷,蘇格蘭一直處在英格蘭的入侵陰影之下。

從民族歷史上來說,蘇格蘭人與英格蘭人很不相同。凱爾特人是英倫三島的原住民,公元前一世紀,強悍的羅馬帝國來到這個小島,征服英格蘭,但凱爾特人憑著蘇格蘭的險峻地勢將羅馬大軍抵擋在蘇格蘭高地之南。羅馬帝國四分五裂後,日耳曼人的另一個分支盎格魯-撒克遜人佔據了英格蘭的地盤,但也是到了蘇格蘭邊界後就沒再北上。所以,英格蘭曾被各種不同的人統治,凱爾特人、羅馬人、盎格魯-撒克遜人,而蘇格蘭人的血脈則很單純,就是凱爾特人。約翰遜說那是因為蘇格蘭不值得被侵略,蘇格蘭人可不這樣認為,他們覺得英格蘭才是被侵略、被強暴、被外族控制的可憐蟲。

二、蘇格蘭與英格蘭的千年恩怨

蘇格蘭在公元843年曾經完成統一,作為一個獨立國家而存在。1296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起兵進攻蘇格蘭,推翻了當時的國王,並將蘇格蘭國王加冕時必須的命運之石奪走,送回西敏寺。於是,蘇格蘭英雄威廉·華萊士出現了,好萊塢電影《勇敢的心》講的就是這個故事。華萊士死後,蘇格蘭國王羅伯特一世於1314年在班諾克本大敗英格蘭軍隊,取得了第一次蘇格蘭獨立戰爭的勝利。後來,圍繞宗主權、王權和領土之爭,邊界騷亂和抗英起義仍不斷髮生。

1603年,無子的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駕崩,當時的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是伊麗莎白一世的表侄孫,皇室的血脈關係和約定俗成讓詹姆斯六世繼承了英格蘭王位,史稱詹姆斯一世。從此,兩個各自為政的獨立國家擁戴一個國王,直到今天。王權統一帶來的和平並不持久。30多年後,信奉長老會的蘇格蘭人開始造反,反對國王強力推行聖公會教派。又過了幾年,英國王室與議會的矛盾上升為內戰。蘇格蘭則在保王黨和議會軍兩邊徘徊。1649年,英王查理一世被處死,英格蘭成立共和國。由於蘇格蘭人與查理一世的兒子頻繁聯絡,並幫助其從事復辟活動,"鐵軍"大將軍克倫威爾親征蘇格蘭。幾番鎮壓勝利後,克倫威爾下令英格蘭和蘇格蘭合併、取消蘇格蘭議會,這道命令在蘇格蘭特別不得人心。

三、合併並非情願,分離運動漸起

光榮革命之後,英格蘭告別王權體制,成為君主立憲制,貿易、殖民、市場、通商這些名詞,成為英格蘭議會和英格蘭人的新寵,英格蘭迎來大發展時期,成為世界貿易的規則制定者。而蘇格蘭國小人少,經濟落後,長年戰爭導致民生凋敝,舉國之力進行的殖民計劃又破產,再加上英格蘭人趁機經濟封鎖,使蘇格蘭的國民經濟瀕臨崩潰。在這樣的壓力下,1707年,英格蘭議會和蘇格蘭議會達成協議,《聯合法案》正式通過,兩個國家的議會正式合併,各自取消國家稱號,改稱大不列顛聯合王國。蘇格蘭保證不另擇君主,而英格蘭將出資解決蘇格蘭的財政危機,兩國議會合二為一,辦公地點設在倫敦的威斯敏斯特。

雖說蘇格蘭與英格蘭沒有壓迫者和被壓迫者這一說法,其聯合完全是利益所致。但因為議會和君主都在倫敦,所以,很多蘇格蘭人覺得自己被出賣了,他們對聯合大加抵制。據說《聯合法案》是秘密簽署的,在法案上簽名的蘇格蘭首領都得到賄賂。蘇格蘭詩人彭斯寫道:"我們被英格蘭的黃金給買賣了,這麼一大堆國家的盜賊!"所以,兩國聯合之日,也就是蘇格蘭獨立運動開始之時。

四、北海油氣資源之爭

英國媒體分析稱,蘇格蘭當初主要是出於經濟原因才與英格蘭合併,現在也是經濟誘因,推動蘇格蘭鬧著擺脫中央政府。統計數據顯示,現在英國已經成為歐洲第三大產油國和第四大天然氣生產國,石油產量僅次於俄羅斯和挪威,天然氣位於俄羅斯、荷蘭和挪威之後,這與英國北海油田持續增加的產量息息相關,而英格蘭始終認為,北海油田理所當然歸其所有。蘇格蘭還對每年向英國政府繳納近90億英鎊的油氣稅耿耿於懷。此外,不少蘇格蘭官員說,如果脫離中央政府,以現有的漁業作業線為國界,蘇格蘭將獲得95%的油田和60%的氣田,屆時將會得到一個巨大的"聚寶盆"。而這正是蘇格蘭與英格蘭鬧"離婚"的底氣所在。


馬湖蠻

去年的英國“脫歐”在國際社會輿論上掀起了巨大的浪潮,而蘇格蘭人民由於對英國這次公投的結果不滿,再次開始了新的獨立公投。仔細觀察,人們會驚奇的發現蘇格蘭雖然名義上屬於大不列顛,但是它有著獨立的政府,獨立的議會,甚至可以單獨派出球隊參加歐洲盃與世界盃,那麼,已經具有如此自治權力的蘇格蘭人為什麼還要追求獨立呢?
蘇格蘭公投的標語


從羅馬開始的糾纏


歷史上的蘇格蘭曾經長時間獨立於英格蘭之外,具有自己的文化屬性。這就要從大不列顛島上最早的居民凱爾特人說起,他們曾經與世無爭的生活在這片樂土之上。然而,公元前一世紀羅馬人的入侵打斷了這片平靜,已經征服了高盧(今法國)的凱撒率軍度過諾曼底海峽,將羅馬的軍隊與移民帶到了島上,但是凱爾特人並沒有完全屈服,他們撤退到半島的北部繼續抵抗,羅馬人終究沒能將他們徹底征服,只能修建了著名的哈德良長城作為文明與野蠻的邊界,自此,長城南北的土地上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文明。

哈德良長城


為自由而戰的“華萊士們”


羅馬帝國分崩離析之後,南部英格蘭地區成為盎格魯薩克遜人的七國爭霸之地,在北方,傳說中的國王肯尼思一世在公元843年建立了獨立的蘇格蘭王國。但是英格蘭的統治者從諾曼王朝(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建立的王朝)開始就不斷介入蘇格蘭的王位繼承,並通過聯姻將英格蘭的文化滲透到蘇格蘭社會中。直到英國著名的長腿愛德華時期(13世紀下半葉),英王趁蘇格蘭發生王位繼承糾紛的機會發兵佔領了蘇格蘭。而那位神奇的民族英雄威廉姆華萊士正是在此時掀起了蘇格蘭人民的起義,雖然最後以失敗告終,但是其後的蘇格蘭國王詹姆斯·羅伯特卻在1314年的班克圖本戰役取得了勝利,蘇格蘭人在2014年進行獨立公投便是為了紀念這一史詩性的獨立戰役。

威廉姆·華萊士的影視形象


陰差陽錯的“統一”


歷史總是喜歡給人們開玩笑,英格蘭對蘇格蘭的征服在戰場上沒有取得勝利,卻因為一場奇特的王位繼承而成功。都鐸王朝的伊麗莎白女王死後無嗣,英格蘭的王位繼承權落到了她的遠方表侄女的兒子詹姆斯六世身上,1603年,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在倫敦登基,成為了英格蘭的詹姆斯一世,英國的斯圖亞特王朝正式開始,英格蘭王國與蘇格蘭王國從此形成共主聯邦,雖然是兩套完全獨立的行政體系,但是元首卻是同一個人。光榮革命之後,兩國的議會達成協議,共同去除獨立的國號,改成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如此,兩國終於正式合併,但是在兩地區仍然相互獨立的存在著,很多蘇格蘭人對這種合併心懷不滿,因而追求獨立成為了蘇格蘭始終存在的政治導向。

斯圖亞特王朝的徽章

歷史研習社

個人觀點是不希望英國分裂的,英國跟南斯拉夫不同,英國在世界的影響力是南斯拉夫不能比的,以前那些鬧獨立的國家基本上都是前華約成員國,是冷戰期間兩大陣營對抗中相互煽動的結果,都是為了自身利益。現在美國為了自身利益還在不斷煽動中東及北非一些國家包括我國的臺灣香港新疆西藏鬧獨立,但現在主流國家都是基本上都是統一穩定的趨勢,獨立勢力的影響還成不了氣候。但作為世界影響力巨大的英國要是在沒有外部干涉的情況下分裂成功的話,這就會給世界上所有分裂勢力極大的鼓舞和希望。這就會給全世界引起新的一輪蝴蝶效應,原先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又會掀起動盪,中國同樣不能倖免,畢竟現在的疆獨,臺獨及藏獨份子還在積極的分裂祖國,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結果。所以蘇格蘭還繼續留在英國是全世界的幸運。


深藍156126790

2014年9月18日蘇格蘭進行了第一次關於是否獨立出英國的全民公投,結果是55.3%的人反對,44.7%的人支持,沒能取得獨立。但隨著英國脫離歐盟(蘇格蘭是支持留下的),第二次公投呼聲越來越高,對此梅姨堅稱反對。那麼為什麼蘇格蘭一直鬧著要獨立呢?

從歷史上說,英格蘭和蘇格蘭歷史上就不是一個國家。蘇格蘭在公元843年在肯尼思一世的統治下完成統一,成為一個獨立的王國,但蘇格蘭歷史的一個分水嶺是在1290年的繼位危機,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宣稱對蘇格蘭王位有繼承權並大舉入侵,這也就開始了兩國之間數百年的戰爭積怨。大家應該都看過電影“勇敢的心”,講的就是13世紀蘇格蘭起義領袖威廉•華萊士反抗英格蘭統治者的故事。後來蘇格蘭取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但與英格蘭的糾葛卻仍然沒有停止。伊麗莎白一世去世以後,由於沒有子嗣,於是按照皇室血緣就讓其表侄孫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繼承了王位,也就是英國詹姆斯一世,從此這兩個國家就共享一個君主。但英格蘭與蘇格蘭正式結盟成為一個國家是在1707年,兩國簽訂了Acts of Union(聯合法案),從此蘇格蘭成為Great Britain (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的一部分。 但有一種說法是當時蘇格蘭內外交困,殖民巴拿馬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而英格蘭同意資助,所以是蘇格蘭議會賣身求全的結果。但不管真相如何,很明顯300多年的聯合沒能真正讓蘇格蘭人實現對大英帝國的身份認同,近些年隨著英國不復往日榮耀,蘇格蘭民族意識逐漸增強,尤其是其左翼政黨民族黨上臺以後,鬧獨立鬧了幾十年,造成民眾,尤其是對聯合王國紐帶意識不強的年輕人,離心力越來越大。


Miss文哲

這裡面有歷史原因,但更多的是經濟和權力原因。英國有個外號叫“英倫三島”,是指英國主體由蘇格蘭、英格蘭和威爾士組成,這下我們就知道蘇格蘭在英國最北部,於是就涉及到資源分配了。

挪威的人均GDP達到82440美元,油價高時超過10萬美元,比美國的56810美元還要高,這就得益於北海油田,而北海的大部分屬於英國,或者屬於蘇格蘭。英國也因此成為西方國家少有的石油出口國,而且北海油田的石油質量特別好,比中東石油還要好。



於是蘇格蘭一直不滿意石油收益的分配,認為自己獨立了可獨享北海油田的收益,會像挪威一樣富有,比較現在蘇格蘭人均GDP才2萬多歐元,比挪威8萬多美元差遠了。不過北海油田和大慶油田一樣,快要枯竭了,蘇格蘭想暴富的美夢估計很難了。

而且鬧獨立也是爭權的一個籌碼,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英國為了讓蘇格蘭不獨立,下放了很多權力給蘇格蘭地方議會,比如蘇格蘭議會將獲得設定收入所得稅、航空旅客稅以及部分增值稅的權力,相應稅收由蘇格蘭自行保留。也就是這些稅收蘇格蘭不用上交中央,可以自己留著用。

但是呢,蘇格蘭70%的稅收的決定權和使用權依然在倫敦,所以蘇格蘭還會繼續鬧獨立、繼續要權力。


上丞工作室

總體上來講蘇格蘭鬧獨立既是歷史問題也是現實問題,同時也許也是政治家目光短淺的問題。

歷史上蘇格蘭的確並不是英國的一部分。早在1320年的時候,一幫蘇格蘭貴族就曾經致信給羅馬教皇,“只要我們有一口氣在,哪怕僅有100人,我們在任何條件下都不願接受英格蘭統治。”但是在在18、19世紀的時候,蘇格蘭人一直都是生活困苦。不僅精神上受壓,蘇格蘭的經濟發展也不平等。去工業化之後,政治家為迎合大眾,變得更加激進。

所以,獨立情緒抬頭受到三個地方因素影響。首先,1979-1981年蘇格蘭有1/5的勞動力失業,儘管英格蘭北部境遇相同,蘇格蘭人認為撒切爾夫人率先在蘇格蘭推行“人頭稅”別有用心。其次,1960年代末,北海發現了蘊藏豐富的石油。獨立主義者相信擺脫英國會讓他們日子更好過。第三個因素是分權,中央政府早就讓蘇格蘭擁有了很大的自治權。新幹涉主義外交和自由市場政策讓工黨影響力銷蝕。蘇格蘭民族黨因此坐大。

蘇格蘭獨立後可能會更富有、更民主。根據一些民調來看,很多人都是哪邊能讓他們每年多賺500英鎊,他們就投哪邊的票。英格蘭反駁說,獨立不僅讓蘇格蘭,也讓整個英國受損。比如外交、國防、情報機構、國際影響力等。但蘇格蘭人不介意。他們最大的賭注是石油。獨立後蘇格蘭人均收入2萬英鎊,僅次於倫敦和東南部地區。但蘇格蘭也許也很快會貧窮下去:一方面是地區的老齡化問題嚴重,此外就是當地的經濟結構單一,還揹著大量的債務。


國家人文歷史

看看英國曆史就明白了,人種上說:蘇格蘭是以英國土著凱爾特人為主的,英格蘭則是由後來這昂克魯撒克遜為主題的民族,昂克魯撒克遜人逐漸蠶食蘇格蘭,並最終實現統一。可是歐洲的傳統就是封建制度,各個公國林立,英國1251年頒佈了《大憲章》極大的限制國王的權力,所以英國沒有形成真正類似東方國家的大一統,國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沒有中國那麼大!英語本身也是由古英語(凱爾特人使用)、德語、法語和少部分拉丁語構成的!


呆鵝絨

因為蘇格蘭人民對英國缺乏國家認同,多民族國家就是這樣的,強盛的時候可以鎮壓,一旦衰弱了,各種民族矛盾就開始爆發。

國家主義敘事只適合單一的民族國家,民族主義以強調差異和隔閡來凸顯自身的存在感。

多民族國家構建的國族國家主義敘事被民族主義矛盾撕裂只是個時間問題。

羅馬帝國逃不掉,奧匈帝國逃不掉,蘇聯逃不掉,大英,自然也在其中。


真人計劃

本來就是"聯合王國",幾兄弟湊一家,不合就鬧分家。早先有個愛爾蘭不是分出去了嗎〈只餘下北邊一小塊)?歷史上蘇格蘭和英格蘭是對頭,打得不可開交,後來蘇格蘭敗了,認英格蘭為盟主,但保留自治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