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當皇帝后,八爺、九爺、十爺下場如何?並不是電視劇中結局?

Pinkyo

下場肯定都是很慘的,八爺、九爺、十爺皆為“八爺”黨成員,在當年的九龍奪嫡中是雍正皇帝的主要對手,而“八爺”黨裡還有個十四爺胤禎,不過他和雍正皇帝是同父同母,無論雍正皇帝怎麼恨他,以防後代說他刻薄寡恩,對十四爺肯定會格外開恩,老十四結局肯定是要好一點的。下面我就來說說這三個人的結局。

八爺:愛新覺羅·胤禩,康熙晚年“九子奪嫡”八爺黨首領,母良妃衛氏(出身辛者庫)。因其待人謙和、處事賢明而得"八賢王"之美譽。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同年,去世。八爺在雍正一朝只活了4年。


雍正四年 ,正月初五日,八爺與允禟、蘇努、吳爾佔等人被革去黃帶子,由宗人府除名,削除宗籍。正月二十五日,受雍正命與允禵共議奏皇九弟允禟以密語與其子通信之罪。二月初七日,遭囚禁。三月初四日,令其改名。三月十二日,自改其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五月十七日,雍正帝召見諸王大臣,以長篇諭旨,歷數其與允禟等罪惡。六月初一日,雍正將其於康熙、雍正兩朝諸罪共四十款頒示全國。九月初五日,其時已患嘔病,病甚重。九月初八日,因病身亡。享年45歲。

除去雍正登基之初為防政局不穩而封胤禩為“廉親王”穩定“八爺黨”之外,雍正皇帝對這個弟弟可謂是恨之入骨,如果可以,恨不得早一點將他除去,而這一等就是4年,此時政局已穩,只需找到合適的藉口,就可以將八爺軟禁,圈禁至死。八爺在雍正四年二月初七被圈禁,死於九月初八,而這7個月八爺到底受了多少的苦,雍正皇帝是不會想讓我們知道的。

九爺:愛新覺羅·胤禟,“八爺黨”重要成員,母宜妃郭絡羅氏(就是那個跟著康熙皇帝微服私訪的妃子),雍正四年(1726年)初,革去黃帶子,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定罪狀二十八條,送往保定,加以械鎖,暫交直隸總督李紱監禁,令改名塞思黑。胤禟在獄中被折磨而死, 也有傳說是被毒死的。享年四十三歲。
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胤禟被革黃帶子,削除宗籍。三月,其名被雍正改為塞思黑,意為討厭之人。他的兒子們也被分別改名,所用之字俱為貶義。四月,胤禟身縛三條鐵鎖,由楚宗等押解赴京。五月十五日抵拘禁地。當被押入四面加砌高牆,重兵把守的囚室時,胤禟始露震驚之色,一再要求直隸總督李紱及楚宗等人代其陳奏,均遭拒絕。又向看守索要桌子一張,未給。雍正帝特降旨李紱:"除下賤飲食"以轉擁送人外,"一切筆、墨、床、帳、書、字、便冰一塊,湯一盞",亦不得給予。時值酷暑,牆高房小,胤禟鐵鎖在身,手足拘禁,時常昏迷,其家人用冷水噴漬,逾時方醒。不久,跟隨而來的4個家人被隔離關押,胤禟的處境更為不堪,六月,諸王大臣議奏其罪狀28條,內有行止惡亂,希圖儲位,奪據各處貿易,貪得無厭等項。諭令頒示中外。胤禟在備受煎熬,徹底絕望中,度過人生最後時光,歷時三個半月。

九爺是“八爺黨”的最重要成員,他對老八忠心不二,而且狠毒異常,如果說八爺是老虎,那麼九爺就是老虎的爪牙,並且為人乖張,色厲內荏,常與雍正皇帝作對,可以說雍正對他的恨不比八爺少,最終慘死獄中。雍正皇帝特旨不給除去下賤飲食外的其他東西,可見雍正對他的態度,而皇帝都是這種態度,下面的小吏會怎麼對他也是顯而易見的,不管是被折磨還是被毒死的,九爺臨死的那段日子一定是痛不欲生的。

十爺:愛新覺羅·胤䄉,生母是溫僖貴妃鈕祜祿氏,遏必隆(康熙幼年四大輔政權臣之一)之外孫,是康熙成人皇子中除太子外,出身最高貴者。因黨附胤禩,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被釋放,授輔國公品級,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初九,胤䄉病死,年五十九歲。

十爺的結局多少要比八爺九爺要好一些,首先是因為在八爺黨中,十爺屬於附庸而非主謀,而且據史料記載十爺為人並不聰穎,所以能帶來的威脅也要比八爺九爺要小的多。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十爺是康熙皇子中除去皇太子最為尊貴的一個,外公是康熙朝的輔政大臣,要是對他動手過甚,朝中肯定有反對聲浪,投鼠忌器,不得不從寬處理。他能活到乾隆年間,能熬過漫長的圈禁歲月,估計也是雍正皇帝手下留情的結果。


筆筒Susie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60年,精力旺盛,子嗣眾多,有一群出類拔萃的兒子。因康熙皇帝晚年,許多皇子都已經能夠獨當一面,所以才出現了“九子奪嫡”這樣大規模的奪嫡之爭。那麼,真實歷史上的八爺、九爺、十爺下場如何?


康熙帝晚年,康熙的兒子們為爭帝位,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又叫“九王奪嫡”、“九龍奪嫡”。至高無上的皇位只有一個,九兄弟鬥智鬥勇,左右朝局,一場波瀾壯闊、風雲突變的奪嫡戰,呼嘯而出!

當時康熙帝24個兒子,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九個皇子分別是:


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太子)、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後來的雍正帝)、八阿哥胤禩(八爺黨首領)、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俠王)、十四阿哥胤禵(大將軍王)。最後,四阿哥胤禛勝出,登上皇位,成為雍正帝。

“八爺黨”的首領人物八阿哥胤禩,是皇位的熱門人選之一,也是四爺胤禛的最強勁對手!


雍正帝 胤禛(畫像)


八爺黨的陣容比較強大:八爺胤禩、九爺胤禟、十爺胤誐、十四爺胤禵以及宰輔佟國維、馬齊等大臣。而四爺陣營:四爺胤禛、十三爺胤祥,以及隆科多、年羹堯、李衛等大臣。

我們先來說說電視劇裡的八爺、九爺、十爺的結局,然後再說真實歷史上三人的結局。

《雍正王朝》裡 八爺、九爺、十爺結局


八爺黨核心成員:八爺九爺十爺十四爺(劇照)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九個皇子經過殊死博弈和多番較量後,四爺胤禛坐上皇位,稱為雍正帝。雍正帝上位後,皇位不穩,八爺黨勢力猶在。

八爺胤禩、九爺胤禟、十爺胤誐,企圖通過恢復“八王議政”,來架空雍正帝的皇權,進而逼迫雍正帝退位,上演了一出兵不血刃的逼宮大戲。後來,幸虧十三爺胤祥挽救危機,重掌京畿防務,才使得八爺黨的計劃落空。

所謂成王敗寇,九五之尊,或階下之囚,只在成敗之間。隨後,這三位起事的王爺,命運不濟,下場悲慘。八爺、九爺、十爺都被削爵、抄家、開除宗籍、圈禁,憤怒的雍正帝還將八爺、九爺分別改名為“阿其那”(蔑稱“豬”)、“塞思黑”(蔑稱“豬”),將其貶為豬狗一般。


真實歷史上 八爺、九爺、十爺結局


八阿哥 胤禩


皇八子 廉親王胤禩(畫像)



八阿哥胤禩,17歲就被封為貝勒,是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在群臣中素有賢德之名,很多朝臣擁護八爺胤禩,康熙對其曾大為欣賞。

第一次廢太子時,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史載,因相士張明德事件(張明德相面說:八阿哥命格尊貴,為八爺造勢),康熙帝對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胤禩的威望和黨羽勢力大大減弱。


但在康熙最後十餘年,胤禩並未放棄皇位之爭,將寶壓在老十四胤禵身上。直到康熙去世,登基的是胤禛而非其扶持的老十四胤禵,老八深感無奈。

雍正帝上位後,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之後四年間,雍正不斷培植自己勢力,孤立八爺,瓦解其黨羽。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藉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因不堪折磨及疾病,死於牢中,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下旨平反,恢復宗籍榮譽。


九阿哥 胤禟


皇九子 固山貝子胤禟(畫像)



九阿哥胤禟,就是大名鼎鼎的宜妃之子,天資聰穎,善與人結交,為人慷慨。胤禟自幼好學嗜讀,性聰敏,喜發明,曾親手設計戰車式樣,並首開滿族人其端用拉丁語轉寫滿文。十分熱愛外國文化和西學,曾自學外語,並甚親信當時來華傳教士。


九阿哥胤禟,尤其善於經商,很會賺錢,他是八爺黨的重要成員,在經濟等方面大力支持老八和老十四,一直站在了雍正的對立面,招致雍正的記恨。

雍正元年(1723),九阿哥胤禟,奉命赴西寧駐紮。雍正三年(1725年)七月革爵。雍正四年(1726年)初,革去黃帶子,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定罪狀二十八條,送往保定,加以械鎖,暫交直隸總督李紱監禁,令改名“塞思黑”。胤禟在獄中被折磨而死,另一說被毒死。享年四十三歲。後來,乾隆帝下旨平反,被恢復原名、宗籍。


十阿哥 胤誐

皇十子 胤誐(畫像)



十阿哥胤誐,出身尊貴,其母是溫僖貴妃鈕鈷祿氏,其外公是遏必隆,母族勢力強大。雖說是八爺黨成員,但能力有限實際參與不多。

十阿哥胤誐因與八爺是一黨,黨附八爺胤禩,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老十壽命長,熬死了雍正,乾隆登基後第二年將其釋放,封為輔國公。


雖然逃過一死,但被幽禁了14年也是夠痛苦的了。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初九,九爺胤誐病死,年五十九歲。以貝子禮安葬,子6人。


八爺黨還有一位成員:十四阿哥胤禵

皇十四子 胤禵(畫像)


十四爺胤禵,是雍正帝的一母同胞弟弟,從小聰明過人,也是後期雍正最強勁的政敵。雍正登基後,被派守皇陵。雍正四年,被圈禁。乾隆繼位後被釋放,封為郡王。

一奶同胞的親弟弟,始終為敵對陣營的一員,不知道雍正帝作何感想,老十四最後只是圈禁的刑罰,估計雍正帝多多少少還顧念了一點點手足之情吧!

【撰文:峰子哥;點關注 趣歷史隨時看!】


峰子奇觀

康熙年間,康熙眾子為爭帝位,發生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九龍奪嫡”,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最後四阿哥胤禛勝出,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帝。

過程就不在多說,重點說說幾個人的下場。

長子胤禔,奪嫡失敗時只有三十七歲,他被囚禁在高牆內達二十六個春秋,直至雍正十二年十一月初一日被幽死,終年六十三歲。

太子胤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三日,因胤礽病重,雍正諭大臣安排後事;十四日,胤礽病逝于禁錮地紫禁城鹹安宮,終年51歲,後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於黃花山(今天津薊縣)理親王園寢,諡曰密。

三子胤祉,雍正十年(1732年)閏五月,胤祉逝世于禁所,清廷以郡王例將其安葬。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帝為其追諡。

四子胤禛,繼位登基,年號雍正。

八子胤禩,雍正上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禩。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藉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無悖逆之實,下旨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並錄入玉牒。

九子胤禟,雍正元年(1723),奉命赴西寧駐紮。雍正三年(1725年)七月革爵。雍正四年(1726年)初,革去黃帶子,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定罪狀二十八條,送往保定,加以械鎖,暫交直隸總督李紱監禁,令改名塞思黑。胤禟在獄中被折磨而死, 也有傳說是被毒死的。享年四十三歲。乾隆間恢復原名、宗籍。

十子胤誐,因黨附胤禩,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被雍正帝圈禁革爵。乾隆二年被釋放,授輔國公品級,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初九,胤誐病死,年五十九歲。以貝子禮安葬,子6人。

十三子胤祥,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鐵帽子王。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陽曆6月18日)去世,時年45歲。配享太廟,上諡號為“賢”,另賜有匾額“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於諡前。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十四子

胤禵,康熙帝去世後,胤禵被召回京師,隨即軟禁於景陵讀書,後因皇太后去世,被授於郡王虛銜。隨著雍正統治地位的日漸穩固,雍正對允禵也愈來愈嚴酷。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康熙梓宮運往遵化景陵安葬後,雍正諭令允禵留住景陵附近的湯泉,不許返回京師,並命馬蘭峪總兵範時繹監視他的行動。不久,孝恭仁皇后去世。雍正在慰“皇妣皇太后之心”的幌子下,晉封允禵為郡王,但未賜封號和給予俸銀,註名黃冊仍稱固山貝子。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雍正展開了對當年參與儲位爭奪的兄弟的徹底打擊,允禵被革去王爵,降授固山貝子。雍正四年初,雍正革去允禵固山貝子,諭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於景山壽皇殿內。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初三日,乾隆即皇位不久,便下令釋放允禵和允䄉。乾隆二年(1737年),允禵被封為奉恩輔國公,乾隆十二年(1748年)封多羅貝勒,乾隆十三年(1749年)晉為多羅恂郡王,並先後任正黃旗漢軍都統、總管正黃旗覺羅學。不過,這時他年事已高,政治上不可能再有大的作為。乾隆二十年卒。他死後,乾隆賞治喪銀一萬兩,賜諡“勤”。


小人物說歷史

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生母為良妃衛氏,與雍正皇帝同父異母,幼年時曾由大阿哥胤禔的母親惠妃那拉氏撫養,從小就比較有教養,為大臣們所稱頌。胤禩也頗受康熙的喜歡,是諸皇子中封爵最早的一個。胤禩在眾兄弟中與與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礻我、皇十四子胤禵關係密切,與一些王公朝臣也是關係不一般,也就形成了一股自己的勢力。

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時,胤禩被任命為內務府總管,他與他的同黨們就想著乘機上位,但因為表現實在太活躍,太顯露,而引起康熙皇帝的反感。其實這期間胤禩是比較收斂的,只是他的黨羽實在是太會叫囂了。後來康熙想要復立太子,群臣卻是力推胤禩,這使得康熙極為不舒服,對胤禩極有戒心,之後,胤礽再次被廢,康熙再也沒有提起立太子的話題,對胤禩的勢力也是多方打擊。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駕崩,胤禛繼位,即為雍正皇帝,胤禩的後半生就此定性。雍正皇帝剛一上位,為了表現兄弟友愛以及包容大度,任命了胤禩與胤祥、馬齊、隆科多等四人一起總理事務,並且還進封了他為和碩廉親王,也正是這時候開始,雍正的兄弟們將胤字改為了允字。之後,胤禩又被理藩院尚書,受命辦理工部事務。

好日子也到此為止了,等到雍正進一步鞏固了政權後,就開始對胤禩下手。他先是一步步對胤禩身邊的親信人員盡行遣散,又將支持胤禩的大臣們盡力打壓,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下令派兵馬駐守在胤禩府周圍,實際上就是對胤禩的行為進行了有效的監視。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胤禩被革去黃帶子,由宗人府除名。二月,胤禩被圈禁,改名為“阿其那”,他的兒子弘旺也被迫改名為“菩薩保”。五月,雍正召見諸王大臣,宣示了胤禩的罪狀四十款。九月,胤禩病死在囚禁的宗人府,具體死因不明。比較詭異的是,後來雍正皇帝的兒子乾隆皇帝在位期間,還為胤禩平了反,說他並沒有什麼過錯,恢復了他的原名,還恢復了他的宗室。

九阿哥愛新覺羅·胤禟,母親為宜妃郭絡羅氏,也是雍正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政治上與八阿哥胤禩走得比較近,被稱作為八阿哥黨。胤禟幼年時得過重病,是意大利的傳教士醫治好了他,因而他對歐洲人很有好感。他又喜歡看書讀書,自學了外語,曾將拉丁語轉寫為滿文。康熙皇帝對胤禟這個皇子也比較喜歡,出去巡幸常常帶著他,就是不喜歡胤禟與八阿哥胤禩走得太近。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為了保奏胤禩,胤禟與胤禵不惜帶著毒藥上朝。之後,隨著儲位之爭的越演越烈,胤禟逐步捲入到其中而不能自拔。胤禟對於胤禩可以說是傾盡全力無私支持,這體現了他重情重義的一面,也說明了他心機不夠,從而也就引起四阿哥胤禛的嫉恨。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駕崩,胤禛上臺,成為雍正皇帝,胤禟的人生也就此陷入絕境。同樣地,就如針對胤禩般。雍正對他的打壓也是一步步來的。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皇帝以派遣王公前往軍前為名,將胤禟發遣到西寧駐紮。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以胤禟縱容下人,騷擾百姓為由,派人前往約束其行為,並被革去了爵位。雍正四年(1726年),胤禟被革去黃帶子,由宗人府除名。三月,他又被改名為具有侮辱意義的塞絲黑,兒子也被改了其他貶義的名字。四月,胤禟被押解赴京,於五月關押在囚禁地。胤禟在囚禁地的生活處境很差,待遇也很低,很是不堪。之後,胤禟定罪狀二十八條,不久之後,死在了囚禁地,民間傳聞他和胤禩都是被毒死的。乾隆在位時期,為他恢復了原名、宗籍。

十阿哥愛新覺羅·胤礻我,母親溫僖貴妃鈕祜祿氏,是清初大臣遏必隆的女兒,他也是雍正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他對八阿哥胤禩很是信任,政治上支持胤禩,因而引起康熙皇帝的反感,同樣也是令得四阿哥胤禛很是不喜歡。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駕崩,胤禛上臺,成為雍正皇帝,胤礻我也就沒有什麼好果子吃了,還好地,比起八阿哥、九阿哥來,他的結局還算好些。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皇帝下令他護送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靈龕前往喀爾喀蒙古,在途經張家口時,他假稱有病上奏留在張家口養病。當上面旨意還沒有下達時,他又擅自聲稱有旨召還,居住在張家口就是不走了。之後,他還在疏文內連書“雍正新君”字樣,被雍正皇帝抓到了把柄。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他被革去王爵,押解回京圈禁起來。他的囚禁生涯長達十三年,直到乾隆乾隆二年(1737年),在位的乾隆皇帝把他放了出來,並且封了他為輔國公。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胤礻我病逝,走完了他的人生。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鄭良,網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論壇知名歷史作家,資深三國控。曾發表過《華山論劍》、《歷史原來是這樣的》、《三國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禍起蕭牆》等文集


夜狼文史工作室

雖然在好些清朝題材的影視劇裡,這幾位王爺的命運結局,不乏各種虛構成分。但有一條卻是符合歷史:一個比一個慘。

首先被登基後的雍正帝“惦記”上的,就是曾直接與雍正帝爭皇位的“八爺”:允禩。

早在康熙晚年時,作為皇八子的允禩,就為爭皇位與四哥胤禛(未來的雍正帝)掐得來來回回。此人雖說出身低微,但情商卻極高,待人接物十分圓熟,因此在朝野里人脈廣闊,一度也成為了康熙心中的接班人選。無奈他聰明太過,與佟國維馬齊等重臣走得太近,結果犯了康熙的忌諱,一度還被康熙停發了俸銀俸米。可以說是在奪嫡之爭裡高開低走,敗的體無完膚。

但對於新登基的雍正帝來說,允禩卻著實是個大威脅:朝中的大小文武,好些都是他昔日的心腹。幾個弟弟更是和他一個鼻孔出氣。所以登基後的雍正帝,對允禩是既用且防,先封了和碩廉親王,還是大清朝的理藩院尚書,成了雍正在位初期最位高權重的皇族。但風光了三年多後,隨著年羹堯等人的相繼倒臺,雍正也終於對允禩撕破了臉。

雍正三年三月二十七日,雍正帝終於向允禩下手了,先給允禩定了“存心陰險”的評價,然後開始論罪。到這年十一月,允禩終於被革去王爵,次年二月更是被囚禁到宗人府中,雍正四年九月初八,被雍正帝治得喪失自由的允禩,病故在宗人府監獄裡。

而比起八爺允禩的悲情命運來,九爺允禟的結局,卻更可以說自作死。

在雍正帝當年與允禩爭皇位時,允禟就是允禩的鐵桿心腹。登基後還不敢動允禩的雍正帝,卻是早早對允禟下了手。先把他外派到青海去帶兵,暗地裡叫年羹堯一路監視。如果允禟能夾起尾巴做人,也許命運還會有轉機。偏偏他又鬧出最拙劣的一招:特意結合西方傳教士的外文書籍,創造出一種別樣的西洋代碼,專用在西北與京城前傳遞情報。可這樣的招數哪裡瞞得過雍正帝的耳目,辦的更是觸雍正帝黴頭的事情,自然招來了雍正帝的惡治。

於是,“西洋代碼”敗露的允禟,先被雍正帝囚禁在青海,雍正四年六月又改囚禁在保定,並於是年七月過世,年僅四十三歲。

比起兩個哥哥來,十爺允䄉同樣是“八爺黨”親信,三人裡卻是能力地位最低,因此雍正帝剛登基時就招來打擊,被雍正皇帝扣了“不敬”大罪。雍正元年就被圈禁起來,足足受了十五年圈禁之苦,電視劇裡這位“十爺”在雍正年間上街胡吃海喝的幸福場面,也只有電視劇裡才會有。

論起來,“八爺黨”裡,允䄉算是幽禁之苦吃的最多的一位,卻也生命力十分頑強,硬是熬走了四哥雍正帝,然後被親侄子乾隆皇帝赦免,並封為輔國公。最終在乾隆六年去世。雖說吃的苦最多,但總算換來四年安生晚年。血雨腥風的皇族權力場上,已是非常不易。


我們愛歷史

八爺胤禩、九爺胤禟、十爺胤誐的結局是自找的,在雍正登基之後,朝中大臣都默認了這個現實的背景下。這三人企圖恢復所謂的“八王議政”,也就是說通過這種方式來限制雍正的權力。進而通過“八王議政”來架空雍正,因為八王中基本都是八爺黨的人。

對於這三人的企圖,雍正怎麼可能察覺不到,畢竟雍正也是一個強腕政治家。當這三人提出這場軟政變的要求之後,雍正二話不說直接暗中部署,讓這三人的計劃落空。最後這三個失敗的人就被貶為庶人,而八阿哥是被暗中處死了。

雍正帝的登基確實算不上光明正大,但是雍正的能力確實是比八爺要強,比起八爺這種拉攏人心之輩,雍正這種實幹家才是於國有利的。雍正登基之後,立刻採取強硬措施,整頓吏治,徹查腐敗官員。並且直接大刀闊斧的改革,遇到阻力往往都是強硬執行。

康熙末年,清朝財政十分空虛,社會矛盾不斷加大,尤其是當時的賤民制度,更是加深了漢人同滿人之間的矛盾。雍正直接廢除了賤民制度,並且雍正還提出不允許滿人居住在漢人地區,必須是有自己的聚集地,避免矛盾,採取漢人治漢的手段。雍正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利國利民的,換作八爺估計只會沿襲康熙的老辦法,那麼勢必清朝會像其他異族一樣,不久便崩潰。


小司馬遷論史

八爺胤禩,康熙時代在朝堂上勢力最大,被稱作“八賢王”,能力強,為人也正直。所以很多人都願意跟著他,因為個人魅力太強,所以九爺,十爺,十四爺都願意跟著他。形成了勢力強大的“八爺黨”。九龍奪嫡,最後其實就是四爺和八爺的爭鬥,兩種勢力,兩種路線,太子和四阿哥一脈是傳統保守的封建勢力,以北方的滿清顯貴和漢人中的傳統保守派為主。八阿哥到十四阿哥一脈是新興的資本勢力,以南方為主,包括新興的商人階級和求變求更多自主權的年輕漢族文人階層。當然,最後四阿哥贏了,雍正即位後,為穩定八爺的情緒,命總理事務,又封八爺胤禩為廉親王,任理藩院尚書,管工部事務,期間多次藉故譴責胤禩失職。雍正四年,八爺被革去黃帶子,囚禁於宗人府,圍築高牆,改名“阿其那(豬)”,議罪四十條,其妻被革去福晉,勒命自盡。雍正稱胤禩“兇惡之性,古今罕聞”。同年九月初五,於拘禁中病故。

九爺胤禟,生母宜妃郭絡羅氏。胤禟自幼好學,聰明練達,在諸多皇子中可算是個異類,因為他很喜歡外國文化。重情重義,善於結交朋友,為人慷慨大方,與八爺胤禩,十爺胤禟,十四爺胤禵結為一黨。雍正四年(1726年),胤禟被雍正改名“塞思黑”(令人討厭的人),並被革黃帶子,削除宗籍,其諸子也被改名。(其福晉與長子一直被圈禁到乾隆四十三年(1788年))。雍正四年四月,胤禟身縛三條鐵鏈,由楚宗等押解赴京。五月十五日,將其拘於河北保定府,關在四面高牆,重兵把守的大獄之中,時值酷暑,牆高房小,胤禟鐵鎖在身,手足拘禁,時常昏迷,不久跟隨而來的四個家人被隔離關押,胤禟的處境更為不堪,朝中眾臣議其大罪28條。胤禟就這樣過完了自己生命中的最後三個半月,同年八月,胤禟在獄中被折磨而死(也有說是被李紱毒死的)。享年四十三歲。後乾隆恢復原名,宗籍。

十爺胤誐生母是鈕祜祿氏溫僖貴妃,是康熙成人皇子中除太子外出身最高貴者。因為十爺母親家的地位高,十爺又沒有什麼攻擊力,所以雍正沒有痛下殺手。雍正元年(1723年),哲布尊丹巴胡圖克圖來京病故,送靈龕還喀爾喀(今蒙古共和國),命十爺齎印冊賜奠,十爺稱有病不能前行,命其住在張家口,同年藉故奪其爵位,逮回京師拘禁,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才釋放,封為輔國公,乾隆六年病死。


沐容劍秋

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演繹,八爺胤禩、九爺胤禟、十爺胤䄉試圖通過恢復“八王議政”的方式,來逼迫雍正皇帝胤禛退位,從而上演了一出兵不血刃的逼宮大戲,幸得後來十三爺胤祥及時出面,重掌京畿防務,才沒有使八爺、九爺、十爺的計劃得逞,而這三位起事的王爺也下場頗慘,不僅被稱之為“阿其那”、“塞思黑”,將其貶為豬狗一般,同時削去宗籍,加以圈禁。

當然,這也只是電視劇中的情節,畢竟不是歷史記載中的真實寫照,那歷史中,八爺、九爺、十爺的結局究竟是什麼呢?

一、八王爺胤禩

曾參與“九子奪嫡”之爭,且為“八爺黨”的首腦人物,是康熙皇帝繼承人的熱門人選之一,後不敵當時的四王爺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繼位初年,忌憚於朝中“八爺黨”的勢力,為穩定朝局,同時利於分化朝中的諸皇子集團,一邊將在西北帶兵打仗的撫遠大將軍王皇十四子胤禵召回,解除兵權後加以圈禁,一邊加封八爺胤禩為廉親王,總理事務大臣,授理藩院尚書、後命辦理工部事務,儘管也時長受到雍正的壓制與防範,但在當年也可謂是權傾一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

隨著帝位的逐漸穩固,雍正開始著手對八爺之前的所作所為進行清算,終於,在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初五,八爺胤禩被革去黃帶子,由宗人府除名,半個月之後,將其妻革去“福晉”,休回外家,一個月之後,將胤禩囚禁於宗人府並圍住高牆,身邊只留太監兩人,三月四日,命胤禩改名為“阿其那”,其子弘旺改名為“菩薩保”,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見諸王公大臣,下長篇諭旨,歷數胤禩之罪,六月初一,將所議胤禩罪狀四十款昭告天下,九月初八,胤禩病卒於監所。

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八爺就由一名“賢王”變成了為世人所唾棄的階下囚,在這場殘酷的爭鬥中機關算盡,也終於搭上了自己的性命,為後人嗟嘆。

二、九王爺胤禟

作為“八爺黨”的重要任務之一,同樣為雍正皇帝所深深忌恨。因此,雍正皇帝繼位後,也對其展開了逐步的打壓,終於,與八王爺胤禩同日獲罪,被革黃帶子,削除宗籍。三月,其名被改為塞思黑,其子也分別被改名,所改的名字中也多含貶義之詞。四月,胤禟身上被綁縛著三條鐵鎖,由楚宗等押解赴京,五月十五日抵達拘禁地,即為一個四面被加砌的高牆環繞、周圍佈置有重兵把手的囚室。六月初一,與八王爺胤禩一起,所議之罪二十八款被頒示全國。九王爺胤禟終於在歷盡種種折磨與煎熬後,於三個半月後辭世。

三、十王爺胤䄉

雍正元年即因事獲罪,四月褫奪其爵位,被逮捕入京師拘禁。乾隆二年獲釋,獲封輔國公。乾隆六年,卒,詔用貝子品級祭葬。

相較而言,十爺胤䄉是三個王爺中最先獲罪的,但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最為幸運的,畢竟在爾虞我詐的朝堂之上得以善終,實屬不易。


悠然南山

雍正根據現在的史料,是康熙傳位,不是謀權篡位,也不是詭計奪取。正大光明得到的。雍正繼位後,對眾兄弟薄情寡義,手段毒辣,固然有天性涼薄一面,也有形勢緊迫的一面。康熙晚年舉止失措,二廢太子,讓各個兒子大權在握,威脅到皇權。雍正繼位後,大出意料之外,再加上雍正鐵腕治國,觸及各個兄弟的利益,自然而然兄弟們群起而攻之。雍正推行士紳一體納糧,得罪士大夫,士大夫各種潑汙水,把雍正越抹越黑。雍正力挽狂瀾,大刀闊斧,打擊政敵,尤其老八,老九下場最慘。

老八號稱八賢王,有才有德,威望素著,朝中朝外都呼風喚雨,勢力很大,嚴重威脅到皇權了。康熙雍正都畏懼老八,都打擊老八的勢力。雍正繼位初,籠絡人心,把老八捧為總理王大臣,在天子眼前監視起來。分隔老九老十。先拿最弱的老十開刀,調出京師,控制起來。隔段時間,拿下老九,叫心腹大臣李跋圈禁在一個高牆裡,每天暴曬,缺衣少食,最後老九折磨死了。除了老八的羽翼後,終於在雍正四年,雍正坐穩了皇位,裡外都是自己人,拿下老八,關在大牢時,百般折磨,老八不堪其辱,私下喝毒藥自殺了。赫赫有名的八爺黨從此土崩瓦解。雍正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了。

電視劇為了追求收視率,誇大事實,甚至歪曲事實。雍正沒那麼壞,八爺沒有那麼好,都是權力的遊戲,勝者為王,敗者寇。


醉劍書

八爺、九爺、十爺統稱八爺黨,中央及地方黨羽眾多,權傾朝野,是雍正奪嫡過程中及統治前期的主要對手,下場都很慘,八爺、九爺被圈進,在羞辱折磨中死去,十爺被禁錮在京師長達近十五年。

八爺愛新覺羅·胤禩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燁駕崩,本以為自己的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見胤禛嗣位如五雷轟頂,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雍正上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禩。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藉口削其王爵,圈禁,受盡折磨,九月初八日,胤禩因嘔病卒於監所,民間認為他們是被毒死。

九爺愛新覺羅·胤禟

雍正元年(1723),胤禟奉命赴西寧駐紮。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胤禟被革黃帶子,削除宗籍。三月,其名被雍正改為塞思黑,意為討厭之人。他的兒子們也被分別改名,所用之字俱為貶義。四月,胤禟身縛三條鐵鎖,由楚宗等押解赴京。中途奉旨,留住保定,五月十五日抵拘禁地。當被押入四面加砌高牆,重兵把守的囚室時,胤禟始露震驚之色,一再要求直隸總督李紱及楚宗等人代其陳奏,均遭拒絕。又向看守索要桌子一張,未給。雍正帝特降旨李紱:“除下賤飲食”以轉擁送人外,“一切筆、墨、床、帳、書、字、便冰一塊,湯一盞”,亦不得給予。時值酷暑,牆高房小,胤禟鐵鎖在身,手足拘禁,時常昏迷,其家人用冷水噴漬,逾時方醒。

不久,跟隨而來的4個家人被隔離關押,胤禟的處境更為不堪,六月,諸王大臣議奏其罪狀28條,內有行止惡亂,希圖儲位,奪據各處貿易,貪得無厭等項。諭令頒示中外。胤禟在備受煎熬,徹底絕望中,被折磨而死,歷時三個半月。也有說是被毒死的。

十爺愛新覺羅·胤俄

雍正元年,雍正帝命胤俄遣送澤卜遵丹巴、胡圖克圖靈龕還喀爾喀,胤俄託病不行,奉差擅回。後來他在疏文中連寫“雍正新君”字樣,被雍正帝發覺,斥為不敬,被奪爵,禁錮在京師,直至乾隆二年才被釋放,封為輔國公。乾隆六年卒,以固山貝子品級入葬。

十四阿哥胤禵雍正的同父同母親兄弟

康熙帝去世後,胤禵被雍正召回京師,隨即軟禁於景陵讀書,後因皇太后去世,被授於郡王虛銜。隨著雍正統治地位的日漸穩固,雍正對允禵也愈來愈嚴酷。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康熙梓宮運往遵化景陵安葬後,雍正諭令允禵留住景陵附近的湯泉,不許返回京師,並命馬蘭峪總兵範時繹監視他的行動。不久,孝恭仁皇后去世。雍正在慰“皇妣皇太后之心”的幌子下,晉封允禵為郡王,但未賜封號和給予俸銀,註名黃冊仍稱固山貝子。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雍正展開了對當年參與儲位爭奪的兄弟的徹底打擊,允禵被革去王爵,降授固山貝子。雍正四年初,雍正革去允禵固山貝子,諭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於景山壽皇殿內長達十年之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