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降?蒜价暴跌,专家说出真相了!

前些年的“蒜你狠”高价市场让种植面积急剧扩大,农民还没来得及享受“蒜你狠”带给的丰收喜悦。面积的增加、大蒜丰产等原因,使得“蒜你狠”瞬间沦为“蒜你贱”,大蒜种植户的心里也是说不出来的滋味。

还要降?蒜价暴跌,专家说出真相了!

“蒜你贱”的到来,让蒜农们亏大了

在传统的大蒜种植大县,河南中牟县、杞县等地,不少蒜农都在地里忙活着,一亩大蒜从起蒜、剪蒜、装载、运输,需要两个人忙活近两天时间。但大蒜的价格却让蒜农高兴不起来,蒜农介绍,去年每斤大蒜能卖到5块钱,而今年的收购价格只有一斤5毛钱,一亩地才有1000块钱。

“真是亏大了!去年一公斤丫蒜7块多,今年才1.2元。”家住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邓川镇旧州村的赵泽明不停地摇头,今年他种了13亩大蒜,现在他家的院里、屋里堆满了26吨大蒜。如果现在出售,一亩至少亏3000元。

经历了2016年“蒜你狠”的价格高峰后,2017年下半年全国大蒜价格跌幅较大,库存压力又大幅增加,“蒜你狠”风头不再。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还要降?蒜价暴跌,专家说出真相了!

什么原因导致大蒜价格跳水?

首先,我来看看打算跳水的原因:

1、供大于求。其实去年蒜头价格是维持住了,农民以为大蒜还会有钱赚,今年拼命再来种植,但实际上在去年春天的时候,在蒜苗的时候就毁掉一部分,今年没有看到有毁蒜苗的,蒜头今年产量大丰收,对消费者来说,当然可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多的大蒜来吃,但是对农民来说,确实比较惨。

2、储存条件优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各个地方把冷库,大蒜保鲜、储备能力提高了,今年新大蒜出来之后,可能冷库直接堆满了,大蒜出不去,这样新大蒜没办法进仓库,只能今年新大蒜消耗掉,如果不消耗掉,这个大蒜没地方放,所以价格跌的一塌糊涂。

3、大蒜产区不断扩大。原来产区地域划分的很清晰,比如说主要的产区在黄河流域,山东、河南、安徽北部,但是现在我们的产区已经扩大到西南地区,比如说云南、四川,加上我国交通状况大大的改善,物流的速度非常的快,这样一来,整个地域市场就变成了全国的市场。比如今年春节,其实北方市场的蒜主要是受到西南市场过来蒜的冲击,所以本来这边已经是面积扩大,然后南方的蒜再一过来,那么北方的蒜就雪上加霜,于是价格就下跌。

还要降?蒜价暴跌,专家说出真相了!

去年4月份大蒜的平均批发价格是每公斤17.27元,今年4月份这个平均批发价格已经跌到了每公斤2.99元,价差达到了14.28元,同比跌幅超过80%,跌的真的非常狠,眼下,又到了新蒜收割入仓时,对蒜农来说,卖也不是,不卖也不是,这下蒜农怎么办呢?

跳水的大蒜究竟卖不卖?

李国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首先,农民如果要是在这个时候,集中来销售,很可能价格跌的更多,如果农民能够保存一段时间,尽可能减少市场销售的规模,这样整个价格供求关系,现在来说就会要好得多。卖一部分,留一部分,不能说所有的都不卖,如果现在急着卖,价格跌的就更多了,这个时候农民要学会自我保护。

其次;专家觉得他们应该给支招,从长时间来看,现在变成大蒜主产区的地方越来越多,各个地方的行业组织一定要协调,来合理的确定种植规模,自我控制规模,不能盲目的竞争,或者盲目的扩大,否则将来蒜农这么辛苦,主要是靠体力劳动,靠手工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价格这么低,对农民的伤害应该是非常大的。

但对蒜农来说,他们不需要”蒜你恨“,只需要“蒜你稳”,让他们赚个辛苦钱不赔钱便可以!

还要降?蒜价暴跌,专家说出真相了!

蒜农如何才能赚到稳当钱,跳出蒜周期的怪圈?

1、产业稳定发展 避免盲目生产

李国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要说赚稳当钱,产业要稳定发展,最关键的是避免盲目生产,价格大起大落,最主要的来说,就是生产的过渡波动,因为价格直接决定生产者的利润收益,所以赚钱大家就都去做,不赚钱就都退出。

除了在生产之外,在市场上,市场销售渠道,市场品牌建立上,以及销售手段,然后再来发挥这种大数据、信息、政府服务的作用,抓住最本质的最主要的,避免盲目生产,其他的为之配套。这样才能建立稳定的生产机制,或者是避免盲目生产。

2、依靠数据平台降低价格波动 改变销售模式 绑定电商触网销售

章弘(财经评论员):依靠数据平台,还有集成的农业专业组织来抵抗,降低价格波动,传统的营销方式蒜农赚不到钱,一亩地好的时候,卖2块多的时候,他也就赚一两千块钱,或者是到四五千块钱。

但是,同样的中间商,同样的价格来的时候,他可能赚一千万,甚至于上亿,在这个情况下,主张网络销售,就是电商。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跟当地的协会绑在一起,和这些电商绑在一起的话,这样的中间环节减少了,消费者和蒜农都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