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存款是什么?为什么突然间火爆起来?

结构性存款现在非常火,截至今年2月末,结构性存款规模突破8.3万亿元,同比增长50%。结构性存款为何突然如此火爆?跟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有哪些不同?

结构性存款是什么?为什么突然间火爆起来?

结构性存款是什么?

说白了结构性存款就是一种挂着存款名字的中国特色衍生产品,为什么挂着存款名字呢,因为是要算进存款规模里面的,还可以当保证金做质押。结构性存款也可称为收益增值产品,是运用利率、汇率产品与传统的存款业务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存款。 该产品适合于对收益要求较高,对外汇汇率及利率走势有一定认识,并有能力承担一定风险的客户。

结构性存款又叫收益增值产品,从定义上来看,是指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远期、掉期、期权或期货等),将投资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股票篮子价格)、商品价格(石油、黄金等)、信用、指数(股价指数、商品价格指数)及其他金融类或非金融类标的物挂钩的金融产品。

在资管新规下,结构性存款已然成为银行保本理财逐渐退场的替代品。自今年年初以来,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然而,规模的激增背后存在的违规行为似乎已引发监管层的关注,市场普遍预期结构性存款相关监管规定即将出台。

结构性存款是什么?为什么突然间火爆起来?

结构性存款为什么忽然间火爆起来?

1、资管新规马上就要落地了,以往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将要不保本了。银行可能会流失很大一部分客户,因此大力推广兼具存款和金融衍生品特征的结构性存款,相比于银行存款,结构性存款透过选择权和固定收益产品间的结合,可以适当保障本金或获得较高收益。

2、当前存在整治银行同业业务的需求,同时银行揽储压力过大,为了吸引投资者,将结构性存款作为一种创新:把利率、汇率产品与传统的存款业务相结合。这是应对大环境的一种有效措施。

结构性存款是什么?为什么突然间火爆起来?

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监管机构都从产品分类和界定基本概念入手奠定监管基础,同时,基于结构性存款的“存款+衍生品”特征,监管层面还可以对存款和衍生品端的管理方式、利率确定办法、浮动收益确认条件等进行明确规定,以规避假浮动收益的现象。

由于结构性存款涉及金融衍生品,其风险比普通存款要高,对银行的产品投资能力及风控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目前地方性中小银行普遍不具备衍生品交易资格。

说到这了,那么,你愿意购买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么?为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