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搬家”银行怎么办

存款“搬家”银行怎么办

“存款放活期里利息才0.35%,放在余额宝、货币基金里能达到3%以上,放在银行理财产品里也能达到3%以上……”似乎一夜之间,街头巷尾都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有钱放在活期存款里太不划算了!事实似乎也是如此——

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在财政性存款增加6284亿元的同时,人民币存款整体减少了4027亿元,住户存款减少896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068亿元。一个月内,住户存款流失近9000亿元,引发市场关于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分流存款、“钱荒”再袭、央行收紧银根等的诸多猜测。

存款搬往何处

对于存款流失的原因,有专家指出主要是季节性因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存款对高收益理财的增值诉求有增无减,单纯放在银行定期或活期存款账户上已经满足不了企业和家庭理财的需要。近期,互联网金融发展也愈发蓬勃,与货币基金联手近5%的收益率和高流动性让不少闲钱纷纷加入。面对这些多元化短期高收益理财渠道的分流,银行留住存款显得愈发困难。笔者认为“存款搬家”主要有四个方向。

高收益银行理财分流。由于银行存款利率并未完全实现市场化,许多银行都把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作为主要的竞争方式。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更贴近投资者需求,这导致大量的银行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向银行理财产品“搬家”。据普益数据统计,2013年10月份,共有130家银行发行了3179款个人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加0.6%。

外资行不再“隔火相望”。央行将存款利率上浮幅度扩大至基准利率的1.1倍后,各大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先后对各期限的存款利率进行了不同调整。最近获悉,一直“静坐观火”的外资行也加入到存款利率上浮队列中。日前,南洋商业银行已将人民币大额定期存款利率上浮。而汇丰银行主页打出了2年定存4.125%的广告,上浮幅度均达到了10%。毫无疑问,提价的原因之一是冲着存款去的。

互联网理财争相分羹。随着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推出,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速推进。货币基金的收益超出活期存款十几倍,在实现T+0后更是拥有与活期存款无异的流动性,无疑这也冲击着银行的活期存款业务。“余额宝”来势汹汹,截至9月末,对接余额宝的货币基金“天弘增利宝”用户数突破1300万,规模已经达到556.53亿元。

货基出新招截流存款。有消息称,国投瑞银基金已在公司内部试行以货币基金份额的形式发放员工部分工资。在员工自愿的基础上,约定每月工资的一定数额直接以货币基金份额发放。此外,11月1日起,长城基金也和其控股股东华能集团合作推出“工资宝”,集团员工可以选择以货币基金份额代替现金发放。采取货币基金份额发工资,基金公司绕过银行,直接从企业终端搬走银行活期存款。

银行如何接招

面对利率市场化下的存款业务分流,银行该如何应对?

首先,银行应提升利率定价能力,完善利率定价管理政策和程序,建立包含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市场流动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等各种变量在内的内部资金定价系统。

其次,应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控能力。参照合理的成本收益方法,综合考虑风险补偿、费用分摊、客户让利幅度、产品收益相关性等因素确定价格水平,防范价格不匹配带来的损失;借鉴西方经验,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利率风险进行分拆、捆绑、组合和转移。

最后,应加强传统负债业务的管理运营水平,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研发个人负债衍生产品,以客户刚性需求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

而利率市场化下的银行理财又该何去何从?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银行理财产品不仅是利率市场化先行的试验品,也是利率市场化之后存款市场价格的特有体现形式。受到制约的基准利率低于市场需求的回报率,银行理财产品把投资者的需求与市场的需求回报率相结合,使自己的收益反映出市场真实的投资收益,各银行大量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高于同期基准利率,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市场各方对通胀水平以及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也反映出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对银行理财而言,除了不断完善自身、积极适应市场环境外,当前更为重要的是重新进行角色定位,逐步从“利率市场化的替代品”回归到“代客理财”的本位中。

银行需发挥渠道、信用、客户基础优势,研发更为多样的具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集群,建立期限、收益率、流动性要素组合更加丰富的产品体系,创新特色型理财产品,重点发展具备活期存款或通知存款特点的开放式或滚动型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需建立快速响应的产品研发体系,提升客户体验和市场响应能力。优化流程、提升服务,不断提高客户认知度、满意度;充分利用利率市场化的灵活定价机制,优先发展高价值人群的资产管理业务;还需实现信息技术和银行理财创新发展的联姻,寻求与新兴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尝试推出互联网银行理财产品。

利率市场化下,利率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金融市场会随着利率的变化而起伏不定。股市、楼市以及其他的金融产品的涨跌和利率之间有着极大的关系,而利率市场化下所形成的利率能够把股市、楼市以及利率之间的关系充分反映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利率的参考作用会大大增加。

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存款利率一般会提高,贷款利率则会下降,居民存、贷款将会得到更多的实惠。

利率市场化给百姓带来的好处就是理财选择更为多样。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倒逼银行的存款业务、理财产品有更多差异性,老百姓理财也可以有更多选择。

当然,利率市场化后,居民理财有了更多选择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多样化。“收益与风险相匹配”、“流动性和盈利性负相关”是不变的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