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瓦良格号,乌克兰这堆“废品”大大缩短辽宁号成型进度

不只是瓦良格号,乌克兰这堆“废品”大大缩短辽宁号成型进度

航母的威力主要体现在舰载机上,而舰载机的起降难度比路基飞机要大得多,第一个驾驶歼15战斗机在辽宁舰成功着陆起飞的“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曾说过:舰载机飞行员的风险系数是航天员的5倍、普通飞行员的20倍,美国最开始发展航母时,平均每2天摔一架飞机,牺牲了1000多名飞行员。其中航母拦阻索被誉为舰载机“生命线”,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不只是瓦良格号,乌克兰这堆“废品”大大缩短辽宁号成型进度

航母拦阻索是舰载机在航母降落时横跨于甲板上的减速装置,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高速降落的舰载机拦停,是舰载机名副其实的“生命线”,一般航母上配备4根拦阻索,第一根作为参照,第二根和第三根是用到最多的,第四根则是“救命稻草”,勾不住只能复飞后再次降落。由于航母跑道长度限制,降落时需要马力全开,以便降落失败后有足够高的速度复飞,拦阻索承受的冲击力非常巨大。

不只是瓦良格号,乌克兰这堆“废品”大大缩短辽宁号成型进度

这就对拦阻索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既要保持韧性刚度,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抗疲劳性保证高强度的重复工作,同时由于海上气候,抗腐蚀性也是十分必要的,要将所有因素都考虑到,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美俄等国都曾发生过拦阻索断裂的事故,一旦断裂,既给舰载机减速了,又没有完全拦停,基本只有坠海的命运,同时拦阻索在承受几十吨的冲击力后断裂所产生的威力,对甲板工作人员的伤害也是致命的。

不只是瓦良格号,乌克兰这堆“废品”大大缩短辽宁号成型进度

我们的辽宁号,此前就面对做不出拦阻索的窘境,纵使航母造的再快,舰载机再先进,没有这根拦阻索都是空谈,这对中国工业来说几乎没有经验可以参考,西方国家不但技术封锁,还放话称中国不可能造出合格的拦阻索,就连俄罗斯老铁也拒绝出售给我们,场面一度十分尴尬,那么最终我们是怎么攻克难关的呢?

不只是瓦良格号,乌克兰这堆“废品”大大缩短辽宁号成型进度

这就不得不提我们的“真爱”乌克兰了,乌克兰坚决的贯彻“俄罗斯不卖的,我们都卖”的原则,早前曾经把一堆“废品”出口给了中国,据悉这堆“废品”就有苏联已经发展了数代的拦阻索,更令人感动的是除了拦阻索还有苏-33原型机,可谓是买一送一,除了众所周知的瓦良格号,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对中国出口的技术、装备、人才都对我们现代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