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每家都有十幾畝土地,寧願荒廢也不願種植,原因竟是這

如果是在30年前,農民家裡有30畝土地,那可能會全部種植上莊稼,就連一些邊邊角角都不會剩下。有的農民甚至還嫌土地面積不夠,自己還會開荒,然後種植更多的農作物。但在現在,農村這種情況完全不存在了,在我們村裡,家家戶戶至少有15畝以上的土地,但現在農民寧願荒廢土地,也不願種植,這是什麼原因呢?

農民每家都有十幾畝土地,寧願荒廢也不願種植,原因竟是這

第一個原因就是人工成本高

現在種地的農民是越來越賺不到錢了,尤其是一些偏遠的山區,或者丘陵地帶。這裡的耕地都是山地,不能用機械化耕種,所以很多時候都是人工進行農業生產。人工進行農業生產最大的問題就是成本非常高,而且種植出來的農產品質量不是很高。在這種情況下,種地一畝農作物可能最多能賺到1000元,而這就需要大半年的時間。

農民每家都有十幾畝土地,寧願荒廢也不願種植,原因竟是這

第二個原因就是人手不足

過去30年,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生育政策,因此一個家庭的勞動力可能就三個左右。不像70年代的時候,一個家庭生四五個子女,種植莊稼的人多,工作效率也非常高,所以那個時候可以種植十幾畝的土地。而現在不行了,第三點就是現在的農產品或者糧食的購買價格比較低,如果糧食購買價格5元一斤,相信荒廢的土地立馬會全部耕種起來。

第三個原因就是 農產品價格持續下滑

現在農產品進入市場經濟,國家不再管控農產品價格,由於這幾年農產品價格越來越低,有很多農民辛辛苦苦一年,最後還虧本,這樣下去,農民失去種地的信心?

農民每家都有十幾畝土地,寧願荒廢也不願種植,原因竟是這

第四個原因就是 農產品種子農藥投資

隨著現在環保法越來越嚴,導致很多農藥,種子成本越來越高,最終成本還是轉嫁給農民,這樣也讓農民失去種地積極性。

農民每家都有十幾畝土地,寧願荒廢也不願種植,原因竟是這

第五個原因就是農民開資日常增加

雖然現在農村經濟條件好了,但是各種物價上漲,再加上農村人人情隨份子錢越來越高,本來農產品價格下滑,這樣一來,日常開資都不夠,農民也寧願外出打工,

現在這樣持續下去,嚴重影響農民種地積極性,如果要提高農民種地積極性,就想辦法讓農民增加收入,才會在種地上付出更多精力。

農民每家都有十幾畝土地,寧願荒廢也不願種植,原因竟是這

此事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