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說:詩歌鑑賞就考形象、情感、手法,這四道題以一當十

語文老師說:詩歌鑑賞就考形象、情感、手法,這四道題以一當十

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

燭影搖紅·題安陸浮雲樓

廖世美

靄靄春空,畫樓森聳凌雲渚。紫薇登覽最關情,絕妙誇能賦。惆悵相思遲暮

。記當日、朱闌共語。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別愁紛絮。

催促年光,舊來流水知何處?斷腸何必更殘陽,極目傷平楚

。晚霽波聲帶雨,悄無人、舟橫野渡。數峰江上,芳草天涯,參差煙樹。

[注]①紫薇:指唐代詩人杜牧,他曾經登臨浮雲樓賦詩。

賞析:

這是一首登樓懷遠之詞。

紫微兩句詠古,說杜牧曾登臨此樓,寫下絕妙詩篇。又化用杜牧詩句,將相思遲暮之情道出。下闋開頭催促年光遲暮點染,
舊來流水句沉痛,斷腸淒涼晚霽轉折,
波聲帶雨又變化用韋應物詩句而出新。後三句寫三景,烘托了離愁別緒。

上片首二句寫時地。靄靄,雲氣密積貌。陶淵明《停雲》詩云:

靄靄停雲,濛濛時雨。雲層低垂,春雨迷濛,詞人登臨安陸(今屬湖北)浮雲樓。畫樓森聳凌雲渚,畫棟雕欄,凌聳入雲,一寫樓美,二寫樓高。據杜牧《題安州浮雲寺樓寄湖州張郎中》詩,浮雲樓浮雲寺樓
。因此,字前著一字,以突出寺樓的莊嚴;同時也刻劃出雲氣籠罩的氛圍。次二句寫登樓賦詩。紫薇,指杜牧。唐代稱中書省為紫薇省,杜牧官至中書舍人,故又稱杜紫薇。
登覽最關情,登高臨遠最能牽動情感,這一句為惆悵相思以下抒情張目。關情,即牽情之意。絕妙誇能賦
,既稱讚杜牧題安州浮雲寺樓之詩寫得絕妙,又隱約道出自己登高能賦的才情。

惆悵相思遲暮,此句上承關情,下逗追憶之語,過渡自然。時值日暮,登樓傷情,引起相思:記當日、朱闌共語

;而如今,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別愁紛絮,括用杜牧詩語,表達一種離別惆悵之情。

塞鴻難問,即人似冥鴻,一去無蹤:岸柳何窮,即空餘岸柳,別愁無限。楊柳最易牽惹人們的離愁別緒;而人的別愁,又如同無窮數的岸柳之無窮數的

柳絮那樣多,那樣紛起亂攢,別愁紛絮之句,直抒胸臆。

過片催促二句,歲月如流,年光易失,舊時倚欄共語處的樓下水,誰知今日又流到何處了呢?含有無限

感慨之意。此日登樓極目遠望,只見連天芳草,平野蒼然(謝朓《郡內登望》: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不知何處是歸路,已使人神傷下淚,又何必再增此殘陽一景乎?杜牧《池州春送前進士蒯希逸》:芳草復芳草,斷腸還斷腸。自然堪下淚,何必更殘陽
,是此兩句所本。翻進一層用筆,倍加悽愴入神晚霽二句,向晚破晴,波聲似乎還夾雜著雨聲。韋應物《滁州西澗》詩云: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廖於無人舟橫野渡前更著一
字,索寞、孤寂的心境全出。結三句數峰江上,芳草天涯,參差煙樹寫雨後,江上數峰青青,芳草更天涯之外,煙樹參差悽迷;如此境界,反映了無盡悵惘之情。畫面開闊,落筆淡雅,細玩詞意,情味極佳。錢起《省試湘靈鼓瑟》雲: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蘇軾《蝶戀花》雲: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雲: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廖詞襲用並糅合以上三家詩詞的語意,別出意境。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 )( D )

A.詞作上片和下片的表達方式明顯不同,上片寫景敘事,下片集中抒情,全詞景物切換自然,意境清新,語淡而情切。(解析: A“表達方式明顯不同”欠妥,全詞敘事抒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上下闋的表達方式並無明顯不同

B.上片開頭兩句,“靄靄春空”描寫雲層低垂貌,而“畫樓森聳凌雲渚”則表現浮雲樓雕欄畫棟的美和高聳入雲、俯瞰沙渚的氣勢。
C.“紫薇登覽最關情,絕妙誇能賦”兩句,既稱讚杜牧題浮雲樓詩寫得絕妙,也隱約道出自己具有登高能賦的才情。
D.“惆悵相思遲暮”上承“關情”,下啟追憶,表現作者在人生遲暮之年登臨此樓,自然引發對杜牧的思念之情,內心倍感惆悵。(解析:D項“引發對杜牧的思念之情”有誤,詞作只是化用杜牧的詩語,表達一種離別惆悵之情,並非思念杜牧。
E.“悄無人、舟橫野渡”化用韋應物的“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但著一“悄”字,那種落寞孤寂的心境全出。

2.前人認為上片結尾三句“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別愁紛絮”是“神來之筆”,請對此作簡要賞析。重要提示:1.有沒有比較鮮明的形象2.有沒有表達什麼感情

3.有沒有用什麼表現手法、技巧

參考答案:①這三句融情於景,借景抒情,借岸柳、紛絮等典型意象來抒發離愁別恨,“柳”諧“留”音,見柳思人,以此表達惜別懷遠之情。

②運用對比,離人似高飛的鴻雁,一去無蹤,而最能牽動人們離愁別緒的岸柳卻盈滿視野,望不到頭,“塞鴻難問”的

空無“岸柳何窮”充盈,構成對比,共同使離別的愁緒表達得更加深切

比喻,以實寫虛(化虛為實),“愁思”本為無形的東西,詩人以“紛絮”喻別愁,將抽象的愁思化為有形之物,將愁思之多而紛亂表現得淋漓盡致。

語文老師說:詩歌鑑賞就考形象、情感、手法,這四道題以一當十

二、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2題。(8分)(完成時間:10分鐘)

尋詩兩絕句

陳與義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

無人畫出陳居士,亭角尋詩滿袖風。

愛把山瓢莫笑儂,時引睡有奇功。

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

(飲酒、作詩;有情有趣;文雅、憂愁、灑脫、曠達)

【注】 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園花經雨百般紅

喬木崢嶸明月中兩句所描寫的景色特點有何不同?請做簡要分析。(4)

(2)詩中

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麼?請結合兩首詩加以分析。(4)重要提示:答題技巧,就是答題規範:審明題意、按要求作答、按順序作答)

【詩意】

楚酒使人倦怠,我接連醉了三天,誰料到春雨過後鮮花竟紅遍滿園。可惜沒有人能畫出我惆悵的影象,在亭角尋覓詩句卻只有清風把兩袖漲滿。

請不要嘲笑我好酒貪杯,苦惱中只有它能催我入睡。醒來時推門走去尋覓詩句,伴著明月在高聳的大樹間徘徊。

【賞析】

這兩首絕句,是陳與義自述其創作情狀的,格調輕鬆,語句詼諧。

第一首絕句中,作者暢飲了楚地的美酒,酣醉三日不醒,此時小園裡的花兒,經歷了雨水的洗拂,洗出了分外明豔的紅色。此際銷魂,詩思泉湧,一句“無人畫出陳居士,亭角尋詩滿袖風”,是自嘲,亦是自詡。看吧,一位宿酲初醒,便爾尋詩的詩人,此時面對滿園的春色,正站在小園亭中的一角,一面欣賞著這美麗的風景,一面在苦思冥想,搜尋著最能夠表現這自然美景的詩句。一陣清風吹過,詩人的袍袖被風吹得鼓了起來,這滿袖的清風,不正是詩人的詩思最好的憑藉嗎?

第二首絕句中,作者強調了美酒的作用。他說,我就愛喝點酒,拿著葫蘆瓢悠哉遊哉,你們可不要笑我。“儂”,是“我”的自稱。酒這個東西,在憂愁之時,能讓你酣然大睡,其功至高至奇,切切不可輕忽。大抵詩思愁鬱之時,智慧否塞,難有新意,不如以酒澆愁,先大醉一場,待到從醉中醒來,頭腦分外清明,推門出去,找尋那逝去的詩思,抬頭兀地看見滿院的喬木,在明月的映照下,呈現出各種崢嶸的姿態。此時物與情會,景與境偕,詩思的泉湧,也正在這明月下、樹影間。古詩百科獨家首發

文學創作有其自身的規律,然而創作靈感的來臨,有時確實需要外物的引動。正所謂“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文心雕龍·物色》),陳與義在這兩首絕句中描寫了自己的創作經驗,帶有濃厚的個人情感體驗的色彩,亦可見出作者倜儻佻達的個性。

(1)園花經雨百般紅喬木崢嶸明月中

兩句所描寫的景色特點有何不同?請做簡要分析。(4)

(1)[答案] 豔麗

雨後之花 清幽月下之木

園花經雨百般紅描寫的是雨後園林的美景,一場雨後,園中奼紫嫣紅,色彩豔麗。

喬木崢嶸明月中描寫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樹木高聳峭拔,意境清幽。

[解析] 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此題考查分析景物形象 分析這兩句詩描寫的景色的特點時,需要抓住原詩中的

園花”“”“喬木”“明月等意象具體解說,還要注意詩句中描繪的
園花
百般紅,即色彩豔麗的特點;喬木崢嶸,即高聳峭拔的特點。

(2)詩中陳居士的形象特點是什麼?請結合兩首詩加以分析。(4)

(2)[答案

] 行為灑脫 情趣高雅

楚酒困人三日醉”“

愛把山瓢莫笑儂從陳居士喜歡喝酒可以看出他灑脫的性格特點。

亭角尋詩滿袖風”“醒來推戶尋詩去

白天尋詩,夜晚尋詩,表現了陳居士沉迷於詩歌創作的高雅情趣。

[解析] 本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就本題來說,分析人物形象

,首先應注意詩下的註釋,根據居士,指文人雅士的解釋,我們可初步判斷出陳居士的形象特點。然後抓住描寫手法來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徵。詩中描寫
陳居士動作、神態的具體詩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亭角尋詩滿袖風”“
愛把山瓢莫笑儂”“醒來推戶尋詩去,由此我們便可準確判斷出陳居士的形象特點。

語文老師說:詩歌鑑賞就考形象、情感、手法,這四道題以一當十

三、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後回答問題。

鷓鴣天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注】這首詞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作。紅蕖,紅荷花的別名。

1)請簡要分析“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一句在

景物描寫方面的特點。(3分)(手法)重要提示:仔細審題,明確答題方向。

2)有人認為這首詞體現了作者被貶黃州之後苦悶、抑鬱的心情,也有人認為本詞展現了作者貶居黃州後

自得其樂的隱逸生活。你認同哪種觀點?結合詞的下片,說說你的理由。(4分)(分析作者情感)(要求:先明確觀點,再充分結合詩句分析)

重要提示:答題時不能照搬、簡單翻譯,需要分析、答透(答全面、答深刻、答準確)

要求:把思路(模糊的、雜亂)整理成答題語言(明確的、有條理的)

譯文:

  遠處鬱鬱蔥蔥的樹林盡頭,有聳立的高山。近處竹林圍繞的屋舍邊,有長滿衰草的小池塘,蟬鳴繚亂。空中不時有白色的小鳥飛過,塘中紅色的荷花散發幽香。

在鄉村的野外,古城牆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轉瞬已是夕陽。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場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涼。

賞析:

此詞上片寫景,下片刻畫人物形象,描寫人物的心理狀態。開頭兩句,作者以推移鏡頭,由遠而近,描繪自己所處的特殊環境:遠處有鬱鬱蔥蔥的樹林,樹林盡頭,有座高山清晰可見;近處,叢生的翠竹,象綠色的屏障,圍護在一所牆院周圍。這所牆院正是詞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池塘,池邊大約由於天旱缺水,滿地長著枯萎的衰草。蟬聲四起,叫聲亂成一團,令人煩躁不安。在這兩句詞中,竟然描寫出林、山、竹、牆、蟬、草、池塘七種景色,容量如此之大,在古典詩詞裡也是不多見的。這裡呈現的景象,跟詞人熙寧十年(

1077)任徐州知州時所描寫的景象迥然不同。那時作者寫下的詞句是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那是一種奔騰奮發、蒸蒸日上的景象。而“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則完全是一種雜亂、衰萎的景象,顯得蒼白無力,缺乏生機。詞人為何會描寫出此等景象呢?原來,詞人在徐州任知州時,政績卓著,深得民心,所以他當時寫的詞作,充滿著積極奮發的精神。後來,他受到打擊,被貶到黃州,充任團練副使,處境十分艱難,才能無從施展,被迫過著隱退生活,所以心情苦悶,精神不振。這就無怪乎他的詞章變得這樣悽清蒼涼了。

  三、四兩句,含義更深邃。從詞句上看,這兩句描寫得比較優美:在廣闊的天空,不時看到白鳥上下翻飛、自由翱翔,滿池荷花,映照綠水,散發出柔和的芳香。意境如此清新淡雅,頗有些詩情畫意。“紅蕖”,是荷花的別名。“細細香”,是說荷花散發出的香味不是撲鼻的濃烈香氣,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如果不是別的原因,這樣的境界的確是修身養性的樂土。然而,對於詞人來說,他並非安於現狀,有心流連這裡的景緻。他雖然描繪出白鳥翻空,紅荷照水的畫面,但這和他傾心欣賞杭州西湖那種“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美麗景色,是不能相提並論的。透過這樣一幅畫面,讀者能夠隱隱約約看到詞人那種百無聊賴、自尋安慰、無可奈何的心境。詞的下片,作者又用自我形象的描繪,作了生動的說明。

  下片前三句,是寫太陽在即將落山的時候,詞人拄著藜杖在村邊小道上徐徐漫步。這是詞人自我形象的寫照。但他表現的究竟是怎樣的形象呢?是老態龍鍾,還是病後的神態?是表現自得其樂的隱者生活,還是百無聊賴、消磨時光的失意情緒?讀者仔細玩味,自然會得出正確的答案。

  最後兩句,是畫龍點睛之筆。詞句的表面是說:天公想得挺周到,昨天夜裡三更時分,下了一場好雨,又使得詞人度過了一天涼爽的日子。“殷勤”二字,猶言“多承”。細細品評,在這兩個字裡,還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說:有誰還能想到幾經貶謫的詞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卻了,唯有天公還想到我,為我降下“三更雨”。所以,在“殷勤”兩字中還隱藏著詞人的無限感慨。“又得浮生一日涼”,是詞中最顯露的一句。“浮生”,是說人生飄忽不定,是一種消極的人生哲學。《莊子·刻意》篇說:“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蘇軾的這種消極思想,就是受莊子思想的影響。“又得浮生一日涼”中的“又”字,分量很重,對揭示主題,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表現詞人得過且過、日復一日地消磨歲月的消極情緒。

  總觀全詞,從詞作對特定環境的描寫和作者形象的刻畫,就可以看到一個抑鬱不得志的隱者形象。

1)請簡要分析“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一句在景物描寫方面的特點。(3分)

參考答案:1視覺、嗅覺相結合

。從視覺寫色:“白鳥”翻飛與“紅蕖”照水;從嗅覺寫味:“細細香”香氣綿長。(2遠近結合“翻空白鳥”是遠景,“照水紅蕖”是近景。(3動靜結合。白鳥在空中翻飛,屬於動景。紅蕖散發幽香,屬於靜景。(4俯仰結合。白鳥在空中翻飛,這是仰視角度;水中紅蕖,這是俯視角度。(5
色彩搭配。白色的鳥與紅色的荷花,紅白相間,互相映襯,引人入勝。(6運用疊詞“時時”寫出了白鳥之多,翻飛之迅疾。“細細”運用通感,將香味視覺化,寫出紅蕖香氣之細膩。(每點1分,答出三點即可得滿分。單寫“通感”並加以分析,也可得1分。)

2)有人認為這首詞體現了作者被貶黃州之後苦悶、抑鬱的心情,也有人認為本詞展現了作者貶居黃州後自得其樂的隱逸生活。你認同哪種觀點?結合詞的下片,說說你的理由。(4分)

鷓鴣天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參考答案:

苦悶、抑鬱的心境。(1分)下片寫太陽在即將落山的時候,詞人拄著藜杖在村邊小道上徐徐漫步。昨天夜裡三更時分下了一場好雨,使得詞人度過了一天涼爽的日子。(2分)“浮生”、“涼”、“又”等詞表現詞人得過且過、日復一日

消磨歲月消極情緒。(1分)

答閒適、自得其樂。(1分)下片寫作者太陽西下時手拄藜杖緩步遊賞,表現他自得其樂

的隱逸生活。昨夜三更時分的一場好雨,讓作者倍感爽快。(2分)“殷勤”等詞抒發了作者乘興遊賞自得其樂、盎然喜悅之情。(態度明確,1分。簡要表述下片詞句意思,2分。結合下片分析作者感情,1分。)

語文老師說:詩歌鑑賞就考形象、情感、手法,這四道題以一當十


四、

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8分)

崔塗

謝兩無情, 送盡

東風楚城

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三更。

故園書動經年絕,

華髮春唯滿鏡生。

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

注:五湖,指春秋越國大夫范蠡隱居的太湖,這裡指崔塗的家鄉富春江一帶。《春夕》是作者旅居湘鄂時所作。

1)詩的前四句描寫了哪些意象,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4分)

2

2)結合全詩,賞析詩歌的表現手法及詩人的思想情感。(4分)

思路:手法+分析+

情感

參考答案:

1)詩的前四句運用“流水、落花、東風、夢、子規、月”等意象,(2分)描繪了落花滿天的暮春之景,構成清冷孤寂(淒涼愁慘)的意境。(2分)

2運用典故:莊周夢蝶(或:杜鵑啼血),表達了遊子孤身漂泊異鄉的

思鄉之情。五湖典故,含有歸隱田園之意。

虛實結合、對比:頷聯上句巧寫夢境,由於遊子日有所思,夜間便結想成夢,夢見自己回到了萬里之外的家園。下句實寫夢醒以後,發現自己依舊孤眠異鄉,只有“子規”“月”相伴。。“蝴蝶夢”與“家萬里”,一虛一實“蝴蝶夢”與“子規啼”,一樂一悲,形成對比。渲染了一片清冷、淒涼、愁慘的氣氛,表達了作者的

思鄉之苦

烘托渲染(視聽結合):子規啼與三更月,一聲一色,構成一片清冷、淒涼、愁慘的氣氛,令人觸目傷懷

情感:①詩人面對著春水遠流、春花凋謝的暮春景色,表達詩人深深感嘆春光易逝,歲月無情

②“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表達了遊子孤身漂泊異鄉的思鄉之情③“自是不歸歸便得”一語,是無可奈何的傷心語,深刻地傳達出詩人仕途坎坷、孤獨飄零的苦悶彷徨、悲愁痛苦之情。④同時,從暗用五湖典故看,含有歸隱田園之意。

(一點手法或情感得一分,各兩點得四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