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赚钱的5家公司,只有一家来自美国,其余4家全部来自中国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在关注互联网,当然也在关注互联网公司。每天打开手机,铺天盖地都是互联网的信息,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和他们的创始人也总是站在镁光灯下,今天上个头条,明天又给你搞出个大新闻,吸足了眼球。也正是因为这种“高调”,很多时候都会让人产生一种“互联网公司应该很赚钱吧”的错觉。是的,互联网公司赚钱不假,但是要说最赚钱的公司还真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一些闷声发大财的公司。

全球最赚钱的5家公司,只有一家来自美国,其余4家全部来自中国

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出炉,而在世界500强中最赚钱的企业排行榜中,前五名里面竟然有四家中国企业,但不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

第一名:苹果公司(利润:456.9亿美元)

第二名:中国工商银行(利润:418.8亿美元)

第三名:中国建设银行(利润:348.4亿美元)

第四名:中国农业银行(利润:276.9亿美元)

第五名:中国银行(利润:247.7亿美元)

全球最赚钱的5家公司,只有一家来自美国,其余4家全部来自中国

结果是不是很出乎意料,居然银行业才是隐形的土财主,金融行业是很赚钱的所有人都知道,所以从事金融行业的收入水平也是跟着水涨船高。那么究竟银行是通过什么机制和系统赚取巨额的利润了?它对我们普通人一生的财富规划和创业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参考性的启发意见了?今天我林鑫就来和你说道说道。

银行是通过什么赚钱的了?

一、最大的秘密主要是通过存贷差赚钱

首先看个数字,2016年中国银行业实现的净利润大概是1.6万亿元,其中净利息收入,也就是存贷差差不多占3/4左右,所谓的存贷差也就是银行吸收的存款和放出去的贷款,中间的利率差额,这是银行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另外1/4的利润来源

大概分为两大块:

1. 银行吸收了存款以后,它自己会去做一些投资,比如说,在我们中国大概90%以上的国债都是商业银行买的,它会投在债券这些比较安全的资产上面。

2. 还有一块利润叫通道业务费用,我们到银行去买的理财产品,其实大部分都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的合作,银行在这里面其实只是“通道”的作用,收取通道费用,所以通道费用也是银行利润的一个重要来源。

至于大家平时比较熟悉的银行的手续费,其实在银行的利润里面是比较低的,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它一般为了吸引顾客,都会把这些手续费给免掉。

全球最赚钱的5家公司,只有一家来自美国,其余4家全部来自中国

银行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

归根结底银行还是一个企业,主要解决的就是一个市场痛点问题。银行最重要的利润来源是存贷差,既然我们说到,我下面就给你讲讲,它到底是通过什么机制赚取这个存贷差的,搞懂这个其实对我们创业和个人投资理财上都有很大的帮助。存贷差听上去非常简单,存款和贷款中间利率的差额,但其实里面的道理一点儿也不简单,因为这涉及到了银行的本质。它是通过资金的规模、期限和风险转换,来实现资金的更优配置,然后从中间赚取这个利率差额的。

这个概念可能比较抽象,我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有两个村庄,一个村的村民比较富裕,手里有余钱,另一个村子正在搞各种加工业,酿造,伐木等等,需要资金,所以大家想着到隔壁村去借钱。现在问题来了,比如说你搞加工业,你需要的资金量多,但是哪家哪户都不会有那么多闲钱,所以你得多借几家,这就是在规模上有差异。还有,你要搞加工业总得好几年时间,但是借钱的人都担心自己家的

资金流动性,都不愿意借出去这么长时间,这叫期限上有差异。还有更多的人,跟隔壁村的人完全不熟,没有信用,大家也不信任你,你借不到钱,就算能借到钱,每家每户都得跟借钱的那个人签合同、定条约,万一对方违了约,还得去讨债,这叫风险成本。这几点在经典的银行学中叫做资金匹配上的规模、期限和风险问题。所以即使在这么两个村庄中间完成一个有效的资金匹配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你得好好地解决这几个问题。

这个时候银行的作用就出现了

全球最赚钱的5家公司,只有一家来自美国,其余4家全部来自中国

第一,银行可以吸收很多村民小笔的存款,然后汇聚起来借给那些需要大量资金的人,这叫规模转换

第二,银行将这些不同时间点上汇聚的资金,匹配给那些资金使用期限不同的人,一年的、两年的、五年的,打一个时间差,这叫期限转换

第三,银行还要承担贷款收不回来的风险,这叫风险转换

通过这三个转换,银行就实现了资金在这两个村子中间的有效流通,两个村的村民和经济发展就都受益了,银行也可以从存款和贷款的差额中间赚取费用。刚才说每家每户那么大的交易成本,也可以平摊到所有的储户和贷款上。所以银行出以后,就把刚才我们说的那几个问题全部都给解决掉了,这就是银行的作用,银行通过这种机制就可以赚取存贷差。

你有什么想和我们讨论的?欢迎你给我们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