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要想上位,就必須幹掉弱勢領導

春語秋錄: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要想上位,就必須幹掉弱勢領導,絕不姑息,任何時代都是智者的舞臺,被幹掉的也是罪有應得。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要想上位,就必須幹掉弱勢領導

做一頭豪豬,以矛為盾,豺狼虎豹不敢動你

在動物進化的過程中,有些種群動物,和異性交配的權利是要經過殘酷的爭奪才能擁有的。雄性要強壯,要將其他的競爭情敵打敗後,才能獲得與雌性交配的權利。這看起來非常血腥,卻保證了整個種群向著最有利生存的方向進化。如果孱弱者不斷地繁衍它們的後代,那麼若干代後,這群生物必然會越來越弱,最終整體都會滅亡。

人類作為地球上最高級的生物,學會了文明,學會了將殘酷的競爭掩蓋起來,學會了將卑鄙變得文雅,但是,最終也不能逃脫“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預言。口說無憑,看看歷史上的一些著名事件大家就會明白。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要想上位,就必須幹掉弱勢領導

李世民劇照

唐高宗李淵的幾個兒子裡,二兒子李世民最有能力,但是,按照封建王朝“立長不立幼”的原則,皇位要傳給大兒子李建成。後來,李世民發動了著名的玄武門政變,將李建成殺死,並逼迫李淵讓位給他。若干年後,歷史記住了他治理天下的盛唐治世,幾乎忽略了他篡位的事實。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要想上位,就必須幹掉弱勢領導

唐國強飾演的朱棣

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兒子朱棣,雄才大略,但明王朝的皇權卻落到了他的侄子建文帝的手裡。這讓朱棣很惱火,於是準備造反。在準備還不充分的時候,他不惜裝瘋混過建文帝的耳目,還當著眾人的面吃下便溺,可謂厚顏無恥至極。準備好之後,朱棣發動了著名的“靖難之役”,從建文帝手裡將皇權搶了過來。最後,他成了明朝為數不多的明君之一,他的造反行動也成了物競天擇,理所應當。

清朝的統治者吸取了前朝的教訓,很好地解決了立皇儲的問題。在大多數皇帝選擇接班人的時候,並不是唯長嗣立,而是權衡各個皇子的智慧、能力和潛質,選出最合適的繼承者。也正是因為如此,不是嫡長的康熙、雍正、乾隆等才有機會登上歷史的舞臺,發揮他們的才能,從而使清政權能長期統治下去。但是,在立太子的過程中,具有手腕的人,往往能比別人更快地脫穎而出。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要想上位,就必須幹掉弱勢領導

陳道明飾演的康熙

有一次,嘉慶皇帝到承德圍獵,皇子旻寧在皇宮上書房讀書。這時,天理教的教徒鬧事,拿著武器衝進皇宮。旻寧立即拿起火槍迎戰,一出門就下殺手,打死了兩個帶頭鬧事的,平息了這場騷亂。嘉慶聽後十分高興,對旻寧的做法很欣賞,加封了他的官職。

不光這些統治者如此,歷史上不少將相也是深諳此道的高手。清末的曾國藩,總在家書中教育他的親屬要誠信,要以君子之禮行事,但是他自己卻從未行君子之禮。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要想上位,就必須幹掉弱勢領導

曾國藩

初戰太平軍,曾國藩一敗再敗,被人打得落花流水,他每次都捶胸頓足,並裝腔作勢地投水自殺,引身邊的將領死命相勸,以此來推脫責任。曾國藩招降韋昌輝之弟韋俊,開始先應承他種種好處,後來為了自保,將韋俊全軍處死。在招降李秀成的時候,再次揚言會以誠相待,可李秀成一降,立即被曾國藩處死。手段之毒辣,無人能及。

身處快節奏的生活,每個人或多或少地都夢想著上位,即使行動中沒有太過陰狠的表現,思想中避惡趨善的想法也從側面印證了上位之慾。有時候,人們不願意坦白承認自己喜歡想上位,是因為片面地覺得它像給自己貼上了“小人”的商標一樣,很可恥,很丟面子。其實這是不對的,上位與卑鄙是迥然不同的兩種概念,儘管有時候它們可能很接近。

任何時代都是智者的舞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規律從未更改。

春語秋錄:手段,其本身並無善惡,不過視操於何人之手而已。只要用之以正道,自可為一己謀成功,為大眾謀福利。

頓悟漸悟,春語秋錄,傳播經典,傳播語錄,關注或可開悟(chunyuqiulu)

春語秋錄,提供職場、權謀、智慧、經典、語錄內容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