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早摘下果實不見得是好事

近年來,童星選秀、親子綜藝節目持續走紅,創下較高收視率。一些家長送自己的孩子到一些童星夢工廠、童星經紀公司培訓,希望孩子上電視節目或者拍電影、廣告,成為童星。還有些家長在直播平臺讓孩子出鏡,成為“小網紅”。

在互聯網時代,“出鏡”已經變得越來越容易,成名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將孩子培養成童星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應該怎麼引導孩子成長?就相關問題,《民生週刊》專訪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

过早摘下果实不见得是好事

△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

民生週刊:怎麼看待現在的家長送孩子走上童星路,拍廣告、電影,還有通過直播將孩子打造成網紅這一現象?

孫宏豔:過去上電視很難,要經過很多環節,但在互聯網時代,孩子們展示自己的機會更多了,這是新時代的孩子成長的環境。通過這些展示,也能給孩子、家長帶來一些機會。比如,一些孩子在展示中發現很多人欣賞自己,就增強了信心。

但童星打造,也存在很多問題,尤其對少年兒童的價值觀形成會有影響。在很短時間內成為童星、網紅,走的是快速上升渠道,不是通過一層層奮鬥上來的,缺乏人生積累。今後的人生成長需要動力,小時候沒有積累,沒有經歷挫折,長大後就不會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些人童年時期很出名,但後來發展不好,就是因為沒有可持續成長的動力。

另外,網絡上什麼價值觀都有,網絡、電視臺打造的童星都很成人化,他們的穿著、唱的歌曲、跟人交流的語言都過於成人化,跟他們現在的價值觀、心理能力不匹配。人的成年包括身體上成熟,還有心理上的成熟,才能應對身體上出現的變化及生活中的種種狀況。揠苗助長,讓孩子一下變成成人,孩子對世界的理解是變形的。

民生週刊:親子綜藝節目這兩年很火,這類節目有利於兒童教育嗎?

孫宏豔:從好的方面來說,通過明星效應能在一定程度上宣揚親子陪伴。聯合國有規定,兒童參與有不同的等級,最高等級是孩子自主自願參與活動。我們儘量要跟孩子協商,告知他們參與的好處,讓孩子自願參與,並從中得到樂趣。

不管參加什麼節目,都不能影響孩子做一個普通兒童的權利。如果因為成為童星,影響孩子的成長目標、任務,那是不值得的。畢竟,童星身上的任何光環都不能跟他正常、健康的成長相比。

民生週刊:過多曝光會對兒童的成長產生什麼影響?

孫宏豔:孩子獲取自信心很重要,過度曝光會讓他們不能準確認識自己。孩子對自我的印象、看法都是從周圍人來的。小時候得到過度讚揚、誇獎,他對自我的認識就不準確,會影響他以後的生活。事實上,一方面的成功,不代表所有的成功,孩子在心理上不成熟,認識不到這一點。他一直掛著童星光環,但在真實生活中不是所有人一直給他掌聲,就會形成很大落差。

民生週刊:有家長認為,孩子參加童星選秀比賽、拍廣告,能讓他們變得多才多藝,也能得到鍛鍊,您怎麼看?

孫宏豔:適當地參加這些活動並不是壞事,但有兩個標準,一個是看是不是孩子自主選擇。剛開始家長可以引導,但如果孩子自己不願意去,就會形成壓力。

另一個看會不會給孩子造成過度負擔。比如,逼著孩子參加比賽,比賽就有競爭,給孩子的目標,應該是跳一跳夠得到就行,不能變成過度負擔,不能耽誤孩子成長,影響學習、生活。

民生週刊:利用孩子的童年攢下資金、作品資歷,到底是讓孩子少奮鬥幾年,比別人早飛一步,還是限制他們的發展?

孫宏豔:這其實是起跑線的問題。現在很多家長都怕自己孩子比別人落後,就連學個單詞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早一步。

我們應該尊重兒童發展規律,讓孩子在該玩的時候玩,該撒野的時候撒野,過早地摘下果實不見得是好事。很多孩子小時候成名,長大後卻不喜歡這種生活,或者不喜歡那個方向。養孩子就跟種莊稼一樣,要讓他們按自然成長規律發展。

民生週刊:有些孩子可能真有演藝天賦,應該怎麼培養?

孫宏豔:對於有天賦、有承受能力、能勝任明星道路的,嘗試培養也未嘗不可,但不要把培養變成塑造,要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自然成長,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強制進行。

民生週刊:怎麼看待時下眾多的童星夢工廠、童星選拔秀、童星經紀公司等造星機構?

孫宏豔:他們本質上跟兒童培訓機構差不多。現在童星機構管理很不規範,資質混亂,都以營利為目的。有些童星公司利用家長對孩子成為明星的期待,收取高昂的培訓費,甚至行騙。

童星公司應該納入培訓機構體系,有統一的資質認證,統一規範管理。任何為少年兒童服務的機構,不管是營利的還是非營利的,都應該規範管理,而且應該比一般機構更嚴格,因為他們服務的群體特殊,少年兒童比成年人脆弱,更需要精心呵護。

民生週刊:在孩子的童年時期,家長最需要關注的是什麼?

孫宏豔:最應該關注4個方面,讓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學習,這是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良好習慣的培養,童年是個關鍵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