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期仅有9万军队了, 诸葛亮为何还主动进攻曹魏呢?

一只漂亮的花狸

三国时期,魏蜀吴间的征伐是相互的,并非仅有蜀国一方在主动进攻魏国。不少人因受《三国演义》和影视剧的影响,总觉得尽管蜀国比较弱,但还是在不断地讨伐曹魏。而事实上,作为鼎足而立的魏蜀吴三方,是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的。

那么,在蜀汉主力部队数量明显逊于曹魏的情况下,为何还要坚持频繁地主动进攻曹魏呢?我个人觉得,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这是以进为退、以攻为守的斗争策略

在魏蜀吴三方中,虽然蜀汉政权的综合实力最弱,但却具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那就是易守难攻的地形。特别是在占据了汉中以后,使得蜀国具有了征伐曹魏的根据地,用“进可攻,退可守”六字来形容,最为合适不过。

由于自身比较弱,因而对曹魏和东吴的警惕是始终存在的。特别是面对北方虎视眈眈的曹魏政权,蜀汉一直不敢掉以轻心。所以,自知难以同对方一决高下,便不断出兵骚扰。无论是诸葛亮的六出祁山,还是后来姜维的九伐中原,都是在贯彻这一理念。

此处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按照史书记载,诸葛亮曾有两次出兵祁山的军事行动,而姜维则先后十一次北伐曹魏。但大家所熟知的,还是六出祁山和九伐中原的故事,故作答时仍以此作为叙述。

但不管具体出兵状况如何,蜀汉的战略意图

说白了就是,你安稳了,我就骚扰你,打得过你,我就多跟你拼一会儿,打不过你,我就带兵撤回,反正你一时半刻也攻不进来。颇有一种大规模游击战的特色。

其次,讨伐曹魏是蜀汉政权建立和存在的道德高峰

虽然东汉末年的各路诸侯,人人都怀有私心,没几个人不想做皇帝。但是,碍于当时特定的政治环境和道德舆论,大家都很克制。曹操死后,曹丕甩掉了道德包袱,很快逼迫汉献帝禅让。

如此一来,刘备算是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借口。一向以大汉皇叔身份自居益州牧,转而披麻戴孝为活着的废帝刘协哭丧,随后建立了蜀汉政权,陡然间成了天子。而蜀汉政权建立和存在的一个重要借口,便是讨伐曹贼,匡扶汉室。

从这个角度来讲,不攻打曹魏,刘皇叔和阿斗岂不就等于向世人宣布自己是趁火打劫的骗子了?所以说,不管真假,主动进攻曹魏能够使蜀汉继续处于道德高峰之上。

最后,主动进攻也并非一直持续,而是攻守相济

在不少人眼中,蜀汉曾一直主动攻打曹魏。但事实上,历史并非如此。在蜀汉政权中,主站派以前期的诸葛亮和后期的姜维为代表。在蜀汉建立之初,很快便在讨伐东吴的军事行动中大败,此后经过数年恢复,诸葛亮才开始出兵祁山,讨伐曹魏。

而诸葛亮于公元234年病死之后,蜀汉曾一度陷入纯粹的防守状态,停止了出兵征讨曹魏的行为。直至姜维掌权后,蜀汉有开始频繁地讨伐曹魏。但事实上,尽管姜维多次出兵,但战争的规模和效果均无法同前期相比。

所以说,势力弱小的蜀汉一方,坚持主动进攻曹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最主要的还是受战略方针的影响,只是尽管历经数十年,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碣石樵子

蜀汉是带甲9万,不是只有9万军队,这是有区别的。

古代的军队人员是分为战兵、辅兵和民夫三种的,战兵披甲,辅兵不披甲,民夫则是战时临时征召的。战兵就是负责打仗;辅兵则是提供后勤支持,比如养马、背铠甲、做饭,当然,辅兵也是上阵作战,但由于不披甲,一般是放在阵后壮声势,可以用来追击和打扫战场,同时辅兵也是战兵的预备队,战兵损失了可以直接从辅兵里补充兵力;民夫就是老百姓,只是负责运送粮草和提供其他后勤服务,不上战场。

一般来说,如果是进攻作战,在没有河流可以减轻运输压力的情况下,战兵、辅兵和民夫的比例通常是1:1:4,1个战兵只要有1个辅兵外加4名民夫提供后勤支持。如果防守,可能就不用民夫了。所以进攻的花费远比防守要大。

所以,史书记载蜀汉后期是有带甲9万,那意味着蜀汉是拥有9万战兵,加上同样比例的辅兵,蜀汉的常备军至少有18万人。如果进攻,意味着还要动员36万人的民夫。而史书记载蜀汉灭亡时户籍上拥有28万户,94万人口,按照古代大战每户抽1丁至2丁的比例,28万户提供36万民夫是绰绰有余的,但短期内肯定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害,所以诸葛亮每次出兵的时间都不敢太长,因为作战时间太长不光是粮食不够,还会影响农时。

同一时期的曹魏的人口和军队数量大约是蜀汉的四五倍,但曹魏本身领土大,边境长,国防压力远比蜀汉要大的多,东边的吴国,东北的公孙氏,北方的匈奴,西边的羌族都是很大威胁。而蜀汉其他方向的国防压力基本没有,东边孙吴是同盟,南方的蛮夷已经被打了一顿就算反叛也不会构成太大威胁,西边吐蕃人(如果那时候有吐蕃人的话)还没发展到四川,所以蜀汉可以把所有军事力量都动员用来打魏国,而魏国能动员和蜀国作战的就只有关中的驻军和洛阳赶来支援的中央军,实际军力不会比蜀军多太多,而且蜀军可以集中在汉中,而魏军得兼顾从陇西到关中的各个方向,蜀军只要防守一个地方,魏军得防守五个,这也是诸葛亮敢天天和魏国打对攻的底气。


三只脚的大大乌鸦

诸葛亮,二十七岁出仕后,博望坡一把火,烧出了名。后来,诸葛亮在白帝城受刘备托孤,开始掌控蜀汉政权,一生为了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去世后,蜀汉形势并不好,先是关羽大意失荆州,蜀汉失去荆襄之地。本来荆襄之地,北可以进中原,威胁曹魏政权,东可以顺流而下,给东吴施加巨大压力。不过可惜,关羽去打曹魏,被东吴抄了后路,兵败身亡,这个事件,还引发连锁反应,出兵前张飞因此而亡,之后刘备也兵败夷陵。本来一片大好形势的蜀汉,被一波又一波的变故,变成一个羸弱之国。



虽然刘备夺得益州之地,但蜀汉土族和荆襄外来之人,心有裂痕,南中郡也蠢蠢欲动。蜀国有很多问题,比如国力羸弱、人心不稳、土地有限、兵源不足等。那么,为什么诸葛亮还要伐魏呢?



第一、匡扶汉室。诸葛亮羽扇纶巾,虽然在他身上有兵家等杂家的影子,不过诸葛亮基本上是一个大儒,而儒家讲究忠君,所以诸葛亮在蜀汉,以匡扶大朝为己任。蜀汉国力羸弱,伐魏成功几率很小。不过,诸葛亮是不得已,明知不可为,也只能为之,实属无奈之举。

第二、坐等魏国来伐,还不如主动出击。曹魏伐蜀,迟早的事,这一点诸葛亮知道,所以才和东吴联盟,彼此相互支援。曹魏在曹丕、曹叡两代,因为自身有问题,都不敢轻易举兵伐蜀或者伐吴。诸葛亮明白闭关自守,自己匡扶大汉的抱负一定不会实现,主动出击,虽希望渺茫,不过还有一丝希望。



第三、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这一点,在诸葛亮的出师表里面,说得很清楚,这想必是诸葛亮的真心。刘备对于诸葛亮,虽然有猜忌,不过,总体上都是委以重任的,所以诸葛亮知恩图报,想通过北伐来报答刘备。

第四、虽然蜀汉丢失了荆州,刘备败夷陵,蜀国实力大减,不过,魏国经历赤壁之败后,国力也尚未完全恢复。蜀汉实力虽不怎么样,不过魏国,也有很多问题,很多矛盾,诸葛亮想必也考虑到此点,所以才敢用不到十万的兵,去伐当时相对很强的魏国。


司马PC

经过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打败之后,蜀汉元气大伤,经过诸葛亮十年的励精图治,才逐渐恢复。诸葛亮攻伐曹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政治合法性,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皇位之后;蜀汉就成了汉朝唯一的合法正统,在刘备活着的时候,孙权始终没有称帝!其原因就是,当时天下的人心还都在汉朝。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会逐渐适应新朝廷,所以诸葛连进攻曹魏,其实也是为了宣示天下,汉朝未灭,防止人心忘却了汉朝。

第二,消耗魏国经济,避免两国国力差距过大;诸葛亮六处祁山,虽然没有攻下长安,但是却消耗了魏国的经济。由于蜀汉的人口、经济、文化都跟不上魏国,而起不如魏国发展迅速,

诸葛亮进攻曹魏的时候,干了一件事:屯田!而且是在曹魏的地盘上进行屯田,就是当兵的平时种地,该打仗的时候打仗,两不耽搁,这样一来,蜀汉不用提供军粮,节省了一大笔开支;而曹魏却要苦苦的千里运送粮草,调集全国力量防范诸葛亮,这样此消彼长,蜀汉只需要少量的军粮,就能大量消耗魏国的粮草。当然,这是相当的危险,这也是为何诸葛亮死前,告诫姜维费祎不可轻易伐魏。伐魏不仅仅是克复中原,就算不能克服,也要消耗曹魏的国力。

第三,自保,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蜀国的屏障就是天险,但是蜀国的人口、人才、经济都比不上魏国,除了诸葛亮这一点。诸葛亮能看出三分天下,他自然能看出,如果不伐魏,蜀国偏安一隅时间久了就会毫无战斗力,乐不思蜀,最终被曹魏灭掉。所以诸葛亮提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诸葛亮攻打曹魏,是在保证本国国力不下降的基础上,大力损耗魏国的国力,否则,诸葛亮死后蜀国也不可能支撑那么久。诸葛亮对蜀汉的国力消耗相对很小,诸葛亮死前指定费祎当政——就是因为费祎不主张伐魏,虽然打不过魏国,但是自保没问题。费祎被刺杀后,姜维伐魏,结果两次兵败几乎让蜀汉国力损耗殆尽。


嘟嘟读读

说真的,蜀汉的实力和大魏国的实力比起来,真是差的太多。但是蜀汉实力这么弱,为什么诸葛亮还屡屡进攻魏国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缓解内部矛盾。我们知道在刘备建立蜀汉之后,国内总共有三股政治力量。分别是最早跟随刘备的一批人,还有荆州集团,还有益州集团。这三股政治力量,在刘备死后,应该说是矛盾重重。而缓解内部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外发动战争,这样便可以转移国内的注意力,使大家一致对外。



第二,小国要图强。在魏蜀吴三国当中,蜀国实力最小。弱小的国家要生存,只有奋发图强,你不能坐着等着别人来打你吧。这一点在后出师表中就提到。“然不伐贼,王业亦亡,唯坐待亡,孰与伐之。”简单的来说就是要以攻为守,只有这样,蜀国才能够有更多的机遇。


第三,诸葛亮必须坚持自己的理想。诸葛亮的理想就是北定中原,光复汉室,还于旧都。虽说这个理想很难实现,但是必须要坚持下去。当然,这也不仅仅是诸葛亮的理想,也是刘备的遗愿,是整个蜀汉的政治目标。

以上几点应该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能是因为什么呢?


剑风先生

首先肯定是得有实力之后才能做派军去攻打魏国。蜀国虽然只有9万的军队,但是西蜀,尤其是它的前身益州在刘璋父子的带领之下是做到了整个大汉九州里面最富足的一个州,所以即便是蜀国的人口是三个国家里面最少的。但是蜀国的甲士是最多的,数量甚至超过了魏国和吴国两个国家之总和。有了这份实力,蜀国才有自己的底气去打魏国。

还有一点就是蜀国特殊的地理位置,蜀国占据着整个天下最高的地方,他随时可以借助地理上的优势,直接画高处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冲到关中之地,因此,蜀国人打魏国人基本上就是我打你等于,我打儿子,你打我等于,你打爸爸。直到后期钟会把汉中给拿下了,仍然不愿意大费干戈的去拿益州。

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这是新三国里面听的最多的一句话,但也是最有道理的一句话,天下人为什么认同你,刘姓子孙是天下的皇帝就是因为你在皇帝位上一天,他就认同你是一天,如果你不出现就如同现在过期的一些明星一样,你如果长时间不出现,粉丝会记得你吗?曹丕把汉献帝给废了,那么现在天下谁是皇帝,是姓曹的,至于说一直以汉室正统自居的蜀国,也只能够天天派军去攻打魏国,来刷刷存在感。

再有一条就是蜀国本土的经济,他们几乎面临着当时孙权派军攻打合肥,就死活功不下来的那种困境,军队拿不到土地那抢不到物资整个国内的那种经济就没办法围绕战争转动,那么蜀国的经济必然崩溃,作为蜀国当政的诸葛亮和刘禅而言,他们如果找不到,那是借口去攻打其他人的话,自己将会丢失权力,毕竟民众要吃饭,如果没有利益的话,他不会跟着你去瞎胡闹。

再其次就是诸葛亮手里还有一张底牌,那是曾经的底牌,马超。以及对于自己才学上自负。


漩涡鸣人yy

蜀汉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在政治上把自己标榜成大汉正统,把曹魏定位为叛逆。如果蜀汉对曹魏坐视不理,那就是自打嘴巴。因此,诸葛亮只能不断的北伐,不断的对曹魏进行讨伐,以此彰显自己才是正统,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在政治上不用处于劣势,不至于沦为真正意义上的割据政权。



而且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这是诸葛亮和刘备的志向。诸葛亮是一代名臣,自然不会忘记自己的志向。所以,在公在私,诸葛亮都会坚定不移的伐魏。

最后还有一点,或许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历史上,蜀地出现过的几个政权里头,蜀汉的国祚是仅次于成汉的,但蜀汉面对的外部环境明显要比成汉恶劣些(毕竟蜀汉面对的是统一北方的曹魏)。这么看来,蜀汉算是相当的成功了。在看看前后蜀,富倒是挺富,但基本不敢惹事,最后反而被中原王朝轻松干掉。


这些历史要读

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逐渐成为蜀汉的实际领导人。现在我们回顾三国的历史,会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后期蜀汉力量远低于曹魏却多次主动北伐,这究竟是为何?难道是诸葛亮年纪大了,看不到其中的困难吗?

非也,诸葛亮多次北伐其实是无奈之举,寄希望于万一中。

为报先帝刘备知遇之恩

当年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并称其有可安天下之才。之后,刘备前往拜访诸葛亮,并三顾茅庐于他。这诚意打动了诸葛亮,他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并提出了三分天下,兼有荆州以待天下有变,举匡扶汉室之旗出兵北上,即隆中对。刘备在诸葛亮出山后,也是对其十分信任的,后来还白帝城托孤。正像出师表写的那样“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实现自己一生的报复:兴复汉室

早在诸葛亮隆中耕种之时,就常常自比管仲、乐毅等人,曾多次表达出想要兴复汉室的抱负。他之所以选择辅佐刘备,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备以汉室宗亲自居。《出师表》有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暂时缓解蜀汉内部集团的矛盾

蜀汉自建立以后就存在着荆州派和益州派的矛盾。刘备当年就为了平衡两派的矛盾,娶了代表益州派的吴氏。刘备等人逝世后,荆州派的势力逐渐下降,两派矛盾凸显。对魏国用兵是转移国内的注意力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时可以寻求新的平衡点,比如后来的姜维。

避免坐以待毙的无奈之举

蜀汉建立后,形式就不容乐观,尤其是荆州被关羽丢失后,使得蜀汉丧失了出兵北伐的最好路线。虽然益州有山川天险,但坐以待毙总不是办法,还不如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万一成功了呢?


小凌说史

经过刘备时期与东吴的夷陵之战后,蜀国元气大伤,纵使当时的益州是天下十三大州里面最为富庶和面积最大的州,但再富庶面积,也就一州之地,而吴国有荆扬交三州,而魏国占有九州和荆扬的一部分,因此在人口上蜀国已经处于极大的弱势。而人口就是兵力的来源,所以说蜀国的兵力是三国之中最少的。



但蜀汉一直以正统自居,把自己看成是大汉的延续,而当时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自己当了皇帝,对于蜀汉来说这是大逆不道的。所以诸葛亮明明知道蜀国实力在三国中最为弱小,仍然不得不发兵攻打魏国。你要问啥?你自命为正统,不讨伐所谓的乱臣贼子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吧,一旦放任曹魏不管,不就是等于承认曹魏的地位吗?这对于蜀汉来说是绝对不能承认的,一旦承认,蜀汉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所以说诸葛亮明知事情不可为而为之,实乃不得已而为之。



小镇月明

蜀汉政权有其固有的根深蒂固的矛盾,其统治阶层分为三个党阀,占到首位的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士族集团,占次位的是以北方流亡士族继承人为主力的北方流亡士族集团,最末位的是以李严为代表的益州士族集团(李严本为北方人,在荆州参加工作,但最后在益州投降刘备,他最稳妥的身份是在益州集团),刘备遗留的政治遗产和策略决定了诸葛亮只能以压制益州集团的手法来维持国内的稳定,他很清楚,在他故身后,荆州和北士集团再无拿得出手的人物来压制益州集团,而益州集团因为失去统治主导而逐渐离心离德,蜀最终投降于晋就是因为益州集团劝说刘禅成功。在地利不占优势的前提下,国力三国里最弱,矛盾三国里最多,人才三国里最少。所谓善攻者善变于九天之下,诸葛亮的决策就是以攻代守,尽力谋求蜀国的最大利益,能抢地盘抢地盘,抢不了地盘抢百姓,最次也得抢着收割对方粮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以小胜维持蜀国的势力均衡,才能不断压制根本矛盾,才有可能找到兴复汉室的机会,若一味固守,蜀国也许亡得更快。攻亦亡,守亦亡,不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才是诸葛亮真正伟大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