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为何把面积广大的北美路易斯安娜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美国?

仁勇校尉

法国殖民北美历程及路易斯安那归属权变更

从1605年开始,法国人陆续在北美开拓殖民地,并把北美的殖民地称为新法兰西。新法兰西北起哈德逊湾,南至墨西哥湾,包含圣罗伦斯河及密西西比河流域,划分为加拿大、阿卡迪亚、纽芬兰、路易斯安那四个区域。

(新法兰西)

1713年,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国和法国在荷兰的乌德勒支签订和约,法国放弃了纽芬兰、阿卡迪亚和哈德逊湾等北美属地。

18世纪中期,英国与法国、西班牙在在殖民贸易和殖民地展开竞争,并进行了7年的战争,1753年三方签订《巴黎和约》。英国取得了原属法国的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英国用哈瓦那换取西班牙的佛罗里达,作为补偿,西班牙从法国取得路易斯安那。

1800年,拿破仑用意大利托斯卡尼的统治权向西班牙换取了法属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河以西部分领土主权,路易斯安那又回到了法国手里。

美国打算购买新奥尔良,而不是整个路易斯安那

美国占领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密西西比河成为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农产品的重要运输通道,新奥尔良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1795年美国通过跟西班牙签署《平克尼条约》,取得了在该港口存货和贸易的权力。但是在西班牙将路易斯安那移交法国之后,美国怕失去新奥尔良这个重要的贸易港口,托马斯·杰斐逊决定向法国购买新奥尔良及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而不是整个路易斯安那地区。

(路易斯安那)

法国卖路易斯安那地区给美国的主要原因

第一、法国征服海地失败,北美势力大幅削弱。

1802年拿破仑派遣他妹夫李克勒克率领54艘战舰和3万士兵入侵海地,企图恢复法国对海地的殖民统治。结果法军遭受黄热病的袭击,绝大多数士兵死于黄热病,同时又遭到海地人民的的顽强抵抗,结果法军被击溃,损失惨重,海地独立。这次惨败,使法国在北美的军事实力大大削弱。

第二,英法争霸,两国随时可能爆发战争。

此时的法国虽然是欧洲的强国,但是拿破仑为了取得欧洲大陆主导权,征伐不断,以英国为首的反法同盟,不停地围剿法国。而此时法国在北美的军事力量薄弱,一旦英国在北美发动对路易斯安那地区的进攻,那么法国将会失去这块北美的殖民地。而如果把路易斯安那地区卖给美国,不但可以取得一笔不菲的收入,还可以用美国来牵制英国,可谓一举两得。

(路易斯安那升起星条旗)

美国提出购买新奥尔良后,法国提议将整个路易斯安那地区卖给美国,美国人自然很乐意接受法国的提议。1803年4月,美法签订和约,美国以1500万美元轻而易举地获得了2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平方公里不到6美元。

法国之所以卖的这么便宜,一方面是由于英法之间的矛盾,如果英国发动战争很容易就可以把路易斯安那抢到手,这样的话法国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方面就是美国在海地遭遇重大损失,北美势力大幅受损,需要资金。所以法国急于脱手,才卖的这么便宜。


铭苏先生

这个问题争议是非常大,最有可能还是因为缺钱。1799年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成为了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一直到1804年12月2日他才正式登基成为皇帝,同时法兰西共和国过渡为帝国。那么这些年这段时间他干什么吗?当然是处理那些焦头烂额的内政问题。



拿破仑自“雾月政变”之后接收的是旧政府留下来一堆破烂不堪的摊子。拿破仑远征意大利得来(抢劫)的大量财富,没有被利用在国家建设中,反而被临时政府上乘人员奢侈消费挥霍一空。同时,新的反法同盟在一次形成,法军又丢失了拿破仑远征时打下的意大利北部地区;国内的一些保皇党份子又开始兴风作浪,制造恐怖袭击。



拿破仑首先外交上敷衍承认意大利北部的归属权,同时也放狠话若是战争进入法国,法军将会拼死抵抗,一软一硬还是很有效的缓和外部势力战争带来压力,外军始终不敢深入法国境内作战。



对内,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财政亏空赤字问题。由于国库亏空太过于严重,没有钱很多事情无法顺利处理。恰好这时候,美国又伸出橄榄枝,愿意用高价购买法属路易斯安那地区。





拿破仑出售法国在美洲的属地有其战略考量:一方面向美国释出善意;一方面是对付英国部局的一步棋。虽然拿破仑拥有当时全欧洲最强劲的军队,英国仍对法国构成相当的军事威胁。当英法战争爆发时,一个强大的美国盟友可以牵制英国。拿破仑也可能希望美国支持大陆封锁政策(禁止中立国和法国盟国与英国人进行贸易)。最起码,拿破仑希望美国能在英法战争时期保持中立。

最终《路易斯安纳购地条约》正式签约。条约要求美国分两次付款:首笔六千万法郎(1125万美元)于1803年4月30日付款;第二笔为两千万法郎(375万美元),并顺便解决美国公民先前对法国索赔之争纷。

这笔钱使得拿破仑能放起手处理内政事物,先后又颁布了《民法典》,《拿破仑法典》。而他庞大的军费更加充裕,并加大强他征服欧洲企图。于1805-1807年之间,他先是在登基一周年之时,在奥斯特战役中击败了奥地利和俄国,而后又击败了普鲁士而成为欧洲的霸主。



正所谓“弃卒保车”拿破仑虽然放弃了美洲,但是却称霸了欧洲。再者,美洲那么远管理也不好处理,而且制海权还被英国牢牢控制者。


夕缘

拿破仑将圣路易斯安娜的大片土地卖给美国,实际上是出手了一只烫手的山芋。他的战略目标与法国的现实情况都决定,圣路易斯安娜是保不住的。与其这样不如换点现钱,并且缓和同美国的关系。

无论由法国大革命引发的欧洲大战的最初性质如何,到了拿破仑执掌法兰西的时刻,法国的战略目标实际上已经回到了夕日波旁王朝的欧陆争霸思路上。这种战略思维下,法国必须维持超过原有边境范围的所谓天然边界。因此,法军就必须牢牢的守在欧洲本土,对海外的殖民地则可以选择性放弃。


类似的情况在此前的100年里是反复发生的。波旁王朝并不是一个热衷于开拓海外的政权,所以在北美、南美、西印度群岛和印度次大陆的领地都人口不多,防御不强。尤其在七年战争中,魁北克被英国夺走,印度的领地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压制。这就让法国人意识到他们很难维持全球存在的多方争霸战争。

拿破仑接手的法国,也是同样的情况。英军虽然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去支援西班牙反抗军与葡萄牙人的抗法战争,但主要精力依然是在海外。名将威灵顿初期就是在印度和法国盟友迈索尔人作战立功的。皇家海军的舰队也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同时封锁了法国海军舰队。


拿破仑的战略则是大陆封锁。也就是通过陆地战争和联盟,迫使所有欧洲国家不再同英国人进行贸易。对于海洋战略,则力图以自己重建的海军+投靠胁迫而来的西班牙和荷兰舰队为主,抗衡英军舰队。至于西班牙和荷兰的海外领地安危,法国人根本无力顾及。以至于英国继续自己在七年战争中的策略,在印度和亚洲等地到处开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锡兰岛就被英国占领,东印度群岛当局同英国人达成合作协议。就连不引人注意的法属圭亚那,都被退守巴西的葡萄牙人攻击。

类似的情况也在加勒比海与北美地区发生了。由于英美关系缓和,法国人将美国人视为自己曾经支援独立战争的背叛。法国人的劫掠船则在加勒比海地区,频繁攻击美国和英国的商船。这就逼的美国人也开始对法作战,并成立了今天海岸警卫队的雏形。虽然双方没有正式宣战,但的确在附近海区打过不少小规模海战。法国人的劫掠船则在英美联手绞杀下,几乎全军覆没。


拿破仑显然不希望继续在北美的次要战场上浪费兵力和时间。所以他停止了对海地黑奴的镇压,同美国握手言和,并准备甩掉偌大的圣路易斯安娜地区。这片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土地,人口不多、兵力不足。在魁北克与加勒比海基地全失的情况下,几乎被敌人的舰队隔绝。唯一的出海口就剩下密西西比河河口的新奥尔良。

所以,圣路易安娜对于拿破仑来说,已经是一大块鸡肋。与其继续重复自己及附庸在海外的连番失败,不如收缩防线在欧洲,争取欧陆霸权的维持。将其卖给美国,也有战略上稳住昔日伙伴,不让这里落入英国之手的意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