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創業,人到中年危機如何破?

文章一經發出,立即引起廣泛關注。主人公應該處於中產階層,但是突如其來的情況確實讓他壓力山大。那麼,作為普通中年人來說,面對生活的重重壓力,如何儘早實現財務自由?你是否內心也開始焦慮,是否開始夜不能寐,是否心裡的那顆創業的心亦開始蠢蠢欲動?

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創業,人到中年危機如何破?


人到中年,到底是選擇繼續打工還是創業?”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顯然與青年創業有著諸多不同。中年繼續打工,感覺遇到了天花板,實現不了人生價值;選擇中年創業,又擔心失敗,害怕失去,真是進退兩難。創業是一場修行,途中有萬千艱辛。僅以本文送給尋求創業的朋友們,希望大家認真思考並權衡之後,選擇最優的發展路徑。

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創業,人到中年危機如何破?


一、打工&創業的優劣勢分析

打工的好處,核心是“安全”。物質上有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精神上也可以釋放,工作不合適可以選擇調整,週末、節假日可以陪家人;打工的壞處,核心是“不能自主”,要看領導臉色行事,不能主導決策;沒有參與感、成就感,不能掌控工作,往往難以實現個人財富夢想和願望。

而創業的好處,核心是“自主”。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獨立自主決策,充滿激情,實現人生夢想。創業的壞處,核心是“風險”。創業過程風險大、充滿艱辛、挫折、憂慮和痛苦,精神壓力巨大,甚至破產,一無所有。

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創業,人到中年危機如何破?


二、“打工與創業”的選擇

那麼,到底要繼續打工還是創業?你需要明確以下4W:

1、問題一:我是誰?(WHO

縱觀諸多創業成功人士,可能個人經歷及創業領域不同,但有一些共同特徵:

1)具有強烈的進取心、抱負和夢想,不滿足現狀,長期艱苦奮鬥;

2)具有強大的內在驅動力,充滿激情,一直向前;

3)具有不服輸的個性,屢敗屢戰,度過層層難關;

4)具有冒險精神,有勇氣挑戰現狀,挑戰自己,不斷求新求變;

5)具有戰略思維與創造性,能洞察未來,抓住商機。

經典的人格分類理論提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本質的差異,這些人格差異對於人的性格與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由於受到基因與早期成長環境的影響,人的性格相對穩定,一般較難改變。 你需要問自己的第一問題是,我是誰?我的個性特質適合創業嗎?

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創業,人到中年危機如何破?

2、問題二:我能做什麼?(

HOW

人到中年,之前應該都有各自的職業經歷,需要客觀覆盤分析:什麼工作做得好,什麼工作做不好,你突出的能力和缺陷是什麼?自己有獨擋一面負責過項目嗎?有在企業內部創業體驗嗎?是喜歡對外社交與客戶打交道,還是喜歡獨處思考與技術打交道呢?

客觀清晰認識自己的優勢能力是哪些,弱勢能力是哪些,又要如何發展自身的能力?商業、管理、領導都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學問,你的長期歷練已經基本驗證了你的天賦與能力。

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創業,人到中年危機如何破?

3、問題三:我擁有什麼?(WHAT

通過過去的工作積累,我擁有什麼資源呢?人脈關係、人才團隊、項目資源、資金實力等各種資源積累程度怎樣呢?哪些資源擁有,哪些資源缺乏?選擇的創業需要哪些資源,你如何準備?如果選擇轉型,你可承受的底線是什麼?

對於以上問題,都需要有個盤點和清晰的認識。

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創業,人到中年危機如何破?

4、問題四:我處在什麼環境?(WHERE

此外,還需要對所在環境進行評估,並對人與環境進行匹配:在經濟下行的年代,不少企業會不斷調整戰略和組織,甚至大量裁員降低成本,以挽救頹勢。企業環境所逼,作為員工要麼調整心態,適應所處的環境;要麼調整環境,去尋找適合自己優勢發揮的環境;還有一部分人尋找不到適合自己的環境,那就自己去創造環境,有的與人合夥創業,有的自己去創業,有的選擇自由職業。

一般情況而言,中年轉型不要為轉而轉,不要趕熱潮,市場什麼熱就做什麼,不要從零開始進入完全陌生的領域,要優先轉自己熟悉的領域,能發揮自己核心才幹的領域。

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創業,人到中年危機如何破?


三、“打工與創業”的選擇策略

1、策略一:職業經理人

就業之路,是一條早已鋪就的大道,但也是一條擁擠不堪的道路。走在這條路上,始終充滿著機會和想象,卻也競爭激烈。有領導力和進取心,願意承擔更大責任,就努力工作爭取做到團隊一把手負責人。若領導力不足,也不想承擔更大責任,可以選擇做管理團隊的一個核心成員。

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創業,人到中年危機如何破?

2、策略二:內部創業

個人想創業,又想減少獨立創業的風險,可以選擇企業內部創業。有資源整合能力和領導力,願意承擔更多責任,就牽頭組建團隊做一個內部領頭創業者。若缺乏資源整合能力和領導力,就可以選擇做內部創業團隊的一個核心成員。海爾的“員工創客化”、芬尼克斯的“裂變式創業”、韓都衣舍的“小組制和品牌孵化平臺”等都是企業內部創業的組織創新模式。

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創業,人到中年危機如何破?

3、策略三:外部創業

外部獨立創業之路,這是一條只適合少部分人的道路,路況不可知,沿途坑坑窪窪,危機四伏。哈佛商學院研究發現,第一次創業的成功率是23%,而已成功的企業家再次創業成功的比例是34%。想實現更大的成就與夢想,有風險承受能力,可以選擇外部獨立創業。有創業特質、又擁有創業資源整合能力和領導力,能承受創業失敗後的風險底線,就牽頭組建創業團隊做一個領頭創業者。若創業特質還有些不足、缺乏創業資源整合能力和領導力,可以選擇做創業團隊的一個核心成員。阿里馬雲創業的十八羅漢、復星郭廣昌的五位創業團隊等,都是團隊創業成功的典範。

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創業,人到中年危機如何破?

4、策略四:自由職業

有獨特才幹和人脈資源,可以選擇做獨立自由職業者。若缺乏突出的獨特才幹和人脈資源,可以選擇加入某些自由職業者聯盟團隊中的一個成員,借用平臺力量彌補自身的不足。自由職業之路,是一條更個性化和多元化的理想之路。

據統計在美國有5300萬人從事者自由職業,佔總工作人口的34%,美國很多世界500強的CEO退休後都會做CEO教練、董事、顧問、投資等自由職業。歐洲擁有近1000萬的自由職業者,而在英國,有87%的獲得一等或二等學位的優秀畢業生認為自由職業是最理想的工作狀態。在中國也大概有5000萬以上的自由職業者,還在在日益擴大中,“80後”的選擇,更傾向於做自由職業者,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將催生更多自由職業者。

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創業,人到中年危機如何破?


無論選擇“打工還是創業,抑或自由職業”,都要保持一個開放學習進取的態度,全力以赴的責任心。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

繼續打工還是選擇創業,人到中年危機如何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